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59885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4:昆明市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为严格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范生鲜乳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饲料与饲养管理,挤奶操作,贮存与运输,疫病防治等技术环节。根据农业部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农办牧200868号)的要求,结合昆明市创建国家级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标准,制定本规程。1 选育与繁殖1.1母牛选留要求 1.1.1母犊牛 初生重应达到品种标准要求,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无任何生理缺陷,三代系谱清楚且无明显缺陷。1.1.2后备牛 根据母牛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和系谱资料进行选留和淘汰。主要指标包括6月龄、第一次配种(15-18月龄)的体尺、体重。各项指标须达到品种标准。1.2冻精选择 1.2

2、.1种公牛 提倡选用优秀种公牛,最好选择有后裔测定成绩的公牛。1.2.2细管冻精 细管冷冻精液应符合牛冷冻精液标准(GB 4143-2008),标注生产种公牛站名称或代码、种公牛号和生产日期等内容。1.3繁殖 1.3.1发情配种 配种员要定时观察母牛发情情况,并及时进行配种。1.3.2繁殖障碍防治 对发情异常与久配不孕的母牛进行直肠检查,及时对症治疗。1.3.3产后监护 包括产道损伤、胎衣排出、产后瘫痪、恶露排出和炎症检查等。2 饲料与日粮配制饲料与日粮是奶牛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生鲜牛乳的质量。饲料配制必须以满足奶牛健康为前提,根据奶牛生产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加以调整。2.1饲料类型 在生产上常用

3、饲料一般分为粗饲料(包括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和秸秆等)和精饲料(指玉米等能量饲料、豆粕等蛋白类饲料以及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等饲料添加剂)等。2.2全年的饲料需要量 为确保奶牛饲料常年均衡供应,尽可能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经济、高效的平衡日粮。根据各阶段牛的饲料需要量,制定全年饲料生产、储备和供应计划。各阶段奶牛年头均主要饲料需要量见下表。各阶段奶牛年头均主要饲料需要量单位:千克阶段饲料成年牛青年牛育成牛犊牛精饲料2200-25001000-1200900-1000300-330羊草1500-20001500-22001000-1400300-400苜蓿干草1100-1500400-600青贮玉米6

4、000-80002500-30001800-2000糟渣类2000-3000块根、块茎类500-1000牛乳300-4001精饲料中能量饲料占55%-65%,蛋白质饲料占25%-35%,复合预混料占4%-5%。2犊牛饲料是犊牛期6个月的需要量。2.3粗饲料的收获、加工、调制与储存管理 优质粗饲料是保证奶牛高产、瘤胃健康以及改善生鲜牛乳质量的重要饲料。在奶牛生产中,鼓励增加优质牧草的使用量,满足奶牛合成乳脂和乳蛋白的需要。2.3.1干草 禾本科牧草应在抽穗期收割,豆科牧草应于初花现蕾期刈割。割后应及时晾晒,打捆后放在棚内贮藏,也可露天堆垛,应避免发霉变质。垛基应用秸秆或石头铺垫,垛顶应封好。2.

5、3.2青贮饲料 主要有玉米青贮和半干苜蓿青贮两种。我国目前制作的青贮饲料多为玉米青贮。2.3.2.1原料要求 青贮玉米适宜收割期为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入窖时原料水分应控制在70%左右。青贮原料应含一定的可溶性糖(2%),含糖量不足时,应掺入含糖量较高的青绿饲料或添加适量淀粉、糖蜜等。2.3.2.2铡切长度 青贮前,原料要切碎至1-2厘米,不宜切得过长。2.3.2.3压实和密封 填料时,应边装料边用装载机或链轨推土机层层压实,避免雨淋。可用防老化的双层塑料布覆盖密封,不漏气、不渗水,塑料布表面应覆盖压实。2.3.3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处理方法。2.3.3.1物理

6、处理 主要包括切短、粉碎、揉碎、压块、制粒和膨化。2.3.3.2化学处理 主要包括石灰液处理、氢氧化钠液处理、氨化处理。氨化处理多用液氨、氨水、尿素等。2.3.3.3生物处理 主要是黄贮和秸秆微贮技术。2.4保证生鲜牛乳质量的饲料原料控制2.4.1饲料原料要求 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国家禁用的药物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肉骨粉、骨粉、肉粉、血粉、血浆粉、动物下脚料、动物脂肪、干血浆及其他血浆制品、脱水蛋白、蹄粉、角粉、鸡杂碎粉、羽毛粉、油渣、鱼粉、骨胶等动物源性成份(乳及乳制品除外),以及用这些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类饲料。禁止在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

