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60095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材料研究所金相分析培训--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PPT幻灯片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工模具钢的金相检验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上海市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估中心巴发海 2 内容 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刃具量具钢模具钢 3 一 碳素工具钢 成分及牌号性能及用途组织及缺陷 4 成分及牌号 1 碳含量质量分数0 7 1 3 之间2 T7 T8 T9 T13等 5 硬度高 耐磨 可切削加工红硬性差制作形状简单 截面小 切削速度不高的工具 手工锯条 锉刀 铰刀 丝锥 板牙 凿子及形状简单的冷加工冲头 拉丝模等 性能及用途 6 组织 1 原材料组织评定 片状珠光体和网状渗碳体原材料组织状态 锻造后退火态 片状珠光体 网状渗碳体组织要求 预处理 球状退火GB T12

2、98 86合格级别 60mm T7 T8 T9 1 5级 T10 T11 T12 T13 2 4级老标准 1 3级以细片状珠光体 4 6级以小球状或球状珠光体 7 10级以粗片状珠光体新标准 1 2级以细片状珠光体 3级以小球状或球状珠光体 6级粗片状珠光体网状碳化物 GB T1298 86第二级别图 共分4级 60mm2级60 100mm3级 100mm协议允许破碎网状 不允许封闭网 7 不正常的退火显微组织 脱碳层全脱碳层 全部为铁素体组织 深度由试样边缘到出现珠光体或其他组织的部分 部分脱碳层 深度由全脱碳层的终端到心部组织出现为止脱碳层的总厚度 全脱碳层和部分脱碳层之和 8 脱碳热轧

3、锻造单边总脱碳 0 25 10 5 D 冷拉D 16mm1 5 DD 16mm1 3 D高频淬火1 D 9 脱碳层 全脱碳层 铁素体部分脱碳层 1 铁素体及片状珠光体 2 片状及球状光体 未脱碳层 球状珠光体 10 11 不正常的退火显微组织 网状碳化物 冷却过程中 二次碳化物沿晶界析出而成网状石墨碳形成原因 1 退火温度过高 2 保温时间过长 3 冷却缓慢 4 多次退火特点 1 灰黑色点状或不规则形状 2 周围铁素体较多 缺点 使强度降低 脆性增加 易产生折断 12 13 14 不正常的淬火组织 欠热处理原因 淬火温度低 或保温时间不足 组织特点 出现未转变的细珠光体或极细珠光体 过去称托氏

4、体 整体为 马氏体 未溶珠光体 渗碳体 缺点 硬度偏低 影响耐磨性 降低寿命改善 重新热处理淬火获得正常淬火组织 15 16 不正常的淬火组织 过热和过烧组织原因 淬火温度过高 组织特点 马氏体针叶粗大 残余奥氏体增多 渗碳体颗粒减少 过热严重时则为过烧 除马氏体非常粗大外 还会有晶界烧熔现象 缺点 降低耐磨性 切削性和寿命 蹦刃和断裂 17 淬火状态 横截面上由表及里 马氏体 马氏体 极细珠光体 极细珠光体 细珠光体 珠光体马氏体针长 ZBJ36003 1987 一般以 3级为合格极细珠光体 未淬硬区组织 一般不允许在刀具表面上存在 回火组织 回火马氏体 颗粒状碳化物低温人工时效和冷处理的必

5、要性 18 二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的化学成分合金工具钢的退火组织及其评定合金工具钢的淬火组织及其评定合金工具钢的回火组织 19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的化学成分 GB T1299 2000 合金工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而成的钢 常加入元素 Cr Mn Si W V等常用量刃具钢有 9SiCr 8MnSi Cr06等冷作模具钢 Cr12 Cr12MoV 9Mn2V CrWMn热作模具钢 5CrMnMo 5CrNiMo 3Cr2W8V耐冲击钢 4CrW2Si 6CrW2Si 20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的退火组织及其评定 合金工具钢GB T1299 2000 1 珠光体

6、 1 6级 网状碳化物 1 4级 和脱碳层的金相评定和碳素工具钢基本相同 细节并不完全相同 2 退火态必须检验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Cr12 6W6Mo5Cr4V等 GB T1299 2000规定按照GB T14979 1994第四评级图评定 21 GB T14979 1994 第四级别 22 23 合金工具钢 淬火组织及其评定马氏体多呈丛集状 不如碳素工具钢的马氏体针叶清晰 淬 回火组织及其评定1 刃具和量具 低温回火 回火马氏体 细小颗粒状碳化物2 合金量具须进行冷处理和低温人工时效 以减少残余奥氏体 稳定尺寸 24 三 量 刃具钢 铬钢 Cr2 碳化物颗粒均匀 淬透性好硅 铬钢 9SiCr

