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62612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专项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审批1)西安建筑科技大厦 测量专项方案审批页审批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员: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编制负责人: 年 月 日 编制人员: 年 月 日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盖公司章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厦项目经理部编制附件2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厦项目部内部评审表编号:项 目 名 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名称测量专项方案工程管理部门评 审 意 见科技质量部门评 审 意 见安全技术部门评 审 意 见经营部门评 审 意 见技术负责人评审意见项目经理批准签字备注:评审、审批意见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目 录1 工程概况12 编制依据13 主要的测量工作24

2、 施测的基本原则25 主要测量仪器的选择26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36.1 一级导线控制网的建立36.2 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46.3 平面控制网的引测67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引测97.1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97.2 高程控制网的引测98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118.1 基础的测量控制118.2 梁、柱施工的测量控制119 建筑物及边坡的沉降监测1110 施工测量管理1210.1 施工测量管理体系1210.2 施工测量管理各部门职能及责任1310.3 测量精度控制131 工程概况场地位于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北路与友谊东路交叉口东南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内西北角。拟建项目概况见下表:子

3、项名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房屋高度(m)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地基形式0对应绝对高程主楼242424399.900框架-筒体桩筏桩基413.50裙楼8337.500框架-剪力墙变厚度筏板天然地基413.50本工程主要建筑功能:地下二、三层为车库,地下一层为超市及百货,地上一四层为商业、餐饮,五八层为影院,九层及以上为办公。本工程所用的平面控制点有甲供的坐标点、坐标点,高程控制点有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BM1、BM2。2 编制依据.1本施工测量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建设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资料。(2)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资料。(3)工程测量规范(GB500

4、26-2007)(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1.2平面及高程施测依据(1)平面控制点1#:X=6841.524、Y=13830.1382#:X=30419.843、Y=10358.615(2)高程控制点BM1高程为:415.080mBM2高程为:415.982m3 主要的测量工作本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分为控制网测量、土建施工测量、机电设备安装测量、装饰工程测量、结构施工期间的各种变形监测及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几个方面。4 施测的基本原则本建筑地上部分总高度99.9m,属高层建筑。我公司将通过采用科学的测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以及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达到本工程的测量精度目标要求。建立测量控

5、制网,以高级网控制低级网,由甲供控制点建立建筑物控制网,局部测量控制网加密的手段,确保各级控制网的整体统一。地下部分施工测量采用“外控法”控制,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法定位。地上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控制,采用激光垂准仪将平面控制网整体同步传递,每隔30 米左右基准点上移一次,高程用全站仪架设在激光控制点上垂直向上引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坚持:(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以大线控制小线的原则。(2)严格审核测量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每一步数据都要经过计算和复算。(3)定位放线工作必须经自检、互检。(4)测量方法要简洁有效。5 主要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

6、精度要求,主要测量仪器配备如下: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精度备注1全站仪SET230RK15Km,精度(2+2ppmD)mm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楼层轴线测量等2自动安平水准仪苏光DSZ21 1.5mm标高测量3激光垂准仪DZJ211/20万控制点的竖向传递4钢尺50m1已检定水平及竖向距离量测、验线6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6.1 一级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工程开工前首先复测业主给的甲供点坐标点、坐标点,办理书面交接手续。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在基坑周边加密控制点、(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点位稳固不受后期施工影响等条件)与甲供点构成闭合导线网,通过导线测量及平差后形成建筑物控制网,上报

7、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使用。由于建筑物控制网中控制点位都设在基坑周边可能发生沉降变形,所以在施工阶段,要定期复测导线网。地下室及基础施工直接利用该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甲供点及加密控制点位置如下图所示:甲供点及加密控制点位置示意图6.2 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待施工至0.000m后布置塔楼及裙楼施工测量内控点形成内控网并与一级导线控制网之间能够进行闭合校验及平差,形成统一的测量控制体系,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使用。本工程塔楼采用内控点形成二级控制网直接使用至结构封顶。在首层楼板浇筑时,在塔楼首层核心筒外四角楼面上分别布置、四点(布点原则为避免与结构的梁冲突)。一号塔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如下:

