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第4课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3140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第4课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第4课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第4课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第4课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第4课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提纲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东汉崩溃前景:东汉后期王室空虚,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争权夺利,赋税繁重,瘟役流行、长期战乱。经过:184年,暴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业大起义。结果:在平定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若干个军阀,他们相互混战,后来形成几个大的武力集团。官渡之战 背景:1、东汉末年,政治混乱,军阀割据混战 2、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占据河南中北部,管理措施(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屯田,组织地把战乱中的荒废土地重新开垦耕种,发展生产,实力不断增强。3、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仗着自己兵精粮足,200年率军南下官渡。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大战(史

2、称官渡之战),结果是曹操大败袁军,影响是曹操逐步统一北方赤壁之战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统一北方,南方有刘备(诸葛亮辅佐)和孙权军事力量时间:208年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曹军失败原因:北军不习水战,同时又水土不适,疾病流行,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三国鼎立(天下三分):1、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再轻易南下(直接原因),三国经济军事力量处于一种均势状态(根本原因),2、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3、刘备趁机占领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影响:赤壁之战实现了三国各自统治范围内的局部统一,为后来大统一准备条件;同时三国统治者在各自统治区都重视发展生产。三国鼎立局面是一种进步。建立时

3、间灭亡时间建立者首都国号220年263年曹丕洛阳魏(曹魏)221年265年刘备成都汉(蜀汉)22年80年孙权建业吴(孙吴)三国经济发展 目的:壮大自己力量,一统天下 共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1、魏国占据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集中力量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恢复发展2、蜀地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天下3、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率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归晋1、曹丕死后,司马懿掌握魏国大权, 263年魏灭蜀汉2、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掉魏国,建立西晋,定都洛阳3、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分裂局面西晋灭亡 原因:

4、1、统治腐朽 2、实行分封制引发内部混乱,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 内迁各族趁西晋混乱,起兵反晋(匈奴人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建号汉),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4、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五胡十六国:西晋末年,北方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权,重要的有16年国家,史称“十六国”。社会情况:前期相互残杀严重,后期社会安定,相互认同。影响:入主中原后,接受了汉族文化(放弃游牧,过定居生活)、生产(学会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习俗(内迁各族大都仰慕汉族文明;内迁各族文化习俗也对

5、汉族产生影响;各族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相互影响。)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背景:2、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坚时压制打击本民族保守势力,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学习汉族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强大后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383年 双方:前秦、东晋 结果:晋军大败前秦军 影响: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 2、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开发 背景:永嘉年间(西晋未年),北方战乱不断,大批汉人弃家南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了生存,只能在南逃官僚地主驱使下从事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祖狄(闻鸡起舞)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2、北方人

6、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先进生产工具 3、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5、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表现:1、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和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沿岸,大开旱地、湖田,兴修水利,改进育种选肥,推铁制农具,促进江南农业生产迅速发展。2、手工业有很大进步(冶铁、纺织、造船和青瓷制造业)3、水路交通发达,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商业城市 4、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建立民族:鲜卑族 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 都城:平城 统一时间:439年统一范围

7、:黄河流域 意义:结束了北方长达120年的纷乱局面孝文帝迁都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原因:1、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时间:494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概况:洛阳迅速发展,人口达50万人左右,有很大的市场 孝文帝改革: 改革背景:建国后,生活由游牧转向定居,分配土地,发展生产,大量引用汉族人参政,吸收和采用汉族的制度,建立太学,学习儒家经典。改革措施:(1、整顿吏治,严格考核

8、制度,官吏有固定俸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2、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分给田地,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按规定纳赋税3、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4、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5、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6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元7、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8、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9、学习汉族的礼法,崇尚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作用:北方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认同与融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以后南北朝统一创造了条件。评价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面

9、对当时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他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进行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他的改革比较全面地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在改革过程中,排除阻力,态度坚决果断(迁都洛阳),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北朝:北魏分裂后,先后出现四个王朝,统称北朝第二十一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祖冲之 时代:南朝 称谓:数学家、科学家 成就:对圆周率的推算,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意义:这项创举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比欧洲早1000多年)贾思勰 时代:北魏 称谓:农学家 成就:齐民要术地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在世界农学史

10、上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及作用: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经验;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对后世的农业生产也有指导意义。郦道元 时代:北魏 称谓:地理学家成就:水注经(对水经进行考订增补)内容: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地位: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王羲之(“右军”和书圣) 背景: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逐渐成熟,书法字体有楷体、行书、草书 时代:东晋特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顾恺之(擅长人物画)背景:南北朝时期,

11、绘画艺术有了很高的成就 特点: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阳神赋石窟艺术 发展原因:统治者对佛教的宣传和大力提倡,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大量佛寺和石窟寺 代表作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前期都城平城附近的山崖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迁都后)艺术特点:集成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陶渊明 代表作:归园田居 类别:田园诗成语:春秋时期:管鲍之交、老马识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秦朝末年: 赵高指鹿为马;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鸿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巨鹿破釜沉舟; 咸阳约法三章; 鸿沟楚河汉界; 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 乌江无颜过江东、乌江自刎;东汉时期: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国时期: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两晋时期:(前秦)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