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59896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主要内容 一 一般测量法二 儿童床使用法三 臀红护理法四 约束法五 更换尿布法六 婴儿盆浴法 体重测量法身长测量法 一 一般测量法 测量体重目的是评价小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 了解病情变化 为临床输液 用药 奶量计算提供依据 体重测量法 体重测量法 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 磅秤 环境 护生 操作 婴儿测量法 儿童测量法 具体操作见第二章体格发育中体重测量录像 整理用物 记录 1 安全性 对不合作或病重的患儿 由护理人员或家长抱着一起称重 称后减去衣服鞋袜 毛毯重量及成人体重即得小儿体重 2 准确性 测前必须校正秤 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 同一时间进行 以晨起空腹排尿后或进食后

2、2小时为佳 测时小儿不可接触其他物体或摇动 3 正确性 所测数值与前次差异较大时 应重新测量核对 注意事项 体重测量法 身长 高 测量法 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 测量板 环境 护生 操作 婴幼儿卧位测量 儿童立位测量 目的 评价小儿骨骼发育的状况 具体操作见第二章体格发育中体重测量录像 整理用物 记录 注意事项 1 婴幼儿易动 推动滑板时动作应轻快 并准确读数 2 儿童立位测量时头部保持正直 眼框下缘与耳孔上缘在同一水平线 3 立位测量时足跟 臀部 两肩胛 枕骨粗隆均同时紧贴测量杆 身长 高 测量法 臀红是婴儿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 粪便以及漂洗不净的湿尿布刺激 磨擦或局部湿热如用塑料膜 橡胶布等

3、引起皮肤潮红 溃破甚至糜烂及表皮剥脱 故又称尿布皮炎 多发生于外生殖器 会阴及臀部 病损可轻可重 易继发感染 二 臀红护理法 轻度 表皮潮红重度 重I度 局部皮肤潮红 伴有皮疹 重 度 除以上表现外 有皮肤溃破 脱皮 重 度 局部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脱 有时可继发感染 臀红皮损情况分度 二 臀红护理法 臀红的预防 1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勤换尿布2 腹泻患儿勤洗臀部 涂油保护3 勿用油布或塑料直接包裹臀部4 选用质地轻柔吸水性强的尿布5 洗涤尿布应漂净肥皂沫6 清洗臀部时避免使用毛巾直接擦洗 臀红护理目的是为了减轻患儿疼痛 促进受损皮肤康复 二 臀红护理法 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 清洗臀部 暴露及照射

4、臀部涂药 整理用物 局部涂药 紫草油鞣酸软膏 氧化锌软膏 鱼肝油软膏 康复新溶液 硝酸咪康唑霜 注意事项1 臀部皮肤溃破或糜烂时禁用肥皂水 清洗时用手蘸水冲洗 避免用小毛巾直接擦洗 2 暴露时应注意保暖 一般每日2 3次 每次10 15分钟 灯距30 40cm 照射时应有护士守护患儿 避免烫伤 如是男孩 用尿布遮住会阴部 二 臀红护理法 3 根据臀部皮肤受损程度选择油类或药膏 1 轻度涂紫草油或鞣酸软膏 2 重I 度涂鱼肝油膏 3 重 度涂鱼肝油膏或康复新液 每日3 4次 4 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时 可用0 02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 然后涂红霉素软膏或硝酸咪康唑霜 达克宁霜 每日2次 用至局部

5、感染控制 4 涂抹油类或药膏时 不可在皮肤上反复涂擦 以免加剧疼痛和导致脱皮 5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重度臀红者所用尿布应煮沸 消毒液浸泡或阳光下暴晒以消灭细菌 约束目的 为了限制患儿活动 确保诊疗 护理操作顺利进行 还可保护高热 谵妄 昏迷 躁动及危重 意识不清的患儿安全 以免发生意外 并可保护伤口及敷料 以免抓伤或感染 三 约束法 三 约束法 操作流程 各种约束带准备 方法与步骤 全身约束法 砂袋约束法 双套结约束法 手 足约束法 约束带法 夹板法 手套法 整理用物 记录 约束法录像 约束法录像文件 1 约束时向家长解释约束原因 目的 时间 2 结扎或包裹松紧适宜 一般以能伸入1 2指为宜

