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62855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时 群 种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1.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知识目标)2.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分析其产生的条件、特点和量的计算等。(知识目标)能解释“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数学建模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能力目标)3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并与“J”型曲线作比较。(知识目标)4.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指出能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能力目标)5.阐明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情感目标)【重难点】1.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2.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知识归纳】一、建构种群增

2、长模型的方法1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1)细菌在适宜环境中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2)1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 ;2 h后呢? ;24 h后呢? ;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 。(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P66中的表格。)(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 。(4)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 。(5)在教材P66图4-4中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与数学方程式相比,此类数学模型的优势是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

3、用适当的 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 等,对模型进行 。【拓展】: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种群数量是由 决定的, 等因素可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小结: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 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J”型曲线,或数学公式:Nt= 。3种群的“J”型增长:在 和 条件充裕、 适宜、没有 等理想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往往会呈 增长 ,若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大致呈“J”型。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就会加剧,其天敌数量也会

4、,这会使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 。因此,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 。2“S”型增长曲线:在 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 的增长曲线。 “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是: 、 、有 存在等非理想条件。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 、 、 和 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中。五、调查某生物种群的种群密度1测定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法和 法。【课堂思考题】(1)澳大利亚野兔种群增

5、长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此阶段野兔种群增长的规律?(3)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 。(4)根据上述素材,估算1869年时,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 。【讨论】(1)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其他地区的野兔为什么不会成灾? 。(2)如何有效控制野兔种群的连续增长? 。(3)为什么人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消灭苍蝇和蚊子,而其数量却是有增无减呢? 。(4)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当堂检测】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6、 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 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A.m2T B.m220 C.2T/20 D.m23T2下图中曲线表示在a、b、c、d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a.不断供应养分、水、氧气,除去有害废物;b.随时间延续,养分耗尽、有害物质积累;c.随时间延续,养分逐渐减少、无有害物质积累;d.随时间延续,养分耗尽,由于突变出现了新菌株,可分解原细菌的代谢废物,其合成的物质又可作为原细菌的食物。生长条件分别与生长曲线、相符合的是 ( )A.a、b、c、d B.b、c、d、a C.c、d、a、b D.c、b、

7、d、a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4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

8、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5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2在下列哪种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C只是没

9、有捕食者D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3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4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5下列选项表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平方千米土地粮食

10、产量的关系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平方千米粮食产量。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得最长久?()6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7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

11、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8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B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9下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其数量仅表示种群内迁出的和死亡的个体数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减少的个体数ABCD10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11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二、非选择题1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