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0804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课题1、2质量守恒定律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教学内容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二、考点清单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明确质量守恒的原因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4、学会对初中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白磷燃烧实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镁条燃烧若反应前后有气体物质时,探究质量守恒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关键词的理解:(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

2、于物理变化,且体现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等守恒。(2)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3)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逸散。二)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必然相等。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B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D. 粗盐提纯实验得到精盐的质量和滤纸上砂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溶解的粗盐的质量【解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而不等于蜡烛的质量,选项A是错误的。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选项B是正确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分解的高

4、锰酸钾的质量。由于氧气逸出,剩余物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选项C是错误的。选项D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本题选B。【答案】B例2: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 1:l B.2:1 C.5:l D. 4:l【解析】 A + B C + 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10g 8g 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410=2g,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2=5:1【答案】C例3:在化学反应AB=CD中,有1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反应后生成5

5、gD,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A. 5g B. 4g C. 2g D. 1g【解析】此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根据反应物A+B的质量总和10+20=30(g),可推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为30g。已知生成的C是5g,则D的质量应是30525(g),由此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1020525,再运用这个质量比,计算生成5gD,需要A的质量是2g。【答案】C例4: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4C3H5N3O912CO2+10H2O+6+O2(1)的化学式是 (2)推断的化学

6、式的依据是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前 反应后碳原子个数:12 碳原子个数:12氢原子个数:20 氢原子个数:20氮原子个数:12 氮原子个数:0氧原子个数:36 氧原子个数:36所以6X中共有12个氮原子,X的化学式为N2【答案】(1)N2 (2)质量守恒定律例5: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 可能含有C、H、O元素【解析】从燃烧产物水和CO2的组成来看,共含有三种元素,即碳、氢、氧元

7、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可知反应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气中燃烧的,即氧气中肯定含有氧元素,而且也只含氧元素,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而是否含氧元素就不能确定了。【答案】选C例6:某有机物4.6g完全燃烧,需耗氧9.6g,生成CO28.8g,水5.4g,试判断该有机物中A. 只含C、H元素 B. 只含C、H、O元素 C. 不只含C、H、O元素 D. 不含氧元素【解析】本题初看与例5差不多,学生很容易做错,实际上需通过计算来判断该有机物中所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关键是判断该有机物中有无氧

8、元素和其它元素. 计算可知:8.8 gCO2中含C质量8.8 g=2.4 gO质量8.8 g2.4 g = 6.4 g5.4 gH2O中含H质量5.4 g= 0.6 gO质量5.4 g0.6 g = 4.8 g产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总和为:24g + 0.6g3.0g4.6该有机物中不只含有C、H两种元素.有机物4.6g2.4g0.6g=6.4g+4.8g9.6g该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答案】B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一)遵循的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书写步骤(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2)

9、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4)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5)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得是否恰当。(注:计量数比为最简单的整数比)三)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2)奇数配偶法(3)观察法等四)意义(1)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以及反应条件(2)微观意义:表明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对气体来说,还表明体积比)(3)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以C + O2CO2为例)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量:每

10、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五)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1)反应物是什么(2)通过什么反应条件(3)生成物是什么(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粒子的相对数量(5)反应前后质量守恒(6)化学反应类型等(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典型例题】例1: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所在,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氧气中燃烧 2P2O54P+5O2(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H2+2O24H2O 【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首先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位置是否颠倒;然后检查各物质的化学式的正误;最后看反应条件有无说明;方

11、程式是否配平;“”或“”符号是否正确运用。【答案】反应(1)有二处错误:应把“燃烧”改为“点燃”,因为前者是反应现象,后者才是反应条件。应把“FeO”改为“Fe3O4”,因为化学方程式必须反映客观事实,该反应不是生成氧化亚铁(FeO),而是Fe3O4,最后再配平:3Fe+2O2Fe3O4。反应(2),反应物与生成物位置颠倒,应把反应物(P、O2)写在“=”左边,生成物(P2O5)写在“=”右边:4P+5O22P2O5。反应(3)有两处错误:各化学式前的系数不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应予约分;应去掉两个“”符号,因为化学方程式里只有当生成物有气体逸出时才可使用“”符号。正确的为:2H2+O22H2O例

12、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l)Fe3O4 + COFe + CO2(2)Al + Fe3O4 Fe + Al2O3 【解析】(1)用观察法配平从反应式不难分析出:每一个CO分子从Fe3O4中夺取了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CO2分子,而一个Fe3O4分子可使四个CO分子氧化成CO2分子,所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求出Fe3O4和Al2O3中氧原子个数(4和3)的最小公倍数为12。这样Fe3O4前的系数为124=3,Al2O3前的系数为123=4。然后用观察法推出Fe和Al前的系数。该小题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8Al+3Fe3O4=9Fe+4Al2

13、O3【答案】见分析。 例3:我们长跑后,腿会发酸,这是因为肌肉中产生了乳酸C3H6O3,过一段时间后,这种酸痛现象会慢慢消失,原因是乳酸与人体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用观察法进行配平【答案】C3H6O3 + 3O2 = 3CO2 + 3H2O例4: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C2H2+O2CO2+H2O【解析】配平化学方程式有两个注意点:一是不能任意改动化学式,只能在化学式前面添加适当系数。二是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经配平后必须为最简单的整数比。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抓住“看”、“定”、“配”三个步骤。【答案】见下表。

14、例5: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熟石灰(Ca(OH)2)为原料制取漂白粉Ca(ClO)2+CaCl2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用氯气和熟石灰为原料制取漂白粉,不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内容,要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先明确熟石灰和氢氧化钠一样都属于同一类物质,再联系题目给予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运用演绎的方法,由此及彼,完成本题解答。【答案】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四、本讲小结五、应考锦囊质量守恒定律基本上年年出现在中考试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历年中考的必考试题。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探究性学习题等。通常结合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