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加精)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3360313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加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加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加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加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纪录电影题材与类型百花齐放的当下,如何运用记录式的影像叙事讲好方方面面的“中国故事”,这不仅是创作者需要反复思忖的命题,也是纪录片这一重要的影视文本回应“记录新时代”愿景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纪录片应当在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条线索上觅得相互观照的创作突破。作为厉害了,我的国全片聚焦的现实议题,“砥砺奋进的五年”从时间跨度上而言并不短,尤其在关涉具体的展现对象方面,本片的创作面临内容编排组织的两个难点:其一,要想入题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

2、中国这五年的卓著成就,并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度观照,文本自身需兼顾展现大国雄姿的历史叙事和唤起国人共情的细腻书写,问题随之而来一一厉害了,我的国如何在打开格局的同时不疏离于观众的情感共振?其二,中国这五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取得的突破和跨越,皆是全片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将不同面向的议题包容于一部作品之中?厉害了,我的国用“大国”和“小家”两部分统领全片的结构与线索,不仅有力化解了上述两大难点,也在立意命旨方面更进一步。观众步入影院看到的,或许不止于随着镜头推进伴生而来的对于国家的归属、认同与自豪之感,更有充分的个体移情展现其中一一每一个“中国奇迹”的背后,

3、都离不开平凡百姓的参与和书写。最终,一种最能引起共鸣的文化表达得以浮现:所有的历史书写都是人的书写,国之“厉害”,源于每个国人的共同努力。厉害了,我的国既有“大国风采”的纷呈展示,借由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个角度加以诠释,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影像及其背后故事,也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体现国人追寻“中国梦”途中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情操,“五年”的前行车辙得以渐次描摹和勾勒。除了颇具视野和胸怀地讲述中国故事、刻画中国面貌、展现中国变化,还有涓涓流淌、直抵人心的情感叙事润色全片。厉害了,我的国在观照“大国”的同时,也把“小家”作为重点加以展现,平凡百姓

4、的社会生活变迁最能直观有力地回应新时代的火热之姿,片中生动记录了中国在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征程上的诸种努力。当前,纪录片发展已步入黄金时期,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纪录片已在快速发展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席的重要组成,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有如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小屏到大屏,正在用更有力的声音阐述源于真实的影响力,或将迎来更多关注与期待。(摘编自何天平纪录电影里的大国雄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新发展理念的观照,是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所聚焦的现实议题。B.厉害了

5、,我的国以“小家”的社会生活变迁为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展现。C.本片颇具视野和胸怀地展现了我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大成就。D.厉害了,我的国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用影像叙事来讲述“中国故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影评开篇提出论题,纪录片要能从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方面相互观照。B.第二段分析问题,阐述了厉害了,我的国在内容编排组织上的两大难点。C.第三至五段所述的用“大国”和“小家”统领全片的办法只把两大难点化解。D.文章从理念和思路、结构和线索、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评价厉害了,我的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观照“大国”时,厉

6、害了,我的国既展示大国风采,也注重体现国人精神。B.诸如厉害了,我的国的纪录电影,凭借其影响力将引领新时代纪录片的主流。C.厉害了,我的国从大国小家方面展示国之厉害,描绘出“五年”的行进历程。D.人是历史的缔造者,国之历史是国人的历史,历史的车轮由人们推动着缓缓前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夏达的风筝飞鸟夏达在我眼中是与众不同的人。我八岁跟着父亲从平顶山回到夏村,与夏达是邻居。夏达矮矮胖胖,长我半岁,皮肤黑,圆脸圆眼圆鼻子,性格好,不爱说话。他每年春天都会去镇上百货商店买一只风筝,然后爬上河堤,把风筝放上高空,一直放线,直到线轴上的线用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

7、小刀,刀刃放在紧绷的风筝线上,一拉,线断了。风筝融进天空,杳然无踪。我对此惊讶万分,要知道,一只风筝的钱需要将近一年的努力,需要平日拒绝花花绿绿零食的诱惑,需要钻进树林收集蝉蜕、摘掉马蜂窝等拿到镇上中药店换钱,需要各种精打细算积攒零花钱。再说,夏达跟着孤寡的夏山爷生活,钱是更加不好踅摸的.好不容易攒够钱买一只风筝,第一次放,就故意割断线,不可思议。我曾问夏达:“你喜欢风筝?”夏达点点头。我再问:“为啥割断风筝线?”夏达不回答我。我再想追问,发现夏达眼睛红了,泪水慢慢溢出来。我吓得不敢再问。夏达的学习成绩不好,他倒不以为意,整天琢磨怎么弄到钱。夏山爷不大管他。听母亲与父亲说闲话,隐约说好像夏达是

