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61230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当前文文件修改密码:8362839n 更多数据请访问精品数据网(http:/)国民中小学中途辍学学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图 附件一一、中辍生类别: 第一类:未经请假未到校上课达三日以上之学生; 第二类:学期开学未到校注册达三日以上之学生 (含新生未入学); 第三类:转学时未向转入学校报到达三日以上之学生; 第四类:其它原因失学者。底线部分为新增或修改文字二、中辍生通报及复学辅导处理流程 第一类中辍学生 第二、三、四类中辍学生 凡学生有缺旷课情况,导师应实时以电话联络家长,了解学生动向(原因) ,必要时应会同相关人员进行家访。 学生连续旷课满三日,导师应报请训导处处理,由生教组寄发挂号信函

2、通知家长。发现中辍学生中辍学生通报 注册组于学生三天以上未注册 (含新生未入学) ,或其它原因失学者,应实时了解学生动向,以作后续之处理。 转学学生经过三天未到申请转入学校报到时,转出学校注册组应了解学生动向,列管处理。导师职责教务处职责训导处职责 学生有第一类中辍状况时由生教组实时上网通报(中辍网址:www.mlss.edu.tw),通报完成后以书面函报所在地强迫入学委员会、社会局、各区中心学校。 失踪学生数据经网络系统上传至警政署再传至警察局。教务处职责 学生有第二、三、四类中辍状况时由注册组实时上网通报(中辍网址:www.mlss.edu.tw),通报完成后以书面函报所在地强迫入学委员会

3、、社会局、各区中心学校。 失踪学生数据经网络系统上传至警政署再传至警察局。校内会知流程训导处职责 通报完成,请打印备份通报单 生教组应将备份通报单一份会知注册组,做有关学籍及成绩之后续处理。 备份通报单一份送交辅导室,做诊断及转介之处理。教务处职责 通报完成,请打印备份通报单 注册组应将备份通报单一份会知生教组,做 有关出缺勤管理之后续处理。 备份通报单一份送交辅导室,做诊断及转介之处理。校内诊断及处理 辅校长、辅导室 辅导室(个案管理者)经生教组或注册组知会中辍学生个案 (备份通报单) 后,应择时会同训导处及导师进行追踪并深入了解中辍原因。辅导室协调各处室配合中辍学生个案之辅导,并填写国民中

4、、小学中途辍学学生个人档案表、国民中、小学中途辍学学生追踪协寻纪录暨复学辅导纪录 (表格由本局统一订定)。一般性适应困难之学生由辅导室负责进行相关辅导工作。 视学生中辍原因 (个案状况) ,必要时由学校中辍学生鉴定安置辅导小组协助协调各处室配合中辍学生个案之辅导,转介至社会局、警察局、医疗院所或所在行政区之少辅组等相关机构协同追踪辅导;学生经学校辅导复学安置后之复杂、特殊个案则报请教育局协助处理。转介后,辅导室仍应定期与转介单位保持联系,了解辅导情形。 个案状况家长未能督导子女入学转介外单位追踪与辅导复学结案通报家庭功能不良、性侵害、性交易、家暴学生行为偏差之学生有职训及就业意愿学生生理或心理

5、待诊疗学生行踪不明之学生受保护管束学生区公所强迫入学委员会社会局(家暴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少辅会各区少辅组劳工局暨职训、就服中心卫生局暨医疗院所警察局暨学生校外会法 院保护官家庭访视协助中辍 学生复学劝导罚锾家庭访视协助解决 家庭问题个案辅导协助复学家庭访视个案辅导协助复学协助提供职业训练及就业服务资源诊断病因门诊治疗安排健康 照顾访查协寻通报家长及 学校训导处 并撤销协寻个案列管个案 列管追踪 辅导 学生经辅导返校复学时,由学校中辍学生鉴定安置辅导小组评估学生状况,做适切之安置措施 (包括编班、补救教学、亲师恳谈及个案辅导等)。 学生经辅导返校复学后,辅导室应告知转介单位。 学生复学后转学时,

6、转出学校应负责确认学生进入转入学校后始可办理结案。 学生除复学外,若为就医、出国或逾龄,辅导室可将该个案作结案之处置。 注册组于中辍学生个案返校复学后,实时上网通报复学 (中辍网址:www.mlss.edu.tw ) 及书面函报所在地强迫入学委员会、社会局、各区中心学校。咨询单位:各中辍学数据处理区域中心学校。 通报完成,请打印备份通报单,会知训导处及辅导室。 各处室中心学校复杂、特殊个案教育局协助学生复学、辅导各单位处理情形应适时回报学校、并由学校视状况邀集相关单位举行鉴安辅小组会议。教务处 (一)学校对中辍生通报追踪作业流程1. 导师:学生连续旷课满三日,应报请训导处处理,由生教组寄发挂号

