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西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3360226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广西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加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广西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加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广西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加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广西五市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加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五市(桂林、百色、崇左、来宾、贺州)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 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是人类生活的派生物,定性文学应该从人类生活的发生过程,从文学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注重从精神层面、行为指向和实践意义的结合上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回归文学的原生态、还原文学的原本面目,有利于发现文学与人类生活的全方位的联系,有利于摆脱原有概念扣理念的束缚,建立基于我们自己感受经验的对文学的“中国式现代理解”。其中,文学的实践意义是我们试图确立的考察和研究文学的重要维度,从这一维度出发,我们认识到,文学的各种概念化的解释

2、都难免简单化、机械化,真正富有阐释力的应该是从实践意义上对文学行为目的的一种表达,这就是:文学是人类的一种审美生活方式。 在文学中,人们的愿望、渴求、理想、旨趣隐涵,寄予在人物、故事、情节等展开的逻辑之中,生活的肌理、价值、意义和人们的基本诉求也蕴含于文学叙事之中。虽然文学虚构的生活图景并非人的真实生活,虽然文学展现的“生活图景”并不能让人们按图索骥地重复,但文学让人们在“虚构生活”中近乎真实地看到了对象化的自我,并可能从中回味出生活的乐趣和动力。文学叙事高于平凡的生活甚至是理想化的乌托邦,但在文学的修辞手法、多种表现手段构筑下可能美轮美奂,楚楚动人,引起人们极大的冲动和向往。所以,对于文学而

3、言,不在于人们是否能够完全按照文学的描绘生活,而在于能够激起人们多少冲动和向往。因为人类最早创造文学的时候根本就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初衷可能是在疲劳、痛苦、无聊之时玩笑、娱乐、虚化一下自己,甚至是进行一次自我开涮。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叙事就是一种虚幻,就是让人的生活由实向虚的一种转化,而人们在许多情景中常常向往虚幻。当人们的实在生活出现矛盾、困境时,以虚化的图景予以调和、润滑、昭示,困厄也许就细而无声地度过。文学就是要构筑一种“逼真”的“非现实的生活”,而且这种“非现实的生活”还是人们极力憧憬和向往的,是人类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文学虽然不能规划和设计社会生活,却能辅助、引领、指导人们的生活,

4、让人们的生活充满空灵、清幽、诗意,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渴望,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惬意,展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娴静,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放,甚至生发出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慨叹。由此可见,文学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诗意地生活。 文学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存在或者文化存在,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实际上就是文学的作用或者有用性。文学的有用性并非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实用性,而主要是对于人的精神发展的有用性。人的精神发展呈现两个路径:一种是理性思维及其产生的成果,如政治、哲学、宗教等,抽象高深,远离人的生活;二是形象思维(感性思维)

5、及其产生的成果,如文学艺术,直观、形象、生动,相似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本质特征是审美,也就是说,文学给我们提供的“生活”是审蔓的生活。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感受、体验、参悟生活的方式。它让人抛开冗繁,以文学的修辞、形象、故事、意境等对人的生活进行审美性创造,从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在这种“审美性生活”的熏染、启迪、昭示下,树立和坚定生活的信念,开创人的实践意义上的新的美好生活。就此意义而言,文学是人们的一种审美生活方式。 (选自吴圣刚文学是一种审美生活方式,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文学是人类生活的派生

6、物,文学源于生活又 高于生活,文学是人类的一种审美生活方式。 B只要从人类生活的发生过程,从文学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注重从精神层面、行为 指向和实践意义的结合上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就能定性文学。 C建立对文学的“中国式现代理解”,需要我们回归文学的原生态、还原文学的原本面目, 从而发现文学与人类生活的全方位的联系。 D我们如果以文学的实践意义作为考察和研究文学的重要维度,就会认识到文学的真正 富有阐释力的应该是从实践意义上对文学行为目的的一种表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文学作品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展开的逻辑之中,蕴藏着人们的愿望、渴求、理想、旨趣 隐涵,也蕴含着生活