7、 回火稳定性好铬 钨钢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耐磨性提高铬 钨 锰钢不变形钢 有碳化物液析和碳化物网状 25 量 刃具钢 按GB T1299 20009SiCr退火后珠光体的级别2 4级Cr W Mn网状碳化物 3级脱碳层热轧 锻造退火 0 25 1 D 0 20 2 D冷拉 1 5 D 2 0 DZBJ36003 1987各种量刃具钢M 3 5 26 四 模具钢的金相检验 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专用模具钢 27 冷作模具钢 高的硬度 强度 良好的耐磨型和韧性显微组织特点 1 有充分的剩余碳化物 且分布均匀 圆整 细小 2 马氏体均匀 细小 3 奥氏体晶粒均匀 细小 分类 1 碳素工具钢 2

8、低合金工模具钢 3 莱氏体钢 4 基体钢P106金相检验项目P106 107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GB T14979 珠光体 二次碳化物 淬火组织及晶粒度 28 Cr12过烧 1050 1000 1050 29 例Cr12MoV检验实例 试样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及呈变形网状分布共晶碳化物 见图1 2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按GB T14979 1994标准中第4级别图评定约为4 5级 30 31 试样基体组织为细针状回火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 颗粒状碳化物 参照GB T14979 1994标准第四套评级图进行评定 试样碳化物不均匀度评为1级 图1 按JB T7713 2007标准

9、试样碳化物级别评为1级 马氏体级别评为2级 图2 32 例 33 热作模具钢 高的热强性 热疲劳性和韧性于反复急冷急热工况下工作 高达700 含碳量一般低于冷作模具钢 分类 1 高韧性热作模具钢 5CrMnMo 5CrNiMo等2 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 3Cr2W8V Y4 Y10等3 强韧兼备热作模具钢 4Cr5MoSiV1 H13 4Cr3Mo3等 34 金相检验 标准 GB T18254 2002 高碳铬轴承钢 ZJB36003 1987 工具钢热处理检验 GB T1299 2000 合金工具钢技术条件 JB T8420 2008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评级原材料带状 级退火组织检验 点状及细粒

10、状珠光体和共晶碳化物碳化物检验 共晶碳化物 网状碳化物 球化质量 H11 等 淬 回火组织检验 一般要求马氏体细小 针长 4级 晶粒度细于8级 35 例H13检验实例 模具为电渣精炼H13锻件 锻后热处理工艺为1030 5 气淬或油淬 530 5 2次回火 硬度HRC52 55 模具表面进行了氮化处理 规定氮化后总渗层深度 0 15mm 氮化后表面硬度900 1200HV 氮化深度约为0 66mm 化合物层厚度约为0 09mm 氮化层疏松级别为2级 基体显微组织为细针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 根据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标准JB T8420 2008基体马氏体评定为3级 36 37 H13典型流程 锻造

11、球化退火 粗加工 去应力处理 精加工 最终热处理 钳修 打光 渗氮 装配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回火温度回火充分性判据 38 塑料专用模具钢 特点 形状复杂 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均较高 磨抛后要求达到晶面 材料类型较为特殊要求 精炼 易切削 预硬和时效硬化1 控制非金属夹杂物 2级以下 2 硬度要求不高 调质40 45HRC之间 3 加入S P Se Pb等元素 增加切削性能 39 高速工具钢的检验 高速工具钢的分类及化学成分高速工具钢的显微组织 40 高速工具钢的分类及化学成分 高硬度 耐磨性和红硬性 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高速钢长期工作于500 600 硬度仍可保证在HRC60以上

12、 而碳素工具钢工作于250 300 时 硬度变会明显降低 丧失其切削性能 分类 1 W系 W18Cr4V 1270 1300 淬火2 W Mo系 W6Mo5Cr4V2 1220 1240 淬火3 高碳高矾系 W6MoCr4V3 1220 1240 淬火4 Co高速钢 W2Mo9Cr4VCo8 HRC68 70 1170 1200 淬火5 Al高速钢 W10Mo4Cr4V3Al HRC68 70 1230 1260 淬火Co和Al均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绝大部分溶入固溶体中 增加硬度和红硬性 41 高速工具钢的显微组织 退火组织索氏体和碳化物 退火态一般要进行脱碳层的测定 GB T9943 200

13、8 高速工具钢棒技术条件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带状和网状两个系列1 8级 注意取样和热处理 脱碳层 42 淬火 回火组织 淬火组织 马氏体 碳化物 30 左右的残奥 马氏体为隐针型 浸蚀后呈白色 淬火晶粒度是检验热处理质量的重要标志 回火组织 回火马氏体 碳化物及残余奥氏体 回火程度的区分 如何辨别过热过烧 如何辨别 43 淬火组织图例 44 高速工具钢的过热过烧 过热组织 1 部分碳化物变形 呈棱角状 2 部分碳化物拖尾3 部分线段状4 部分半网状或明显网状过烧组织 出现铸态黑色组织 高温包晶反应不完全产物 及共晶莱氏体过烧与过热的主要区别是 过热组织主要出现次生莱氏体 莱氏体呈细小骨骼状存在于晶界上 45 bafahai 021 65531122 27 失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