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63038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讲义(第二章复习)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常用方法和解题模型1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的常用方法和规律特点常用方法规律特点一般公式法vv0atxv0tat2vv2ax使用时应注意它们都是矢量,一般以v0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物理量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为负平均速度法,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法v(v0v),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例法求解续表常用方法规律特点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的方法。例如,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作反向的初速度

2、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法应用v t图象,可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模型例1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二、纸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知,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知,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

3、速直线运动。2求加速度(1)逐差法虽然用a可以根据纸带求加速度,但只利用一个x时,偶然误差太大,为此应采取逐差法。如图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x1、x2、x3、x4、x5、x6。由xaT2可得x4x1(x4x3)(x3x2)(x2x1)3aT2x5x2(x5x4)(x4x3)(x3x2)3aT2x6x3(x6x5)(x5x4)(x4x3)3aT2所以a由此可以看出,各段位移都用上了,能有效地减少偶然误差。(2)v t图象法根据纸带,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作出v t图象,求出该v t图象的斜率k,则ka。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舍掉一些偶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有效地减少偶然误差。

4、3求瞬时速度将纸带上的某点看成某一段的中间时刻,利用v可求得该点的瞬时速度。例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为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试求:(1)小车做什么运动?(2)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当打第3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少?(3)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少?三、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问题(1)追及的特点: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处在同一位置。(2)时间关系:从后面的物体追赶开始,到追上

5、前面的物体时,两物体经历的时间相等。(3)位移关系:x2x0x1其中x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1表示前面被追物体的位移,x2表示后面追赶物体的位移。(4)临界条件: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情况,即出现上述四种情况的临界条件为v1v2。2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3常见的类型及特点4.解题思路和方法例3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

6、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赶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速率随时间有可能增大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D3 s末的速度是4 m/s3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段的位移x1

7、和BC段的位移x2之比等于()A11B12C13D14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tc时刻火箭离地面最高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 段火箭是下降的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高D在0tb段火箭的速度方向与tbtc段火箭的速度方向相反5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声速为340

8、 m/s,则()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 m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 m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为x15t15t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体的初速度为15 m/s,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其加速度为30 m/s2B该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v应表达为v1530tC若以其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运动规律应表达为x15t15t2D若以其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瞬时速度应表达为v1530t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9、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图象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s内两车逐渐远离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8(四川高考)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 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9(12分)一个小球沿斜面向

10、下运动,用每隔 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测得小球在四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x1/cmx2/cmx3/cmx4/cm8.209.3010.4011.50(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_直线运动。(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甲同学:a1(x2x1)/T2,a2(x3x2)/T2,a3(x4x3)/T2,(a1a2a3)/3乙同学:a1(x3x1)/2T2,a2(x4x2)/2T2,(a1a2)/2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

11、,加速度值为_。10(10分)一小球从空中某高处由静止释放,经3 s落地,求小球下落的高度h和小球在下落中第2 s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11(14分)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 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 m/s2。求:(1)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x;(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 ,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v;(3)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速度为初速度一半时汽车滑行的距离x。12(16分)一辆长途客车正以v0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33 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甲乙(1)求长途客车司机从发现狗至客车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假设此过程狗静止不动);(2)求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3)若狗以v4 m/s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且同时(t0)奔跑,狗会不会被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