7、的肌理、价值、意义和人们的基本诉求。 B虽然文学虚构的生活图景并非人的真实生活,但文学能够让人们在“虚构生活”中真实 地看到了对象化的自我,并可能从中回味出生活的乐趣和动力。 C文学作品有时描绘的是理想化的乌托邦,加之多种文学手段运用,构建出可能美轮美 奂,楚楚动人的境界,能够引起人们极大的冲动和向往。 D人类早期的文学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也许是在疲劳、痛苦、无聊之时玩笑、娱乐、 虚化一下自己,甚至是进行一次自我开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许多情景中常常向往虚幻,如现实生活出现矛盾、困境时,以虚化的图景予以调 和、润滑、昭示,困厄也许就悄然度过,文学叙事便

8、是这一种虚幻。 B文学是人们极力憧憬和向往的“逼真”的“非现实的生活”,虽然不能规划和设计社会生 活,却能辅助、引领、指导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诗意地生活。 C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存在或者文化存在,文学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既包括对人 们物质生活的实用性,也包括对于人的精神发展的有用性。 D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生活方式,是因为文学以其修辞、形象、故事、意境等对人的生活进行 审美性创造,让人从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了新的感受、体验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有能声。 景泰时,赐救

9、为吉安知府。俗尚巫,迎神无休日。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碹怒不许疾亦愈岁大饥,陈牒上官,不俟报,辄发廪振贷。 居八年,用荐擢广东右布政使。广西贼莫文章等越境陷连山,碹击斩之。又破阳山贼周公转、新兴贼邓李保等。既而大藤峡贼频陷属邑,碹坐停俸。成化初,韩雍平贼,录瑄转饷劳,赐银币,给俸如初。碹按行所部,督建预备仓六十二,修陂塘圩岸四千六百,增筑广州新会诸城垣一十二。民德碹,惟恐其去,既转左布政使,会满九载,当赴京,军民相率乞留。巡抚陈濂等为之请,乃仍故任。 八年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平贼林寿六、魏怀三等。福安、寿宁诸县邻江、浙,贼首叶旺、叶春等负险。瑄捕诛之,余尽解散。帝降敕

10、劳之,改抚河南,议事入都,陈抚流民、振滞才十八事,所司多议行。黄河水溢,碹请振,且移王府禄米于他所,留应输榆林饷济荒,石取直八钱输榆林,民称便。还理院事。寻迁南京刑部侍郎。久之,进尚书。 二十年,星变,被劾,帝弗问。居三年,给事御史复劾之,遂落职。孝宗立,复官,致仕。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B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C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D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

11、亦愈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统称“进士”。 B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 C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人依“天人合一”思想,谓星变将有凶灾。 D致仕,免除官职,即撤职。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碹恪尽职守,关心民生。在广东右布政使任上,督建粮仓,挖掘水库,修筑堤坝,加砌 城墙,赢得百姓爱戴。 B张碹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他在赴任吉安知府路上,见当地百姓天天迎神,便把神像丢 进水里,引发疾病、饥荒,他仍坚决反

12、对迎神活动。 C张碹极力平贼,恩威并施。无论在广东任职还是在福建为官,始终竭诚平定叛贼。在福 建任巡抚时,剿灭贼首,胁从不问,得到皇上的褒奖。 D张碹治政有方,办事灵活。遇到饥荒时,他一边向朝廷报告,一边开仓赈灾;黄河泛滥 时,他随机应变,将榆林粮饷改为救济粮,百姓十分便利。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德瑄,惟恐其去,既转左布政使,会满九载,当赴京,军民相率乞留。 (2)帝降敕劳之,改抚河南,议事人都,陈抚流民、振滞才十八事,所司多议行。(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洗 竹王贞白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

13、巨鱼。锦箨裁冠添散选,玉芽修馔称清虚。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矸节下书。竹罗隐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注王贞白(公元875年 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曾与罗隐、方干、贯体同唱和。略洗:稍加砍除从竹的繁枝。琅玕:翠竹的美称。下文“霜筠”义同。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交戛:交错缠结。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生性高傲,放诞不羁,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

14、性辞官,住在山阴。8两诗中“竹”的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同为咏竹诗,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用“ , ”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2)杜甫登高一诗的颔联:“ ,_ _。”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 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 叹惋。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大先生赵威 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