8、夏山爷从火车站捡来的。我向母亲打探:“妈,夏达是捡来的孩子吗?”母亲扬巴掌嗔道:“出去瞎说。”天气好的时候,父亲喜欢把饭桌放在院里的桐树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说说笑笑。这时候,只要我往东边墙头看,在丝瓜藤和葡萄藤间,就能发现一个圆脑袋。有次我想冲圆脑袋喊:“夏达,夏达,”还未喊出声,圆脑袋就不见了,后来,我们一家人再坐在桐树下吃饭时,我不敢再扭头看东边的墙头.但我知道,那个圆脑袋一定藏在那里。我和夏达都在夏村北边的马庄学校上学,我不喜欢数学,然后不喜欢数学课,继而不喜欢数学老师,数学课的铃声响后,我把一只大个的灰褐色癞蛤蟆放进讲台课来斗里,把粉笔擦和粉笔也放课桌斗里,结果是教数学的女老师

9、尖叫着跳出教室,我被父亲领回家,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打,我揉着被布鞋底揍肿的屁股,疼得齜牙咧嘴掉泪,夏达说:“你多么幸福啊,”我气得差点翻脸,幸好他饶了一句:“挨爸打也是一种幸福。”说完,他哭了,比挨打的我眼泪还多。春天来了,夏达又买了一只风筝。他破例让我陪他放,我们爬上高高的河堤,风里飘着桃花香,夏达让我帮他拿着风筝,他掏出钢笔,在风筝的肚子上写:爸爸,妈妈,您们在哪里啊?写完这些字,又用笔重重地描了三遍,我想问他点什么,看他眼里的泪光,没敢问。风筝飞起来了,越飞越高,线轴不停地旋转,最后,线用完了。夏达从裤袋里掏出小刀,刀刃放在紧绷的线上,一拉,风筝失去了牵绊,飘得杳无影踪,夏达把线轴扔进河

10、水里,用手背抹着泪默默走,我跟在他身后,心里很难过。初中一年级刚开学,夏山爷生病了,夏达退学回家伺候夏山爷,忙活家里三亩多农田,等夏山爷病好,夏达没有回学校。夏达告诉我:“爷老了,不能再操劳了,我要养着他。”我问:“你还放风筝吗?”夏达说:“放。”过了一会儿,夏达又说:“不割断线了。”“那些字你还写吗?”我问.夏达点点头,不再说话,勾着头,眼泪落到地上。父亲去郑州工作,我和母亲随着父亲落户在郑州。我求学、工作,日子哗啦啦地过去,很多年没有再回夏村。父亲和母亲偶尔会回趟夏村。听父亲说,夏达在镇上开了家风筝店,生意很好,听父亲说,夏达娶了西村的一个女孩。听父亲说,夏达两口子都很孝顺,夏山爷九十多岁

11、了,身子骨硬朗着呢(天池小小说2018年第1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交代“夏达在我眼中是与众不同的人”,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给“我”的总体印象,语言简洁,呼应题目;设置悬念,引出下文。B.夏达为什么放风筝?一方面他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来找回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过上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C.“日子哗啦啦地过去”一句运用生动的语言,既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又写出了“我”在求学、工作中的充实与忙碌。D.结尾段用三个“听父亲说”,写出了夏达生活的变化及“我”对夏达的牵挂,说明“我”是从父亲那里断断续续地获得消息的。5.小说以“夏达的风筝

12、”为题,有何作用?(5分)6.小说的主人公夏达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无论何种动机的“状元”炒作,都无法逃脱名利缠绕的怪图,这种缠绕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并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强化社会对教育的不当认知,让公众对教育的理解囿于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抵消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要彻底禁止“状元”炒作,就必须出台国家层面的监管“硬杠杠”,不仅要有行政部门的禁令,还要有明确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与处罚措施;不仅要有行政法规的约束,还要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禁止宣传炒作“状元”上升为国家层面的

13、要求,违反规定的学校、媒体以及新媒体机构要受到行政处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状元”炒作现象。(摘编自科教新报)材料二: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

14、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摘编自今日头条)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参与程度2017年对40位高考状元问卷调查(资料来自澎湃新闻)材料四:澎湃新闻对全国高考状元发去一份“2017年高

15、考状元问卷调查”,回收40份有效问卷。问卷是示,40名高考状元中6位状元来自农村,其余85%的状元均是城镇户口。此外,父亲是公务员的状元占比35%,母亲为公务员的占比22.5%,远超其他职业。虽然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可能相对更为重视教育,但是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尤其是普通公务员与普通教师,并不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公平越来越得到维护与促进情形下,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在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已经能够基本实现在相同的基点上开展学业竞争,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出身,并不能对学生升学发挥明显的助益作用。现在农村的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

16、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而抱怨、纠结出身“不好”,往往会成为一个人不愿意努力的借口,出身于农家,不但不能成为其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反而令其找到自暴自弃的理由,才是真正的悲哀。学生自身应该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认识自我,如教育专家强调的,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自身的兴趣,找准闪光点,去做最大的努力,达到最好的成绩。如此理性看待出身差距,永远精进奋斗,一个人即便出身农家,同样可以获得璀璨的明天与精彩的人生。(摘编自扬州晚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考状元,无法逃脱名利缠绕而想进行炒作,这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B.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被抵消,是与人们对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