6、避免过紧损伤患儿皮肤 影响血运 而过松则失去约束意义 三 约束法 注意事项 3 保持患儿姿势舒适 定时给予短时的姿势改变 减少疲劳 4 约束期间 随时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颜色 温度 掌握血液循环情况 每2小时解开 放松一次 并协助患儿翻身 若发现肢体苍白 麻木 冰冷时 应立即放松约束带 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 并做好记录 三 约束法 注意事项 目的 使小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舒适 预防尿布皮炎 四 更换尿布法 操作步骤 更换尿布录像 更换尿布法录像文件 1 选择质地柔软 透气性好 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做尿布或采用一次性尿布 以减少对臀部刺激 2 更换尿布时动作应轻 快 尽量减少暴露身体 以免受凉 四 更换

7、尿布法 注意事项 3 尿布包扎应松紧合适 过紧易影响小儿活动或擦伤外生殖器 过松易造成大便外溢 4 若小儿较胖或尿量较多 可在尿布上再垫一长方形尿布增加厚度 女婴将加厚层垫于臀下 男婴则将加厚层放于会阴部 四 更换尿布法 注意事项 目的 协助患儿皮肤的排泄和散热 促进血液循环 活动肌肉和肢体 使婴儿舒适 清洁皮肤 观察皮肤表现 并可观察全身情况 五 婴儿盆浴法 操作步骤 五 婴儿盆浴法 约束 洗眼 洗脸 洗鼻 洗耳 洗头 入盆 洗身 沐浴法录像 沐浴法录像文件 1 婴儿沐浴于喂奶前或喂奶后1小时进行 以免呕吐和溢奶 2 沐浴时尽量减少小儿身体暴露 注意保暖 动作轻快 3 擦洗面部时禁用肥皂 耳

8、 眼内不得有水或肥皂沫进入 4 注意保护未脱落的脐带残端 可用脐带贴保护脐部 注意事项 六 婴儿盆浴法 5 对头顶部的皮脂结痂不可用力清洗 可涂液体石蜡浸润 待次日轻轻梳去结痂后再予洗净 6 在清洗全身过程中 操作者左手始终将婴儿握牢 只在洗背部时 左 右手交接婴儿 使头靠在手臂上 同时 注意观察全身皮肤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注意事项 六 婴儿盆浴法 一 颈外静脉穿刺法 二 股静脉穿刺法 目的为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适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或肥胖儿童静脉采血 一 颈外静脉穿刺法 穿刺点 颈外静脉穿剌录像 颈外静脉穿刺录像文件 1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工作 缓解其紧张情绪 操作前做到核对无

9、误 2 有严重心肺疾病和新生儿 一般情况不佳 病情危重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儿禁用 3 固定体位后应立即操作 以防患儿头部下垂时间长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注意事项 一 颈外静脉穿刺法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5 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 如穿破静脉会引起血肿 甚至压迫气管 妨碍呼吸 一旦局部静脉穿破 立即加压止血 待止血后更换对侧采血 6 穿刺时应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注意事项 一 颈外静脉穿刺法 目的为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适用于婴幼儿 二 股静脉穿刺法 穿刺点 平卧位 其穿刺侧下肢轻微外展外旋 股动脉搏动点内侧方0 3 0 5cm处 股静脉穿剌录像 股静脉穿刺录像

10、文件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2 穿刺前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 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 3 若穿刺失败 不宜在同侧多次穿刺 以免形成血肿 保护穿刺针孔勿被尿液污染 注意事项 二 股静脉穿刺法 4 若回血呈鲜红色 表明误入股动脉 应立即拔出针头 用无菌纱布紧压5 10分钟 直到无出血为止 5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 以免引起出血不止 注意事项 二 股静脉穿刺法 一 头皮静脉输液法 二 光照疗法 三 保暖箱使用法 四 小儿心肺复苏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 分支甚多 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 易于固定 不影响小儿肢体活动及其他诊疗和护理工作 最适用于新生儿 婴幼儿静脉输液 常选用额上静

11、脉 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 一 头皮静脉输液法 目的维持体液平衡 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小儿常用头皮静脉部位 注意鉴别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 头皮静脉外观浅蓝色 啼哭时充血明显 树枝状触摸静脉细小无搏动 管壁薄易压瘪 不易滑动液体滴入顺畅 血液向心方向流动 头皮动脉外观浅红色 啼哭时充血不明显 弯曲状触摸动脉较粗有搏动 管壁厚不易压瘪 易滑动液体滴入不畅 血液离心方向流动 头皮静脉输液录像 头皮静脉穿刺录像文件 1 输液前争取患儿合作 不合作的给予适当约束 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合理分配加入的药物并注意配伍禁忌 3 注意鉴别头皮静脉与动脉 注意事项 一 头皮静脉输液

