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61040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现代纺织品知识讲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纺织品 内容导航 纺织纤维纺织染工艺概要纺织品质量 第一节纺织纤维 一 纺织品概述 一 什么是纺织纤维指具有一定可纺性和一定强力 细度等特点 可用于制造纺织品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二 纺织纤维必须具备的条件一定的长度和细度足够的强度和伸长度柔软而富于弹性性能稳定来源广泛 经济 三 纺织纤维的分类 1 天然纤维 植物纤维 种子纤维 韧皮纤维 叶纤维 果实纤维动物纤维 毛纤维 丝纤维矿物纤维 石棉2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 粘胶纤维 铜氨纤维 醋酯纤维合成纤维 聚酰胺纤维 聚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无机纤维 玻璃纤维 二 天然纤维 一 棉花 锦葵科按棉纤维粗细 长度分为三类 长绒棉 细绒棉 短绒棉棉纤

2、维形态 细长 扁平 管状 腰圆棉纤维化学性质 耐碱不耐酸 吸水棉纤维的物理性质 长度 细度 成熟度 断裂长度 我国棉花产量的分布 二 麻 常见的有黄麻 洋麻 苎麻 亚麻 剑麻 麻的化学成分 纤维素 木质素 蜡质 果胶等 纤维素是麻纤维的主要成分 木质素使纤维发硬 麻具有吸湿能力强 吸湿速度快的特性 但由于纤维整列度较高 柔软性较差 不易弯曲 手感粗硬 三 羊毛 羊毛具有弹性好 吸湿性强 保暖性强 不易玷污和光泽柔和等特点 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 分皮质层 鳞片层和髓质层 羊毛纤维的化学组成 天然蛋白质纤维羊毛的化学性质 抗酸能力较强 但抗碱能力弱 羊毛的物理性质 细度 长度 卷曲 吸湿性 弹性 四

3、 蚕丝 蚕丝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两根平行单丝组成 成分为蛋白质 蚕丝的化学性质 耐酸性次于羊毛 比棉 麻稳定 对光很敏感 蚕丝的物理性质 蚕丝比重小 强度较高 是热的不良导体 比棉絮保暖 三 化学纤维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 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纤维 按原料分 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按几何形状分 短纤维和长丝按内部组成分 根据含有的单体有不同的称呼短纤维 人造纤维称纤 合成纤维称纶长丝 人造纤维称丝 合成纤维称纶丝 一 化学纤维的分类 命名 二 化纤制造概述 制造过程三步曲 纺丝液制备 纺丝 纺丝后加工 小型湿法纺丝机 适合多种湿法成形纤维的纺丝 工艺包括 溶解 过滤 脱

4、色 计量 凝固 拉伸 洗涤 定型 卷绕 干燥 1 纺丝液制备人造纤维 将含纤维素的棉短绒或木材经过碱蒸煮 酸洗加碱液 CS2 溶于稀碱溶液中 制得粘胶溶液 合成纤维 煤 石油 天然气提炼苯 二甲苯 丙烯单体 经加聚 缩聚反应制成聚合物 熔化或溶解 2 纺丝通过计量泵的喷丝头 将纺丝液挤细流于空气 水或凝固液中 形成初生态纤维 3 纺丝后加工采用热湿加工 在高温下 经过纤维的拉伸和定型 增强纤维的定向度和强度 使大分子呈线形排列 三 化学纤维的品质 长度 化纤可切成任意所需长度 既可单独纺纱 也可混纺 细度 用纤度表示 指在公定回潮时 9000米长度纤维的重量克数 断裂强度 可用断裂长度表示 断

5、裂伸长率 纤维在承受最大负荷作用下产生的伸长变形率占原有长度的百分率 四 主要化学纤维的性能 粘胶纤维 化学组成与棉纤维相似 但强度稍差 具有良好的吸潮性 聚酯纤维 又称涤纶 保型性好 较耐热 耐磨性好 热稳定性居合成纤维之首 化学性质稳定 聚酰胺纤维 又称锦纶 尼龙 耐磨 牢固 断裂强度居天然和化学纤维之首 保型性较好 吸水性比涤纶好 但不耐热 聚丙烯腈纤维 又称腈纶 弹性较好 分子呈螺旋形排列 强度不如涤纶 锦纶 保型性较好 由于存在腈基 具有优良的耐光性和耐气候性 耐热性次于涤纶 聚丙烯纤维 又称丙纶 原料来自天然气及石油裂解所得的 经熔融纺丝而制得 制造工艺简单 无污染 回弹率高 耐磨