7、信函通知家长。2. 训导组:(1) 由生教组实时上网通报(中辍网址: www.mlss.edu.tw),通报完成后以书面函报所在地强迫入学委员会、社会局及各区中心学校。(2) 通报完成,请打印备份通报单。(3) 生教组应将备份通报单一份会知注册组,做有关学籍及成绩之后续处理。(4) 备份通报单一份送交辅导室,做诊断及转介之处理。第4天第1至3天1. 导师:应以电话或其它方式(如家访、计算机网络)联系学生及其家长并作成纪录,第1天请向训导处报备。2. 训导组:应派员或请区公所代表(如强迫入学委员会、里长、里干事等)家访并作成纪录。1. 应派员或请乡公所代表(如强迫入学委员会、里长、里干事等)家访

8、并作成纪录。2. 疑似出国学生,请学校函请内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确认该生确实无出国纪录后通报中辍。第1类中辍生第2、3、4类中辍生1. 注册组于学生3天以上未注册 (含新生未入学) ,或其它原因失学者,应实时了解学生动向,以作后续之处理。2. 转学学生经过3天未到申请转入学校报到时,转出学校注册组应了解学生动向,列管处理。3. 由注册组实时上网通报 (中辍网址:www.mlss.edu.tw),通报完成后以书面函报所在地强迫入学委员会、社会局及各区中心学校。4. 通报完成,请打印备份通报单。5. 注册组应将备份通报单一份会知生教组,做有关学籍及成绩之后续处理。6. 备份通报单一份送交辅导室,

9、做诊断及转介之处理。第5天教导处1.建置中辍生个人档案卷宗,并填妥国民中、小学中途辍学学生个人档案表 (表格由本局统一订定,请参见中辍工作实务手册)。第6天教导处1. 分派个案,确认负责辅导教师完毕。2. 评估个案是否转介其它单位协助,填写转介单完毕。导师及训导组教导处导师及训导组学生无请假期间之联系作业分派个案辅导建立个管档案追踪协寻中辍通报鉴安辅会议1. 一个月内: (1)平均2星期1次,以多元方式进行联系,例如:电话、家访、计算机网络、询问邻居、询问原就读学校(新生或转学生)、存证信函、查户籍、函请入出境管理局确认学生是否出国等。 (2)第一个月内学校至少应追踪2次(包含一次家访及转介单

10、位处理情形)并由辅导室填写国民中、小学中途辍学学生追踪协寻纪录 (表格由本局统一订定,请参见中辍工作实务手册)。2. 一个月后:(1) 行踪不明学生:一个月1次(再行追踪3个月以后可视情况减少频率)(2) 非行踪不明学生:一个月1次(视学生状况增加次数)1.平均每学期2次,视个案特殊需求增加召开次数。每学期教导处 (二)学校对中辍生复学实施流程五个工作天内中辍生表达返校意愿或家长提出复学协助中辍生完成复学程序。 校内鉴安辅会议评估导师及各处室心理辅导、行为辅导、课业辅导、班级辅导及亲师沟通,统整安置辅导措施或计划。1.出缺席配合措施。2. 偏差行为处理及配合措施。导师及任课教师1.评估学生学业

11、成就能力。2.协助学生适应班级之辅导措施。教导处1.协助中辍生学籍及成绩衔接宜、编班及返回原班事宜。形成安置辅导共识学校内部、家长有不同意见训导组家长1.督促学生上学。2.配合学校 安置辅导措施。学生稳定复学提出因应学生适应状况所作弹性安置辅导之措施或计划各处室(教导处统筹协调)其它学校持续追踪辅导五个工作天内医疗治疗安置合作式中途班专案暂读补校校内安置 学校各处室中辍生通报及复学辅导职掌分工表 附件二处室学生类别职掌教学组开学未注册、转出未转入就学、其它原因失学者(第二、三、四类中辍生)1.上网通报中辍打印中辍学生中辍通报单校内相关单位会签+校外通报函稿(签稿并陈) 核章完成通报单影印相关单

12、位校外发函后备查。2.学生生病或出国离境因素免通报,注册组自行登录列管备查。3.中辍生因迁居申办转学,应先在原校办理复学后,才可再办理转学。4.中辍生(含第一类中辍生)复学上网通报复学打印中辍学生复学通报单校内相关单位会签+校外通报函稿(签稿并陈)核章完成通报单影印相关单位校外发函后备查。5.中辍生复学编班请协调训辅单位妥适安排或经鉴安辅会议研议学生另类学习方案。6.中辍生复学后学籍衔接,可协调学生能力,实时安置继续原年级就学或重读未完成年级,不得延缓中辍生复学。训导组未请假未到校上课达三日以上学生(第一类中辍生)1.填中辍学生通报单上网通报中辍打印中辍学生中辍通报单校内相关单位会签+校外通报函稿(签稿并陈)核章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