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检查法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60044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部检查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耳部检查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耳部检查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耳部检查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耳部检查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部检查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部检查法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部检查法 海军安庆医院耳鼻喉科朱平 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收集声波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声波作用下 能产生振动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 把声音放大 调节鼓室内气压 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旋转感觉位置 速度感觉有听觉感受器 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 耳部的一般检查法 耳廓及耳周的检查法耳廓的形态 皮肤 乳突区 淋巴结等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法徒手检查法单手法 双手法依次检查外耳道和鼓膜电耳镜 鼓气耳镜 耳内镜检查法具有放大和观察鼓膜活动的作用 单手法 双手法 电耳镜 鼓气耳镜 耳内镜 咽鼓管功能检查 鼓膜完整者吞咽试验法咽鼓管吹张法瓦尔萨尔法波利策

2、法导管吹张法声导抗仪检查法咽鼓管纤维内镜检查法 咽鼓管功能检查 鼓膜穿孔者鼓室滴药法荧光素试验法咽鼓管造影术鼓室内镜检查法声导抗仪检查法 咽鼓管功能检查 吞咽法用带橄榄头的听诊器 在受试者作吞咽动作时是否可到气流声吹张法捏鼻鼓气法 波氏球吹张法 咽鼓管导管法声导抗仪检查法咽鼓管平衡正负压力的功能鼓膜穿孔的检查鼓室滴药法 咽鼓管造影法 声导抗仪检查法 捏鼻鼓气法 波氏球吹张法 咽鼓管导管法 听力功能检查法 音叉试验音叉常用C调倍频程频率音叉 振动频率分别为C128 C256 C512 C1024和C2048Hz C256和C512最常用 听功能检查法 方法林纳试验 Rinnetest RT 比较

3、受试耳气导和骨导长短韦伯试验 Webertest WT 比较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施瓦巴赫试验 Schwabachtest ST 比较受试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盖莱试验 Gelletest GT 检测鼓膜完整者的镫骨活动情况 听功能检查法 音叉试验结果的比较 听功能检查法 纯音听力计检查法最为常用的主观测听法了解受试耳的听敏度 估计听觉损害的程度 类型和部位 纯音听阈测试 puretonethresholdaudiometry 通过纯音听力计测试不同频率听觉的最小声强值 并绘制纯音听力曲线 听功能检查法 言语测听法 speechaudiometry 将编制的标准测听词汇录入磁带或CD光盘上 将言语

4、信号通过收录机或CD机传入听力计并输送至耳机进行测试 主要的测试项目有言语接受阈和言语识别率 听功能检查法 声导抗检测法通过声导抗仪测试评价中耳传音系统 内耳 听神经以及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 也可检测咽鼓管功能 声导抗仪根据声的等效容积原理设计 由声刺激器 声导抗桥和气泵组成 声等效容积原理 声导抗测试原理 听功能检查法 鼓室导抗测量在外耳道压力变化过程中测量中耳的声导抗值静态声顺鼓膜在正常状态和被施予正负压时鼓室的等效容积毫升数差值 即声顺值鼓室导抗图 鼓室功能曲线 A型正常型As型低峰型或声顺降低型Ad型高峰型或声顺增高型B型平坦型C型鼓室负压型 听功能检查法 镫骨肌声反射声发射人耳受到一定

5、强度的声刺激后引起镫骨肌反射性收缩 正常诱发镫骨肌反射的阈值为70 100dBSL 双耳分别均可引出同侧和对侧声反射 临床意义估计听敏度 判别耳聋性质和部位 鉴别非器质性聋 周围性面瘫定位 听功能检查法 耳声发射检测法耳声发射耳蜗外毛细胞主动收缩过程中所产生的向外耳道发射的声能分类自发性耳声发射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意义检测耳蜗功能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功能检查法 听性诱发电位检测法听性诱发电位声波从耳蜗的毛细胞起沿听觉通路传入大脑过程中产生的神经冲动所形成的各种生物电反应 电反应测听法通过记录听性诱发电位并用以评估听觉通路各个部分功能的方法

6、 种类耳蜗电图 electroecochleogram ECoChG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 中潜伏期听性诱发电位 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 MLAEP 听觉稳态反应 auditorystandy stateresponse ASSR 皮层听性诱发电位 cotexauditoryevokedpotential ACEP 听功能检查法 耳蜗电图 ECoChG 从外耳道或鼓岬记录到的产生于耳蜗内的听觉电反应 包括耳蜗微音电位 CM 和电位 SP 复合动作电位 AP 用于客观听觉功能的检查 耳蜗病变的诊

