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0807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略,详见课本。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总结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者溶 洞之前,要先做“灯火实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请思考:将 CO2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现象 是: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弱氧化性,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CO2+C2CO【该反应是吸热反 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 是氧化剂,C 是还原

2、剂),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镁条在 CO2 中也能燃烧,生成一种白色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黑色单质,写出相关化学方程 式: ,这其中 是还原剂。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原因: 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支持燃 烧。水基型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一、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更多内容见

3、课本。 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三、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2CO2【燃烧的现象】 发出蓝色火焰; 放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2CO+O22CO2、CO2+C2CO、C+O2CO2【2】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原因: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3】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重点内容】【实验操作】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

4、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连接装置,查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先点右边酒精灯;从左侧通入 CO 气体【目的: 】;待 时,点燃左边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先熄灭左侧酒精灯;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硬质试管完全冷却;(原因 1 、 ;原因2、 )熄灭右侧酒精灯;拆装置,整理。【实验现象】A、 ;B、 ;C、 。【化学方程式】A、 ;B、 ;C、 。【注意事项】CO“早来晚走”,(左)酒精灯“迟到早退”。 CO“早来”&(左)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 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CO“晚走”&(左)酒精灯“早 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O“晚走”还有另一个目的:防止石 灰水倒吸,引起试管骤冷炸裂。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A、B 组合在一起也常用于检验 CO 气体的存在! 四、一氧化碳的用途:作燃料、作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等。 五、三大还原剂:H2、C、CO共同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思考 1】有 2 瓶无色气体,只知道其中一瓶是 CO,一瓶是 CO2,请设计实验鉴别它们?答: 。【思考 2】CO 中有少量 CO2,如何除去? 答: 【思考 3】CO2 中有少量 CO,如何除去? 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