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60399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调研报告2011.6.9(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阴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 绩效与经验调研报告湘阴县畜牧局一、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的意义与体会1、改造规模猪场的粪污处理设施,为改善猪场的卫生条件起到了根本性作用,猪场粪尿四处流散影响猪场和周边生产生活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2、完善猪场围墙和大门消毒池等隔离和消毒设施,为防控生猪疫病建立了一道更为安全有效的外部屏障,这项设施是其它设施无法取代。3、改造猪场福利设施,为生猪正常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提高猪场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4、猪场的各项设施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是生猪生产的重要条件,只能进一步加强建设,不能松懈。5、猪场标准化改造是一项投资大、项目多、任务繁杂的系

2、统工程,必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统筹规划,精心施工。实施猪场标准化改造必须先规划后建设,以免造成返工浪费。6、猪场标准化改造要坚持自愿投资原则,让生猪养殖场自愿主动进行猪场标准化改造,有了政府和生产者两个积极性,猪场标准化改造任务就能圆满完成。二、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的时间和投资规模我县 2007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 68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270 万元,自筹 410 万元,扶持 17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猪场标准化改造; 2008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 496.15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260 万元,自筹 236.15 万元,扶持 3

3、8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猪场标准化改造;2009 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 875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240 万元,自筹 635 万元,扶持 9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猪场标准化改造。三、创建规模化标准养殖场的要求以及创建条件创建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的要求:(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要求距主要交通干线 2km 以上,距居民区500m 以上,距河流主干道 200 m 以上,500m 半径范围内没有其他动物养殖场。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

4、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三)防疫严格,管理规范有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

5、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记录资料应保存 2 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内部应实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应大体一致,外购种猪应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购进。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四)废污利用,排放达标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 GB18596 规定。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宜采用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的地区

6、宜采用达标排放技术模式;具备可利用污水的地区宜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创建条件:1、实行封闭管理、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年出栏生猪 5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包括原种猪场、原种猪扩繁场);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要基本达到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生猪养殖小区技术规范(DB43/305-2006)的标准,即:配套设施(含环保设施)完备、管理严格、符合防疫要求,严格按照“八 统一” (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3、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养

7、殖场(小区)应位于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以外。4、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五、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着重的内容及改造取得的效果根据我县生猪生产实际,规模猪场标准化改造的内容大致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猪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二是猪场防疫设施改造;三是猪场福利设施改造;四是猪场繁育设施改造;五是猪场地表环境改造;六是建立猪场档案资料。1、猪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猪场粪污处理设施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干粪收集场、沼气池、排污沟、化粪池(污水处理池)、下游排污沟、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等。干粪收集场是猪场粪污处理的中转站,从猪舍收集的干粪临时存放在这里。再根据猪粪的用途将干粪运

8、送到利用场地,如沼气池、鱼塘、菜地、稻田、果木林地等。对于一个常年存栏 500 头猪的猪场来说,日平均收集干粪 600 公斤左右,干粪收集场建造面积应达到 10-12 平方米。建干粪收集场要考虑粪料容易装卸、防雨、防晒、防渗漏、防流散,因此应当选择车辆便于进出的地方,要用混凝土硬化地面,地面四周加做高出地面 10 公分左右的掩水墙,还要搭建高度2.5-3 米晾棚遮盖场 地。干粪在干粪收集场囤积时间夏季最长不能超过 2 天,其它季节不能超过 5 天。沼气池是消纳猪粪的一个重要设施,它可以实现粪污的减量排放和生产再生能源,一举多得。根据猪场供粪量和生产生活用气量需要,我县规模猪场沼气池的建造规格有

9、100 立方米、50 立方米、30 立方米、20 立方米和 10 立方米等,多数采用两个 10 立方米沼气池连接形成连体池。连体池建造方便,容量倍增,深受用户推荐。沼气池进料口与猪场排污沟不能连通,以免排污沟的消毒药液随污水流进池内抑制产气微生物繁殖。排污沟是清除猪场粪污的通道。建造排污沟的原则是宜深不宜浅,宜宽不宜窄,宜直不宜弯,宜斜不宜平,尽量避免粪渣在沟中淤积。还应当避免排污沟在猪舍内贯通。排污沟的出口要和化粪池直接相连,其底面高度略高于化粪池出口的高度。化粪池是猪场粪渣尿液污水的暂存地,其功能是收集污物,发酵污物和过漏污物,避免猪场污物直接向外排放。化粪池要建在上游易流进,下游易排出的

10、地方,常年存栏500 头猪的猪场,化粪池一般以 25-30 立方为宜。要在化粪池的池口留一个出渣口,以便定期清除粪渣。化粪池采用砖混结构,池面要加盖预制板等,防止人畜掉落池中。下游排污沟是排放化粪池污水的通道,这是排污系统的终端设施,下游排污沟把在化粪池内处理了的污水排入指定的池塘、河流及其它可以排放的地方。下游排污沟也要采用砖混材料砌制,以防污水途中渗漏到水田等农作物地里,以免影响农作物生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是一个独立的特殊设施,选址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定的,无论怎样选点处理,其处理病死猪的原则是达到无害化处理目的。猪场病死猪处理池处理病死猪必须完成三个步骤,即焚烧掩埋和场地消毒。2、