8、塔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裙楼共设置 K9、K10、K11、K12四个内控点(布点原则为避免与结构的梁冲突)形成裙楼的二级控制网,以满足裙楼的施工。裙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如下:裙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首层内控点的做法:首层结构地面浇筑混凝土之前,利用一级导线网放出内控点的设计位置,埋设6mm200mm200mm的 预埋铁件,待混凝土终凝稳定后精确测定点位并用钢画针刻上十字标记。预埋铁件如下图所示:预埋铁件平面图 预埋铁件立面图6.3 平面控制网的引测6.3.1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直接利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6.3.2 地上部分平面控制网的引测引测方法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至0.000m 后,在预埋铁件上放

9、出设计控制点的正确位置,并利用全站仪联测无误后作为内控点构成二级控制网供地上部分测量施工使用。之后各层使用激光铅垂仪直接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向上部楼层投测。为避免误差累计保证投点位置的精确,每隔m 左右对塔楼控制网进行上移,并用GPS 复测。即在层、15 层、2 层施工完成后,将下部的控制网转移至该层楼面,在其他楼层留设200200mm 的投测孔洞。测量时,架设铅直仪于控制点上,向作业楼层投测,在每一点铅直仪要旋转0、90、180、270四个方向投点,绘出“十”字线,交点即为投测点,投测完成后,用全站仪检查各投测点之间的间距、对角线长度是否相等,全站仪应进行温度和气压改正;若间距、对角线、角度超

10、限,则重新投测。所有投测点经全站仪联测无误后,作为各层的平面控制点。具体实施措施1)制作激光接受靶制作激光捕捉辅助工具提高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误差积累。示意如下: 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 第一次接收激光点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 与光斑吻合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 旋转铅直仪,分别在 取四个激光点的几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 00、90、180、270 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收靶上到四个激光点 四个位置捕捉 测的点位取中位置2)控制点做法及保护0.000m 层由于人员走动较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x200 的孔洞,

11、浇筑砼后将点位引线测放在各楼层上。做法如下图所示:首层及层、15层、2层 楼面点位做法(图一)说明:在预埋钢板上用钢画针刻画出点位。穿过楼层做法(图二)说明: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堵塞激光孔。3)校核各控制点在点位接收完毕后并布置好发射棱镜后,架设全站仪于接收点处,然后多角度后视各个反射棱镜,检查各投测点之间的间距、对角线长度是否相等,校核无误后建立起临时坐标控制网。7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引测7.1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本工程设置高程测量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网与以及导线控制网合二为一,加密控制点高程引测采用往返或闭

12、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平差后得到控制点坐标点、坐标点、高程,作为施工现场测量标高的基准点使用。由于受场地限制,高程控制点可能发生沉降,因此要定期检测高程点的高程修正值,以及时进行修正。7.2 高程控制网的引测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基坑周边后作为基础施工的高程控制点。随着地下室施工部位的变化,标高及时向上引测。施工至首层时再利用一级控制网点的标高抄测出建筑1.000M 线。地上部分基准标高采用全站仪分阶段垂直引测,每个阶段大约50m 左右,阶段内引测的基准标高通过悬挂钢尺(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顺核芯筒外墙面往上引测至每一层,从3处分别向上引测,用水准仪校核标高,较差3mm取平均值作为施工

13、层的标高基准,较差3mm时重新引测。距离0.000m 50m左右的楼层引测标高时,在0.000m 层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所测得的大气值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后视墙面+1.000m 处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 向坐标重新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值也一并进行设置。在测量平台上布置反射装置,以便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 架设水准仪后视接收装置处所测得的标高值,计算水准仪仪器高程值,在该楼层的剪力墙墙面上测设+1.000m 线并弹出墨线标识。标高垂直向上传递全站仪测距示意图此引测方法克服了沉降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整体高度的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应根据结构沉降变形分析的结果对楼层标高予以调整,进行变形补偿,满足标高复测调整需要。8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按照(定位、放线)程序经自检、互检合格后请质检员、测量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8.1 基础的测量控制本工程基础施工前,利用建筑物控制网,使用全站仪放样轴线位置,通过轴线位置弹出筏板边线、各承台边线以及挡土墙边线。基础成型后在每个基坑壁上标识出轴线位置及相对0.000m的标高,以便基础验收。8.2 梁、柱施工的测量控制梁、柱施工前利用控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