12、法 4 穿刺前应仔细检查并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穿刺中注意观察病情 注意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 5 需24小时输液者 应更换输液装置 若超过48小时应更换注射部位及输液管 需长期输液者 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注意事项 一 头皮静脉输液法 6 根据患儿年龄 病情 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加强输液巡视 观察有无输液反应 输液速度是否合适 局部有无肿胀 针头有无移动 脱出 各连接处有无漏液 瓶内溶液是否滴完等 注意事项 一 头皮静脉输液法 目的临床上用于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 血中的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射氧化分解为直接胆红素而随胆汁 尿排出体外 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新生儿 二 光照疗法

13、 光疗的指征 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主要是用于各种溶血症1 凡患儿总胆红素在12 15mg dl 205 256umo L 以上者 在检查病因的同时 可进行2 产前已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症 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者3 换血前后的辅助治疗 禁忌症 1 有心肺或肝功能损害2 有出血倾向3 有呕吐或腹泻表现4 尿量减少5 体温过高38 5 操作步骤及护理 1 检查 清洁蓝光箱 特别注意清除灯管及反射板上的灰尘 箱内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 3满 接通电源 检查线路及灯管度2 预热 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选择适中箱温 一般30 32 相对湿度55 65 3 皮肤清洁 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 禁在皮肤

14、上涂油类粉类 剪短指甲 防止抓破皮肤 4 入箱 脱去患儿衣裤 全身裸露 双眼佩戴遮光眼罩 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 用长条 一次性 尿布遮盖会阴部 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抱入蓝光箱中5 记录 记录光疗开始时间 6 光疗期间护理 1 监测体温和箱温变化 光疗时应每1 2小时测体温1次或根据病情 体温情况随时测量 使体温保持在36 37度为宜 根据体温调节箱温 光疗最好在有空调房间里进行 保持室温24 26 患儿体温超过37 8 或低于35 应暂时停光疗 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再继续进行 2 严密观察病情 光疗前后期间要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 以判断疗效 光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 注意黄疸部位 程度及

15、其变化 大小便的颜色与性状 皮肤有无发红 干燥 皮疹 若有异常及及时与医师联系 以便检查原因 及时进行处理 3 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 光疗过程中 应按医嘱静脉输液 按需喂奶 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一3倍 故应在两次喂奶间喂水 观察记录出入量 4 应保持患儿皮肤均匀受光 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 禁止在箱上放置杂物以遮挡光线 若使用单面光疗箱一般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 伏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 以免口鼻受压影响呼吸 5 每天清洁灯管及反射板 每天更换湿化器水箱内用水 以免细菌滋生 6 出箱 出箱时给患儿穿好衣服 除去眼罩 检查全身皮肤情况 换上清洁衣被 抱回病床 记录出箱时间及光疗总时间 7

16、 光疗箱的维护和保养 光疗结束后 关好电源 拔出插头 将湿化器水箱内水倒尽 做好清洁 消毒工作 使其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有机玻璃制品忌用酒精擦洗 光疗箱应置在干净 温湿度变化小 无阳光直射的场所 光照疗法录像 蓝光疗法录像文件 1 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 定时更换灯管 如有灰尘会影响照射效果 每天应清洁灯箱及反射板 灯管使用300小时后其灯光输出减弱20 900小时后减弱35 因此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 故必须正确记录蓝光灯管使用时间 注意事项 二 光照疗法 2 一般光照12 24小时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光疗总时间按医嘱执行 一般情况下 血清胆红素 171 mol L 10mg d1 时可停止光疗 注意事项 二 光照疗法 3 单面光疗箱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 仰卧 侧卧 俯卧交替 俯卧时要有专人巡视 以免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 4 照射时每小时测体温1次或根据病情 体温情况随时测量 使体温保持在36 37 根据体温调节箱温 如体温超过37 8 或低于35 要暂停光疗 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 注意事项 二 光照疗法 5 照射中注意观察患儿精神 反应 呼吸 脉搏及黄疸程度的变化 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