11、防疫设施改造。猪场防疫设施大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围墙、门卫值班室、大门消毒池、生物制品冷藏设备、消毒器具、医用器具等。猪场围墙、门卫值班室、消毒池是猪场防疫与管理的重要屏障和设施,是控制猪场与外界交流的设施。猪场围墙高度一般在 1.8-2 米为宜。围墙与猪舍外墙的间距 4 米以上。门卫值班室要建消毒池,池的大小以进出人员不能跨过为度。在值班室墙的上方或天花板上安装紫外线灯,作为照射消毒之用。大门消毒池建在大门入口处,与大门同宽,长度以能湿透大型车辆的车轮周边为度,池底要用混凝土加厚铺垫。 生物制品冷藏器具包括冷藏柜和冷藏包,主要用于疫(菌)苗和生物药品的贮藏和携带,其规格可以根据猪场规模而定,

12、但要注意的是猪场冷藏柜应当避免人用食物与生物制品混藏。猪场用的消毒器具采用高压冲洗泵或专用高压消毒泵,其特点是压力大,水量足,工作效力高。猪场医用器具是诊疗猪病的必备器具,常用的有注射器、听诊器、体温计和保定器具等。3、猪场福利设施改造。猪场福利设施包括睡床设备、给料设备、供水设备、控温设备、通风换气设备等。这些设备齐与缺关系到生猪生活的舒适度,更关系养猪效益的高与低。睡床可以根据生猪生长阶段的生活特点而进行更改,猪用睡床有平地睡床和立体睡床以及笼式睡床等,可以自行选定方案。要注意的是平地睡床与粪尿区有适当高度差,比较简便的做法是把猪圈地面做成斜面,高端用作睡床,低端用作粪尿区。给料桶(槽)可

13、以节省饲料减少饲料污染,但是占用猪舍面积。一直以来猪场对给料设施在不断改进中。供水设备主要包括水井、水塔、水泵、水管、饮水咀和用水器具等。己经有部份猪场将水塔由一组改为两组,其中一组用于供应生猪日常饮水,另一组用于供应预防和治疗药液。控温设备是调控猪舍温度的设施,生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特点是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现在己经有多种控温产品投向猪场,如较多的用户采用电风扇调温,还有的为了降低猪场温度,正在试用推广水帘式控温空调机,也有猪场土法上马,采取室内水冷式降温和屋面喷淋式降温措施。为了取暧,多数猪场采用保温灯增加猪舍温度。通风换气设备是调控猪舍中废气含量的设备,养殖户在猪场建设施工过程中,在猪舍墙上

14、留出足够的窗口用于采光换气,同时有更多的猪场采用了鼓风机,也有的在屋面设置换气窗,都有良好的换气效果。4、猪场繁育设施改造。主要是对能繁母猪实行设施饲养,提高母猪生产管理效率。我县弘绿源生猪养殖场采用限位栏专养母猪,产床专养围产期母猪,保育栏专养仔猪,肥育栏专养肥猪等,实行这些专用设施养猪,节省了栏舍面积,方便仔猪护理,减少仔猪病害,提高仔猪成活率。5、猪场地表环境改造。实行猪场地表环境修饰的意义在于让猪场整体整洁与美观,为在猪场舍外作业提供便利。主要任务是硬化道路,整理地面,栽种树木和花草。6、猪场档案资料建立。建立猪场档案资料是各种类型猪场比较重要的事,但是又是难以完善的事。多数猪场往往只

15、在能繁母猪的生产上保留一些资料。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详细记录。猪场档案资料主要有以下几项:免疫程序记录;全部兽医处方及用药的记录;饲料使用记录,包括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厂家、出厂批号、检验报告、投料数量;生产记录,包括采食量、育肥时间、出栏时间、检验报告、出场记录、销售地记录;母猪的生产记录,包括母猪来源、配种时间、产仔数量、仔猪成活数量以及仔猪离乳时的重量等。我县已经有一部分猪场整理了档案资料。猪场标准化改造的效果:经过标准化改造,猪场实现人畜分离,封闭管理,集中饲养,水电路三通,道路硬化,地坪绿化,粪尿污水减量排放,福利设施齐备,防疫措施到位。我县扶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的单位

16、59 个,共计建造沼气池 80 口,容积达到 1200 立方米;建干粪处理场80 处,面积达 1200 平方米;修建化粪池 80 口,容积 1800 立方米;修通排污通道近 4100 米;硬化猪舍外场地 20000 平方米;硬化场内外道路 13000 米,栽种树苗 2100 棵,栽种花草10500 平方米。增建了围墙 10500 米,建消毒池 150 处、消毒间 80 处,改造饮水设施的养猪场 80 个,猪场都添置了猪舍控温设施、清洗设施、消毒设施,改造了母猪生产产床等。猪场新增优质能繁母猪 600 头,增加了 12000 头猪苗的生产能力,同时扩建猪场 8200 平方米以上,增加了 13000 头生猪的饲养栏舍。这些猪场的满负荷载畜能力可以达到 3.5 万头猪以上。六、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存在的问题:1、当前猪场的粪污处理不彻底,有待进一步完善处理方法,因为在当前的粪污处理过程中,终端污水对猪场以外的水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