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62611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单位名称:工程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11月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 写:项目负责:审 核:审 定:总工程师:经 理:、工程公司2017年11月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准备23.1生产准备23.2技术准备24.1测量方案24.2脚手架工程34.2.1搭设方法34.2.2搭拆34.3锚索施工方案54.3.1施工准备54.3.2钻孔54.3.3锚索制作54.3.4锚索安装54.3.5注浆54.3.6锚索张拉锚固64.4格构梁施工74.4.1施工准备74.4.2模板工程84.4.3钢筋工程94.4.4混凝

2、土工程94.5挡土墙(护面墙)施工104.5.1对材料的要求104.5.2浆砌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114.5.3施工准备114.5.4施工测量114.5.5基坑施工114.5.6砌体施工115质量保证措施125.1质量目标135.2管理措施135.2.1管理体系135.2.2组织管理措施135.2.3管理制度145.2.4工序质量控制156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6.1文明施工目标156.2文明施工体系156.2.1管理机构166.2.2管理控制流程166.2.3现场管理原则166.3文明施工措施166.4施工人员着装形象及安全帽管理166.5现场机械管理方面的措施176.6现场生活卫生管理工

3、作的措施176.7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76.8环境管理组织与职责186.9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案及措施186.10防雨施工措施227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27.1冬季施工措施227.2雨季施工措施228附表(图)24附表1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4附表2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25附表3 施工进度计划表 .25 1编制依据1.1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设计文件;1.2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详细勘察报告(工程勘察院,2017.7);1.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1-2006);1.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0219-2006);1.5岩土锚索(索)技术规程,(CEC

4、S22:2005)、1.6土层锚索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8县湾乡中学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9其它与本工程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文件;2.工程概况设计总体方案:格构锚索+挡土墙+截排水沟+监测;村道上部分由于坡面坡度及需要采取的支护手段不同,分两大区域进行治理。区为原有挡墙或者为原拟建挡墙区域(治理区的上部区域)采用加固挡墙及修建外墙坡比1:0.5,内墙坡比1:0.2 护面墙。同时在墙面上进行格构锚索设计,护面墙顶标高为中心小学场地标高488.50m,原有挡墙的标高为487.00m,原有挡墙与

5、场地1.5m 高差采用1:1 放坡处理,挡墙的所用的墙底整平至标高为481.00m。区为高程481.00m 至村道内侧区域,此段支护形式根据坡面特征,采用格构锚索支护,范围从高程481.00m 至路面内侧,同时考虑到村道部分地段存在4m 左右的高陡坎(已有开裂),对一部分陡坎进行1:0.75 削坡,在削坡后的坡面进行喷面+格构锚索处理,一部分陡坎采取重力式挡墙支护。对村道下侧已坍塌滑动地段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护,保障此段村道的稳定性。在区护面墙及挡土墙的顶部设计截排水沟,截排水沿着滑坡方向左侧冲沟,穿过村道,最终排入酉水河中。治理工程施工过程及支护成功后都实行一定周期,一定密度的专业监测。3.

6、施工准备3.1生产准备1、办理施工许可证及有关手续。2、由项目经理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质量、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明确各自的职责。3、组织车辆、设备、人员进场,搭建临设,树立安全牌等设施。4、组织和协调好加油站工作和施工队伍工作的关系。合理组织施工,减少施工时相互的影响。5、在其坡脚下砌筑防护围墙,防止削坡及土石方外运时有块石等滚落。6、修筑场地周围排水明沟,相互沟通形成完整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7、安装好临时用水、用电:由业主提供的水源接一路水管至施工现场,再根据需要在场地内设臵供水管路;场地周围布设照明设施,作业区附近设臵移动照明,保证施工作业所需的亮度。8、选择好机具、设备进场,并

7、进行维护、保养后进场、安装、调试。3.2技术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审批。2、根据施工总平图、设计图纸要求,组织专业的施工测量队伍放出控制轴线并进行交接复核。将控制点引到施工现场场地边缘,并用混凝土加以保护。3、认真仔细地阅读施工图纸,积极认真地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4、组织施工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施工图纸、技术、安全规程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了解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工程质量、安全及工期要求等。5、为确保总体计划的实现,应详细编制作业计划,在运行中进行检查,实现动态管理。4.主要施工方案4.1测量方案本工程测量工作包括,锚索(锚索)钻孔点的测设、格构梁的定位测设、挡土墙(护