6、性较好 与涤纶相近 比重是现有纤维中质地最轻的 可制袜 蚊帐 弹力衫等 可与棉 粘胶 腈纶混纺制造衣料 被絮 纱布 地毯等 四 纺织纤维的鉴别 纤维鉴定有形态特征鉴定和理化性质鉴定两种方法 形态特征法主要使用显微镜 通过观察各种纤维的细部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理化法主要通过燃烧 溶解 测试熔点 测量比重和观察纤维表面的折射进行鉴别 一 显微镜法 主要通过观察纤维纵向和横向的截面 通过观察对比纤维纵向和横向的形象特征 区分鉴定不同的纤维 如棉纤维一般是扁平带状 有天然卷曲 横截面呈腰圆 有中腔 羊毛表面有鳞片 横截面呈圆形 蚕丝纵向平直 有光折射 横截面呈不规则三角形 涤纶 锦纶表面平滑 横截

7、面呈圆形 腈纶表面平滑或或有沟槽 横截面呈圆形或哑铃形 粘胶纤维纵向有沟槽 横截面呈锯齿形 二 燃烧法 主要观察其燃烧特征 包括燃烧的难易 火焰的形状和颜色 灰烬的特征等 燃烧的特征与纤维大分子化学成分有关 取毛织品 丝绸 棉织品 化纤织品各一小块 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可见毛织品和丝绸接近火焰时先卷缩后燃烧 有烧焦毛发的焦糊气味 烧后的灰烬较多 成为有光泽的硬块 施压立即碎为粉末 棉织物纤维接近火焰不卷缩 慢慢燃烧 燃烧几乎不产生什么气味 灰烬很少 呈灰白色 粉末状 化纤织物的纤维 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 有熔化成小球的现象 趁热可拉丝 燃烧比较慢 有气味 灰烬为球状 颜色较深 不易破碎 课堂

8、互动 请大家观察身边同学的服装面料 利用感官鉴别方法判断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 纺织品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 经过纺纱 织造 染色 整理等环节加工而成的 纺纱 经过开松 梳理 牵伸 加拈四个步骤完成纤维的轴向取向 织造 经过开口 投梭 打纬 卷取 送经五大动作完成纵横取向结算 染色整理 经过预处理 染色 印花 整理四道工序 取得色彩 形态和实用效应 第二节纺织染工艺概要 一 纱线 1 纺纱工艺 把纤维加工成纱线纤维开松成松散纤维层把纤维层制成纤维条并拉细加拈纤维细条制成具有一定强力的细纱具体的工艺过程 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2 纱的质量 细度 指纱线直径的粗细 习惯上用支数来表示 公支 在

9、公定回潮时 一克纱线所具有的长度数值 拈度 一定长度的纱线沿轴向的拈回数 通过加拈 纱线中的纤维抱合紧密 纤维间的压力阻力随之增强 提高纱线的强力 既使纱线有一定的强力 又使纱线有一定的柔软性 强度和伸长度 可用断裂长度和伸长度表示 二 纺织品的织造和织纹组织 1 织品的织造利用织机将互相垂直的经纬两组纱线 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成织品的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 以棉纤维为例 织前准备包含络纱 整经 浆纱 穿经 卷纬和定拈 织造原理 包含五大运动 开口 引纬 打纬 卷取和送经 二 织物组织 在织机上由于各根经纱上下运动的规律不同 使经 纬纱按不同的交织方式获得的织纹 称织物组织 1 几个基本概念组织点

10、经纱 纬纱相互沉浮的交织点浮长 织物一根纱线上 相邻两个经 纬 组织点之间的纱线长度 组织循环 织物中经纬纱浮沉交织规律具有一个循环的组织 组织图 用线条或符号描述的织物组织的图形 2 基本组织 平纹组织 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的一个组织循环 织物无正反面之分 特点 经纬纱交织最频繁 使织物挺括 坚牢 被广泛运用 如平布 府绸 凡立丁 乔其纱 帆布等 斜纹组织 相邻经纬纱上连续的经纬组织点排列成斜线 织物表面呈现连续斜线织纹的织物组织 斜纹组织至少要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构成一个织物组织 特点 经纬线的连接比平纹组织少 坚牢度不如平纹组织 但手感比较柔软 纱线密度可比平纹组织大 缎纹组织 相邻

11、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但不连续的织物组织 它是织物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 在缎纹组织的完全组织中 任何一根经纱或纬纱上仅有一个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 彼此间隔较远 分布均匀 因此完全组织的纱线至少是5根 特点 缎纹完全组织越大 浮长越长 织物越柔软 平滑和光亮 但坚牢度越底 缎纹在棉织品中 有横贡缎 在毛织物中 有直贡呢 三 织物的染整 一 预处理又称练漂 去除纤维 纱线 或织物上的杂质 使后续加工得以顺利进行 如棉织物的预处理的过程有 烧毛 退浆 精练 漂白和丝光 合成纤维的预处理主要是除去纺织过程中添加的浆料 油污和尘埃 二 染色 通过燃料和纤维发生物理 化学反应结合 使之具有一定的

