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63104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2917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教版)这一章是在前边几章的学习基础之上,研究一种更为复杂的运动方式:曲线运动。这也是运动学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章的重难点就在于抛体运动、圆周运动。考试的要求:、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要求: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知识构建:新知归纳:一、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

2、动的条件(1)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个合力总能产生一个改变速度方向的效果,物体就一定做曲线运动。(2)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合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3)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条件及初始运动状态共同确定的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

3、过这一点的曲线切线的方向。(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无论速度的大小变或不变,运动的速度总是变化的,故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4、曲线运动的轨迹: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向的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抛运动的轨迹向下弯曲,圆周运动的轨迹总是向圆心弯曲等。曲线运动常见的类型:(1)a=0: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a恒定:性质为匀变速运动,分为:v、a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v、a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v、a成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在v、a之间,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渐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3)a变化:性质为变加速运

4、动。如简谐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二、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当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较复杂时,我们可将其等效为同时参与几个简单的运动,前者实际发生的运动称作合运动,后者则称作物体实际运动的分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这种双向的等效操作过程,是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万法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3、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x=0,vx=v0,x=v0t。(2)竖直方向:ay=g,vy=g

5、t,y=gt2/2。(3)合运动:a=g,。vt与v0方向夹角为,tan=gt/v0,s与x方向夹角为,tan=gt/2v0.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与v0无关。水平射程s=v0.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1)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对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和或求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如下原理:独立性原理:构成一个合运动的几个分运动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物体的任意一个分运动,都按其自身规律进行,不会因有其他分运动的存在而发生改变等时性原理:合运动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完成几个分运动的结果,对同一物体同时参与的几个运

6、动进行合成才有意义矢量性原理:描述运动状态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对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时应按矢量法则,即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上述物理量的运算(2)合运动的性质可由分运动的性质决定: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仍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3)过河问题若用v1表示水速,v2表示船速,则:过河时间仅由v2的垂直于岸的分量v决定,即,与v1无关,所以当v2岸时,过河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也与v1无关。过河路程由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4)连带运动问题指物拉绳(杆)或绳(杆)拉物问题。由于高中研究的绳都是不可伸长的,

7、杆都是不可伸长和压缩的,即绳或杆的长度不会改变,所以解题原则是: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求解。三、平抛运动的规律特点(1)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2)只受重力作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规律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由两个分运动规律来处理。Oxyvtvxvy(1)水平方向上:vx=v0;x=v0t(2)竖直方向上:vy=gt;y=12gt2(3)任意时刻的速度:v=vx

8、2+vy2;tan=vyvx=gt/v0有关公式 速度公式水平分速度:vx=v0;竖直分速度:vy=gt.T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tan=gt/v0 位移公式(位置坐标):水平分位移:x=v0t;竖直分位移:y=gt2/2t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和方向:l=;tan=由于tan=2tan,vt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 轨迹方程:平抛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坐标x和y所满足的方程,叫轨迹方程,由位移公式消去t可得:y=x2或x2=四、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处理平抛运动问题,要把握手抛运动的特点,将其分解成两个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竖直方向则利用

9、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差:ssIss=saT2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2,n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s1:s2:s3:snl:4:n2第1,2,N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s:s:sN=1:3:(2nl)(2)当平抛物体的落点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由自由落体分运动的下落高度h决定,与初速度v0大小无关;t而物体的水平射程则由高度与初速度两者共同决定。(3)一个有用的推论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五、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

10、和性质(1)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基本的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如下特点:轨迹是圆;线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故属于加速度改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恒定;匀速圆周运动发生条件是质点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状态周而复始地出现,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1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1)线速度v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沿轨迹切线,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m/s;(2)角速度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在国际单位

11、制中单位符号是rads;(3)周期T是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s;(4)频率f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圆运动的次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Hz;(5)转速n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符号为r/s,以及r/min2、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各量从不同角度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它们之间的关系,即V、T、f之间的关系是:T=1/f,=2f,v=2r/T=2rf=r.由上可知,在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大小与半径成正比;在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大小与半径成反比凡是直接用皮带传动(包括链条传动、摩擦传动)的两个轮子,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

12、度大小相等;凡是同一个轮轴上(各个轮都绕同一根轴同步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轴上的点除外)。六、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1)向心加速度由向心力产生,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是矢量(2)向心加速度方向与向心力方向恒一致,总沿半径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3)一般地说,当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其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为切向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切向加速度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七、向心力向心力(1)向心力是改变物体运

13、动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2)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总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是,两者方向恒一致:总是与速度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4)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应是: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向心力公式(1)由公式a=2r与a=v2/r可知,在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在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只改变速

14、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根据公式,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F大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物体将速率不变地运动到半径减小的新圆轨道里(在那里,物体的角速度将增大),使物体所受合外力恰等于该轨道上所需向心力,可见物体在此时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反之,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向心力不足”,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将增大,因而逐渐远离圆心如果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这就是离心运动用向心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时应做到四确定:(1)确定圆心与圆轨迹所在平面;(2)确定向心力来源;(3)以指向圆心方向为正,确定参与构成向心力的各分力的正、负;(4)确

15、定满足牛顿定律的动力学方程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同样遵从牛顿第二定律:Fn=man在列方程时,根据物体的受力分析,在方程左边写出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合外力,右边写出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可选用等各种形式)。八、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实例1实际运动中向心力来源的分析(1)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物体所受的某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能产生只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的效果,就是向心力,向心力肯定是变力,它的方向总在改变(2)向心力来源于物体实际所受的外力,处理具体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物体受什么力,这些力有没有沿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分力,所有沿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分力都具有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效果,都将参与构成向心力2变速圆周运动中特殊点的有关问题(1)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同样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求质点在变速圆周运动某瞬时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时,公式中的v(或)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