8、面墙)的定位测设、排水沟的定位及坡度控制和边坡沉降变形监测点的监测。测量工进入现场后,首先复测基准点坐标和标高,核对无误后,引入工程现场使用。根据设计要求,每个边坡格构梁自坡顶向坡脚排列划线。在每个坡面上放出纵横格构梁的中心线,首先找直坡顶线,两头设桩,并拉通线,然后按设计要求向下排列其他格构横梁,弧线段可自台阶顶用钢尺向下。均分同样将中心线拉出。定纵格构梁中心线时,首先确定工作缝位置,然后按间距向另外一侧排列,并钉桩拉线。纵横线交点即为钻孔点,用白灰做出标记。挡土墙(护面墙)定出开挖边线,并钉桩拉线,确保挡墙开挖尺寸。排水沟的定位及坡度控制,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测量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按设计要

9、求定时监测。4.2脚手架工程4.2.1搭设方法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采用483.5钢管,扣件采用铸铁扣件。主要用于锚索钻孔操作平台及格构梁模板支撑加固体系和浇注混凝土操作平台。施工时,顺边坡坡面向上搭设双排架。搭设规格:歩距1.0m,立杆间距1.0m,排距2.0m,小横杆间距1.0m。搭设时,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为一个平台斜坡。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操作平台满铺50mm厚跳板,外圈设300mm高挡脚板,并按安全规范要求设防护栏和安全网。因锚索钻孔与格构梁模板施工工艺及脚手架搭设要求不同,故在进行格构梁模板施工时,原来搭设的钻孔用脚手架需拆除并重新搭设。锚索

10、系统施工用双排脚手架,架体除支撑于马道面上的双排立杆,另外还需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增设撑杆,垂直撑于坡面上;另外,为保证锚索钻孔的入射角(设计为25,其控制措施见后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需在脚手架靠近坡面一侧钻孔位置增设大横杆,调整角度以固定锚索钻机。进入格构梁模板支设工程施工阶段时,需调整原双排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和加固体系以及浇筑混凝土时的操作平台。另外,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架设泵管时需搭设专用支撑架并要与模板加固体系分离,以免泵送混凝土时造成模板体系的松动或移位。4.2.2搭拆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厚度50mm的木垫板。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

11、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应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1.5m设置一根抛。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大于2米;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12、。4)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5)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6)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

13、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脚手架的拆除时,拆除的管件要派专人接递传送,严禁下抛。在未到拆除层时,任何拉结紧固杆件均不能解除。拆除过程中,应在地面设置危险区,派专人看护,严禁任何人员在施工时进入危险区域。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4.3锚索施工方案4.3.1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器材进场,按规范对进场的原材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型号以及相应的检验报告进行复查,并抽样送检。2)根据设计要求定出钻孔水平坐标和钻孔方位,做出标识,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安设钻

14、机等施工设施。钻机就位后重新复核孔位,定位误差不宜大于20mm,同时定钻孔方向,确保钻孔偏斜度不大于1%。4.3.2钻孔钻孔宜采用钻机钻进,当无垮孔、掉块的情况时,不用跟管钻进;当有垮孔、掉块等情况发生时,可适当跟管钻进,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垮孔。钻进前应再次检查钻机倾角和方位角以及相邻钻孔轴向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次紧固钻机。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清除沉渣,进行钻孔质量检查。用孔斜仪测量,孔斜不超过孔深的1%,孔径不小于110mm,锚孔轴线平直,实际孔深应大于设计孔深500mm以上。4.3.3锚索制作预应力锚索为直径为15.2mm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强度等级为1860Mpa;锚索形式为3s15.2和4s15.2两种。锚索用钢绞线应除锈除污垢,自由段钢绞线涂抹黄油,做防腐处理后再外套塑料管,锚固段架线环和紧箍环每隔1m间隔设置,紧箍环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