12、颜色 棉织物染色主要分为直接染色 活性染色 直接染色不须借助介质 色谱齐全 方便 但皂洗和日晒度差 活性染色则利用染料与纤维的羟基 氨基发生反应 使颜色成为纤维的一部分 牢度较好 毛织物的染色主要通过酸性染料与纤维发生反应进行 三 印花 用染料 糊料 化学药剂组成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花纹图案 棉织物的印花工艺主要有直接印花 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 直接印花在白色或前色的织物中印制并固定 防染印花先印上防染物质再染色 拔染印花是通过破坏织物上的染色染料以获得花纹 合成纤维的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等 四 整理 通过物理 机械作用或化学药剂 改善织物光泽 形态 提高其服用性能 棉织物的整理主要有

13、手感整理 定型整理 手感整理通过上浆 获得光滑 硬挺 厚实等手感的性能 定型整理是在潮湿状态通过定幅和预缩 改善性能 毛织物的整理须通过煮呢 缩呢 起毛 剪毛 蒸呢和压呢等过程 第三节纺织品的质量 一 纺织品的原材料 一 纺织品中纤维材料的分析纤维是纺织品的主体成分 对纺织品的质量 风格 服用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评定纺织品的质量 主要通过鉴定组成纺织品的纤维种类 对混纺和交织的织品 要计算各类纤维的比例 如涤纶 棉的混纺比 二 纺织品中纱线的分析 纱线分析包括纱线的种类 支数及结构等分析 纱线粗细不同 引起织物的厚薄 外观 手感 保温性等性质的不同 纱线的结构 如纱线的拈向 拈度及纱线的合股情

14、况影响织纹的清晰度 光泽度 手感和厚度 二 纺织品的基本结构 一 织物组织织物组织的种类很多 有三原组织 及由三原组织变化而成的多种其他变化组织 测定织物组织的目的 在于找出经纬纱线的交织规律 确定织物组织的品种规格和性能 二 纱线号数 我国已经规定用号数制 号数即长1000米的纱线重量是几克 就是几号纱线 比如长1000米的纱线重量是10克 称10号纱线 纱线号数对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纺织品的经纬号数有三种配置 经号数等于纬号数经号数小于纬号数经号数大于纬号数 三 密度 指纺织品沿经向 纬向 单位长度内的经纱 纬纱 根数 公制密度是指10厘米长度内经纱 纬纱 的根数

15、英制密度是指1英寸长度内经纱 纬纱 的根数 四 纺织品的重量 纺织品重量指纺织品单位面积的重量 以克 米2表示 一般把200克 米2重量以下的织物视为轻薄型织物 在200 350克 米2重量以下的织物视为中厚型织物 在350克 米2以上的属厚重型织物 五 长度和幅宽 织物的长度 是指一段织物两端最外边 保持整幅的纬纱线间的距离 织物的匹长 通常用米表示 棉织物的匹长 在27 40米之间 毛织物的匹长在50 60米或30 40米之间 织物的幅宽 是指织物两边经纱线之间的距离 通常用厘米表示 三 纺织品的服用性能 一 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是指拉断一根一定尺寸的试样所需的力 一般以千克表示

16、影响织物强力的因素有织物的材料 纱线的拈度 细度及均匀度等 断裂伸长率表示织物断裂伸长对拉伸前长度的比率 影响织物的断裂伸长率的因素有纤维材料 纱线性能 织造加工工艺等 二 撕裂强度 织物在使用中被其他物件钩住 受外力成裂缝 以至被撕成两半 称为撕裂 测定撕裂强度的方法有条样法 舌形法和梯形法 撕裂强度的测定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的织物 如军用织物 帆布 蓬布等 影响织物撕裂强度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织造工艺和织物组织 三 耐磨性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 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纺织品受到损害 丧失使用价值 纺织品的磨损 一般从外层开始 由厚变薄 重量减轻 影响纺织品磨损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纤维性能 纱线品种 纺织加工方法等 另外 外界磨损方式也影响织物耐磨程度 四 弯曲与手感 织物应具有的良好的抵抗揉皱的能力的特性 称为织物的弯曲性能 织物的手感是用手的感觉来鉴别织物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 织物的刚柔性和悬垂性 织物的刚柔性与织物原料组成 织物厚度 织纹组织等因素有关 织物的原料 纺织染工艺对悬垂性有影响 织物的抗皱性和免烫性 缩水与热缩 五 起毛 起球及勾丝 织物经不断摩擦 表面呈现许多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