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62145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教学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1、审题。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2、确定中心。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3

2、、选择材料。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4、安排结构。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5、列提纲。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

3、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

4、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景和

5、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写活动一般是命题作文。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3、注意写好活动中人物的感受。小

6、学生写好作文的要点-在小学教育中,作文一直是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事,是教学的难点。在小学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导致学生作文抄袭成风。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运母语进行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文教学在其中的地位尤显重要。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一些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略谈如下:第一、多读精美文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例文、分析、欣赏,感受语言文字真切的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如果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好了”的效仿心理和创作冲动。我们学过的优秀课文有桂林山水

7、、我爱家乡的杨梅、麻雀等,枚不胜举。在第八册猫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讲读课文内容之前,先有目的地简要介绍作家老舍的创作生涯、文学成就,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捕捉住学生心头闪过的念头“如果我也能成为这么了不起的人就好了”。在讲读过程中,通过读题、初读、细读、诵读四个环节中相互渗透,引导学生以读悟文,在作家的描写当中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小动物带来的快乐,这时再加以点拨“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作家的生动描写,只要我们多加努力,也一样能把我们身边的事物用语言文字描写出来的”,让学生回过头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我要写”的种子。第二,多积累优美的语言。积累是人们

8、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写作的欲望,只是一种动机,内在的驱动力。作文应从生活实践中积累材料、获取材料最是关键。也就是说成在课堂,功在平时。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是什么-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常收集的人

9、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记。同学们写*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

10、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

11、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写出好作文的法宝之二:把握节奏以一首小诗来说明:让天空永远蓝瓦瓦让太阳永远笑哈哈让世界上永远有我让世界永远有妈妈这是顾城曾经举过的例子,据说是一个五岁女孩写的。顾城认为:这首小诗具备了一切好诗的所有要素。这首诗好,就好在节奏上。而节奏是作文的法宝之一,更是诗歌的命脉。阴阳,疏密;高与低,浓与淡,徐与疾;日夜交替,寒暑轮回,风波起伏,山川绵延节奏是自然的基本原则,也是艺术的灵魂:声(音乐),姿(舞蹈),意(诗歌)三者,媒介不同,然都以节奏

12、为共同的命脉。同样的,心跳,脉搏,呼吸孩子在节奏中成长,他的世界是节奏的世界,节奏带来秩序,秩序营造安全感。好诗节奏分明,好的作文也是如此。这首诗的每一句中都有稳定的三个音步,这就是节奏,全诗中依次出现的四个“永远”,如四季一般循环往复。如何在作文中把握节奏?其一,最简单的增加作文节奏感的方法就是使用排比句。排比句最能表达充沛的感情,体现逼人的气势。段落之间也可以使用排比句。其二,在作文的不同段落里,可以“重复”那个最主要的“意象”,比如以上诗中“永远”。如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乐章反复“重复”它的主旋律一样。当然了,这里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加强”,是用不同的手法去强化那个最主要的“意象”,

13、就像以上的诗中用四种不同的手法来表达“永远”的这个“意象”。其三,最好的节奏如同呼吸,平缓舒适,安全稳定,但又让人不易察觉。这样的节奏看似简单,但难以把握,可以看看余华的书,体会一下。小学生怎么写好作文的结尾那么怎样的结尾才算“豹尾”呢?所谓“豹尾”,是说文章结尾不仅要笔法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还应该追求美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特别是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好的结尾更能在“最后一响”之时再次感动阅卷者,使之出手慷慨,从而获得高分。下面我教大家几种比较实用,掌握起来也比较快的结尾方式,同时也希望能引发同学们的对结尾方法的思考和研究。一、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4、篇末点题、首尾呼应,即结尾或呼应题目,或呼应开头,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同时又能唤起读者心理上一种首尾圆合的美感。例如:文章闪光的女工,文中的“闪光”是题眼,也是文章的中心。其文章的结尾是“职工都称她只知拉车,不会松套的老黄牛!党委连年评她为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文章用群众对她的好评和党委给她的荣誉结尾,呼应题目“闪光”。二、引经据典,言简意明选择引用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古诗文、名人名言、歌词、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名言警句作总结,往往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因为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含义深刻动人、有很强的哲理意韵、有启示作用和教育意义的话,有的还很有文采,用来结尾,不仅让读者信

15、服,而且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一篇优秀作文的结尾,“冰心奶奶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作者引用了冰心的话,再融合自己的观点,使此结尾生动而富有深意。在此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引用名言要恰当。名言警句是浓缩了的语言,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引用时不能望文生义,应做到深入理解。结合自己的感受,名言警句应是文章内容水到渠成的一个升华,将名言与自己的感悟很好地融合,从而借古说今。三、活用修辞,妙笔生花你想让作文结尾飞扬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吗?你可运用修辞,使语言如珍珠美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排比、对偶、象征等结尾,会使文章文采飞扬,如明媚的春光,生动形象,不仅可以显示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还能使文章增色许多。例如:此刻我才真正读懂巴金爷爷“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开花”是指为他人奉献。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