7、断及耳聋病变的定位 听功能检查法 听性脑干反应7个典型波及其来源示意图 听性脑干反应 ABR 在脑干产生的一系列听觉电反应 由7个正波组成 分析指标 I III V波的潜伏期及振幅 I III III V I V波的波间潜伏期 两耳V波潜伏期和I V波潜伏期差值 各波的重复性 意义 判断耳聋的程度 性质和部位 前庭功能检查法 目的了解前庭功能状况 为眩晕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平衡功能检查协调功能检查眼动检查其它激发性眼震检查 前庭三系 前庭功能检查法 平衡功能检查静态平衡功能检查法闭目直立检查法 Rombergtest 星形足迹行走试验 Babinski Weilwalkingtest 动

8、态平衡功能检查法静态姿势描记法 staticposturography 动态姿势描记法 dynamicposturography 肢体试验过指试验 past pointingtest 书写试验 前庭功能检查法 协调功能检查法目的检测小脑功能方法指鼻试验指 鼻 指试验跟 膝 胫试验轮替运动对指运动 前庭功能检查法 眼动检查通过观察眼球运动 包括眼震 来检测前庭眼反射径路 视眼反射径路与视前庭联系的功能状态 眼震 nystagmus 眼球的一种不随意的节律性往返运动 眼震的观察方法裸眼检查法直接观察受检者的眼震特征Frenzel眼镜检查法受试者戴上Frenzel眼镜后观察眼震眼震电图描记法采用眼震

9、电图描记仪记录和观察眼震红外线电视眼震电图描记法受检者佩带装有红外线摄像头的Frenzel眼镜后观察眼震 水平眼震 垂直眼震 前庭功能检查法 眼震的特性前庭系的周围性和中枢性病变及某些眼病均可引起 观察指标 方向 频率 强度 幅度 潜伏期 持续时间 方向 水平性 垂直性 旋转性 对角性 慢相朝向前庭兴奋性较低的一侧 快相朝向较高的一侧 快相为眼震的方向 眼震的强度 仅出现于向快相侧注视时 向快相侧及向前正视时均出现 向前及向快 慢相注视时皆出现 前庭性眼震的特性有节律 疾病早期朝向患侧 晚期向健侧 一般为中频 小幅 强度多为 度 多为水平旋转性 也可单纯水平性或旋转性 无垂直及对角性 持续时间

10、短 可伴有眩晕 耳鸣 耳聋 前庭功能检查法 眼动检测方法自发性眼震检查法直接或用眼震电图描记仪观察自发性眼震 视眼动检查法目的通过检测视眼动反射来了解视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方法扫视试验 平稳跟踪试验 视动性眼震检查法 凝视试验 前庭眼动检查法目的检查半规管功能 方法冷热试验 calorictest 旋转试验 rotationaltest 前庭功能检查法 其他激发性眼震检查法位置性眼震检查法头部处于某种位置时出现的眼震 用于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变位性眼震检查法在头位迅速改变过程中或其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眼震 瘘管征检查骨迷路因化脓性中耳炎等引起的瘘管 Hennebert征向外耳道加 减压力时引

11、起眩晕的现象 见于膜迷路积水 球囊与镫骨板粘连 Tullio现象强声刺激时引起头晕或眩晕的现象 见于外淋巴瘘者或正常人 耳的影像学检查 A 许氏位 侧位 B 梅氏位 轴位 n 耳蜗t 中耳鼓室b 听小骨M 鼓膜E 外耳道骨壁k 内耳道d 前庭u 乳突气房s 乙状窦 耳的影像学检查 水平位1砧骨短脚2锤骨头3鼓室上隐窝4面神经管鼓室段5耳蜗6颈动脉管7内耳道8前庭9前庭水管10外半规管11乳突段 冠状位 失聪 传导性耳聋 鼓膜 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1 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2 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3 潜水过深神经性耳聋 有关的听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等等 耳的卫生保健 1 不要用坚硬的器

12、物挖耳 以免损伤外耳道 2 不要去污水中游泳 以防外耳道疖 3 保持咽喉部清洁 预防中耳炎 4 遇到巨大声响时 要迅速张口 或闭嘴 同时用双手堵耳 5 慎用耳毒性药物 一般听觉保护的常识 洗头及游泳时 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引起耳朵发炎 不要大力擤鼻子 异物进入耳道时 切勿自行掏挖 以免弄伤耳膜 应尽快求医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 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 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在医生指导下 才可服用药物 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 例如痛楚或流脓 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外耳道炎 外耳道异物 浆液或黏液性中耳炎 正常鼓膜 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 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如 1 命运交响曲 2 第九交响曲 3 钢琴合唱幻想曲 4 大联手赋格曲 等 据说贝多芬在耳聋以后没有向命运低头 他用牙齿咬着小木棍的一端 另一端放在钢琴上 顽强地进行创作 我国现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 居各类残疾人之首 我国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 我国把每年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