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1172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酸碱度测定181、 位于某著名旅游区的一条母亲河,昔日被严重污染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河面上已见成群的鸟儿上下翻飞为确保母亲河的治理成果,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加热过滤蒸发冷却(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性;(3)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填序号);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化工厂排放的污水(4)20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水是生命

2、之源,作为青少年,要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摈弃的是(填序号)用盆接水洗菜用养鱼水浇花草使用节水龙头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2、202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带着搜救犬、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投入救援工作搜救犬的生物学特性是犬的嗅觉发达,对人体或尸体气味的敏感程度相当于人的100万倍对灾害现场的幸存者和遇难者进行搜救,就是对犬这一特性的运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D分子问有间隔(2

3、)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 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 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

4、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l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 、 、 3、实验室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pH试纸、稀盐酸、玻璃棒、试管、玻璃管(1)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四种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溶液的PH7,其余溶液的PH7B是_溶液取三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D溶液,分别滴加稀盐酸_A是碳酸钠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取少量的C

5、、D溶液,用玻璃管分别通入CO2_C是饱和石灰水表内依次应填入:(2)小明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只要几支试管即可完成鉴别实验他将四瓶试剂重新编号,并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部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两两混合A+BB+CC+DA+D实验现象/则小明可以得到的结论为:4、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

6、7”的理由:_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

7、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实验方法_,观察到的现象_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

8、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编号盐酸NaOH溶液t/13.65%2.00%3.523.65%4.00%x37.30%8.00%14(1)表中x=_(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_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NaOH;你认为:可能是_;可能是_(4)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求:(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2)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_(3)在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