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61219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资产运用效率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报表分析辅导(三)财务报表分析第五章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学习要求:(1)了解资产运用效率的含义及其分析目的;(2)了解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各种因素;(3)一般掌握资产运用效率的各种衡量指标;(4)一般掌握资产周转率的同业比较分析;(5)重点掌握资产运用效率的趋势分析。一、资产运用效率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有效性是指使用的后果,是一种产出的概念;充分性是指使用的进行,是一种投入概念。资产的运用效率评价的财务比率是资产周转率,其一般公式为: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资产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

2、周转率等)三类。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二、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指标(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表示

3、,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取决于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两个因素。增加收入或减少资产,都可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二)分类资产周转率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不仅反映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越好,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强。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流动资

4、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较低。2、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 3、长期投资周转率长期投资的数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很明显,因此很少计算长期投资的周转率。(三)单项资产周转率单项资产的周转率,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左方项目

5、分别计算的资产周转率。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

6、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客户故意拖延和客户财务困难。(2)应收账款是时点指标,易于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该指标尽可能接近实际值,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尽可能详细的资料。(3)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紧缩的信用政策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会危及企业的销售增长,损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盈利性分析。计算公式分别如下: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更切合实际的表现存货的周转状况;而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既维护了资产运用效率比率各指标计算上的一致性,由此计算

7、的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建立在同一基础上,从而可直接相加并得?quot;营业周期。在计算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报表使用者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应尽可能结合存货的批量因素、季节性变化因素等情况对指标加以理解,同时对存货的结构以及影响存货周转率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进一步计算原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或某种存货的周转率,从不同角度、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经营占用资金,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2)存货周转过快,有可能会因为存货储备不足而影响生产或销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那些供应较紧张的存货。三、影响资产周转率的

8、因素一般而言,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因素包括:企业经营周期的长短,企业的资产构成及其质量,资产的管理力度,以及企业所采用的财务政策等。(一)企业所处行业及其经营背景。(二)企业经营周期长短。(三)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质量。(四)资产管理的力度和企业采用的财务政策。四、资产周转率的趋势分析由于资产周转率指标中的资产数据是一个时点数,极易受偶然因素的干扰甚至是人为的修饰。因此,要弄清企业资产周转率的真实状况,首先应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即对同一企业的各个时期的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以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请参考教材相关内容,掌握趋势分析方法,并能利用分析结果作出评价。五、资产周转率的同业比较分析

9、同业比较即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它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前者反映的是在行业中的一般状况,后者反映的是与行业先进水平的距离或者是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企业实际分析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比较标准。应掌握同业比较分析的方法,重点是学会得出分析结果,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例题参见教材相关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第六章获利能力分析学习要求:(1)了解获利能力分析的含义及其分析前提;(2)了解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分析的意义;(3)一般掌握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指标的计算;(4)一般掌握销售毛利的影响因素;(5)一般掌握单一品种和多品种的销售毛利变动分析;(6)一般掌握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及其

10、比较分析;(7)一般掌握总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分析;(8)重点掌握经营杠杆对营业利润的变动影响;(9)重点掌握总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析 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从企业的角度看,获利能力可以用两种方法评价:一种是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另一种是利润和资产的比例关系。 利润是一般是指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剩余。扣除的费用项目范围不同,会得出不同含义的利润。利润依扣除费用项目的范围不同,划分为毛利、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税后利润等。根据不同的利润,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销售利润率,它们有着不同经济意义。一、销售毛利分析所谓销售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差。销售毛利的计算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方式。

11、计算公式分别如下: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一)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1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2影响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1)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2)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3)产品构成决策。(4)企业战略要求。此外还应注意:销售毛利率指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一般说来,营业周期短、固定费用低的行业的毛利率水平比较低,;营业周期长、固定费用高的行业,则要求有较高的毛利率,以弥补其巨大的固定成本。(二)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单一产品毛利额、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毛利

12、额销量(销售单价单位成本)毛利率(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销售单价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1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当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正比例的影响毛利额。某产品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上期销售数量)上期单位销售毛利2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销售单价的变动,会正比例地影响到毛利总额的变动。某产品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本期销售单价上期销售单价)3单位销售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销售成本的变动,会导致单位销售毛利的反方向、等额的变动,从而反比例的影响毛利额。 某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上期单位销售成本本期单位销售成本)(三)多种产品毛利变动分析而在经营

13、多种产品的企业中,其毛利的变动除了受每一种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等的影响外,当销售总量一定时,各种产品之间的销售构成也会对企业的毛利总额产生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毛利额【某产品销售数量(该产品销售单价该产品单位销售成本)】或(企业销售总额各产品销售比重各该产品毛利率)其中:(各产品销售比重各该产品毛利率)综合毛利率多种产品毛利变动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因素变动对毛利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举例说明如下。 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单一产品毛利变动分析:1、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变动对毛利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增减会正比例地影响毛利额,其计算式如下:主营业务收入总

14、额对毛利的影响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综合毛利率(1)销售数量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额(本期各产品销售数量上期销售单价)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2)销售单价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额【本期各产品销售数量(本期销售单价上期销售单价)】2、综合毛利率变动对毛利的影响额。当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一定时,毛利额的高低取决于综合毛利率的高低,计算公式为:综合毛利率变动对毛利的影响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本期综合毛利率上期综合毛利率)当然,综合毛利率的变动又是品种结构和各产品毛利率变动的结果,对此我们也可进一步分析如下:(1)品种结构变动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本期各产品销售比重上期毛利率)上期综合毛利率(2)各产品毛利率变动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本期各产品销售比重(本期毛利率上期毛利率)】二、营业利润率分析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式中: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准备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一)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因素营业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是影响营业理润率的两大因素,其中,营业利润同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则从反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1影响营业利润的基本要素(1)主营业务收入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当成本、费用额不变时,主营业务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