(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63309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 )A.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B.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C.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2.“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3.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

2、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 )A.防止武将专权B.重视分宰相之权C.强调监察地方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4.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5.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

3、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王安石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利益B.变法意在缓和社会矛盾C.变法得到了所有社会阶层的支持D.变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北宋的统治6.1141年,绍兴和议,实现了南宋与金的和平。宋史据此把赵构定为“中兴守成之明君”。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则称:“高宗之畏女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宋与金和议存在着屈辱的一面B.宋史缺少历史真实性的一面C.宋高宗议和暴露出昏君的一面D.王夫之反映出史家客观的一面7.“辽初官职,多由帐院所选,不设科举保荐之法。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

4、以汉制待汉人。”材料表明,辽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A.笼络统治北方汉民族B.治理幽云十六州C.借鉴中原农耕文明D.建立“蕃汉”二元体制8.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9.北京正式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是在( )A.金朝迁都燕京B.元朝定都大都C.明朝迁都北京D.清朝定都京师10.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元朝统一”的表格。其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 )选项时间事件A1260年忽必

5、烈继承蒙古汗位B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C1276年元攻破临安,北宋灭亡D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11.下表是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这说明元朝( )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不花(蒙古)忽鲁不花(蒙古)史天泽(汉)耶律铸(契丹)塔察儿(蒙古)王文统(汉)赛典赤(回回)廉希宪(汉)粘合南合(女真)阔阔(蒙古)张文谦(汉)张启元(汉)商挺(汉)杨果(汉)A.汉族地主是重要统治基础B.民族关系平等友好C.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D.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12.元史载:“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立中

6、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表明元朝( )A.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B.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行行省制度D.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13.下图为南宋脚踏三锭纺车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家庭手工业是手工业的主要形态B.民营手工业生产城乡所需日用品C.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手工业发展D.纺织业以手工劳动方式进行生产14.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商品交换活跃B.城市消费趋向奢华C.工商业市镇兴起D.政府加

7、强市场管制15.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摘自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这表明( )A.夜市最早出现于宋代B.政府放弃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管C.宋代推行重商政策D.宋代商品经济发达16.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17.元代重新开通大运河,并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反映了( )A.元代统治者对海运的重视B.江南成

8、为国家的经济重心C.大运河年久失修的现状D.元代南北之间旅游盛行18.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B.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C.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D.“田宅无定主”成为常态19.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D.隋朝时儒学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20.民

9、谣“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儿,拧个麻花襟,就是_字”。横线上可填的是( )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21.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2.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著名刻工张徒信在成都印刷整部大藏经,这是印刷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版块达十三万。这说明当时( )A.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B.雕版印刷技术水平较高C.活字印刷技术迅速推广D.彩色套印技术已经成熟23.南宋李唐的

10、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他们的绘画( )A.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是风俗画的一种C.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4.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11、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佣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

12、庆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3)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4分)26.(19分)宋朝的物质文明和

13、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颜、朱焘、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14、材料三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孝,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5分)(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3)材料三中,汤因比和余秋雨都对宋代的中国非常向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可能会关注的宋代市民文化现象,并分析这些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完颜阿骨打称帝前,顺应女真族历史发展趋势,于1114年改造原有的社会组织:突破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三百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