7、以及含三聚氰胺的下脚料。不饲喂可使生鲜牛乳产生异味的饲料,如丁酸发酵的青贮饲料、芜菁、韭菜、葱类等。2.4.2饲料卫生要求 使用的精料补充料、浓缩饲料等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防止饲草被养殖动物、野生动物的粪便污染,避免引发疾病。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避免造成生鲜牛乳中黄曲霉素等生物毒素的残留。2.4.3饲料的贮藏 要防雨、防潮、防火、防冻、防霉变及防鼠、防虫害;饲料应堆放整齐,标识鲜明,便于先进先出;饲料库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准确的出入库、用料和库存记录。化学品(如农药、处理种子的药物等)的存放和混合要远离饲草、饲料储存区域。2.5日粮配制2.5.1配制原则 应按照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成份的要求,

8、结合奶牛群实际,科学设计日粮配方。日粮配制应精、粗料比例合理,营养全面,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2.5.2日粮配制应注意的问题2.5.2.1优先保证粗饲料尤其是优质粗饲料的供给 日粮中应确保有稳定的玉米青贮供应,产奶牛以日均15千克以上为宜;每天须采食5千克以上的干草,应优先选用苜蓿、羊草和其他优质干草等,提倡多种搭配。2.5.2.2精、粗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平衡 日粮配合比例一般为粗饲料占45%-60%,精饲料占35%-50%,矿物质类饲料占3%-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占1%,钙磷比为1.5-2.0:1。2.5.3全混合日粮(TMR) TMR的水分应控制在40%-50%。2.5.3.1饲

9、料添加原则 遵循先干后湿,先轻后重的原则。添加顺序为先干草,然后是青贮饲料,最后是精料补充料和湿糟类。2.5.3.2搅拌时间 掌握适宜搅拌时间的原则是确保搅拌后TMR中至少有20%的干草长度大于4厘米。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种饲料加入后搅拌5-8分钟。为避免饲料变质,夏季应分2-3次搅拌投喂。2.5.3.3效果评价 搅拌效果好的TMR表现为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松散不分离,色泽均匀,新鲜不发热、无异味,不结块。以奶牛不挑食为佳。3 饲养管理3.1犊牛的饲养管理(0-6月龄)3.1.1犊牛哺乳期(0-60日龄)3.1.1.1接产 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擦干牛体。在距腹部6

10、-8厘米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的碘酒消毒,然后称重、佩戴耳标、照相、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3.1.1.2喂初乳 应在新生犊牛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初乳,每次饲喂量为2-2.5千克,日喂2-3次,温度为381,连续5天,5天后逐渐过渡到饲喂常乳或犊牛代乳粉。3.1.1.3补饲 犊牛出生一周后可开始训练其采食固体饲料,促进瘤胃的发育。犊牛哺乳期日增重应不低于650克。3.1.1.4去角和副乳头 犊牛出生后,在15-30天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去副乳头的最佳时间在2-6周,最好避开高温天气。先对副乳头周围清洗消毒,再轻拉副乳头,沿着基部剪除,用5%碘酒消毒。3.1.1.5管理 犊

11、牛要求生活在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冬暖夏凉的环境中。保证犊牛有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犊牛饲喂必须做到“五定”,即定质、定时、定量、定温、定人,每次喂完奶后给牛擦干嘴部。卫生应做到“四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3.1.2犊牛断奶期(断奶-6月龄)3.1.2.1饲养 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精饲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月龄前最好不喂青贮等发酵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逐步达到每头每天4.5千克,其中精料喂量为每头每天1.52千克。犊牛断奶期日增重应不低于600克。3.1.2.2管理 断奶后犊牛按月龄体重分群散放

12、饲养,自由采食。应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保持犊牛圈舍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3.2育成牛饲养管理(7-15月龄)3.2.1饲养 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每头每天饲喂精料2-2.5千克。日粮蛋白水平达到13%-14%;选用中等质量的干草,培养其耐粗饲性能,增进瘤胃消化粗饲料的能力。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应逐步增加到8千克,日增重不低于600克。3.2.2管理 适宜采取散放饲养、分群管理。保证充足新鲜的饲料和饮水,定期监测体尺、体重指标,及时调整日粮结构,以确保15月龄前达到配种体重(成年牛体重的75%),保持适宜体况。同时,注意观察发情,做好发情记录,以便适时配种

13、。3.3青年牛饲养管理(初配分娩前)3.3.1饲养 青年牛的管理重点是在怀孕后期(预产期前2-3周),可采用干奶后期饲养方式,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10-11千克,日粮粗蛋白水平14%,混合精料每头每天3-5千克左右。3.3.2管理 采取散放饲养、自由采食。不喂变质霉变的饲料,冬季要防止牛在冰冻的地面或冰上滑倒,预防流产。依据膘情适当控制精料供给量,防止过肥,产前21天控制食盐喂量和多汁饲料的饲喂量,预防乳房水肿。3.4成母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3.4.1干奶期 进入妊娠后期,一般在产犊前60天停止挤奶,这段时间称为干奶期。3.4.1.1饲养 干奶期奶牛的饲养根据具体体况而定,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

14、高产母牛应提高营养水平,从而达到中上等膘情。日粮应以粗料为主,日粮干物质进食占体重的2%-2.5%,每千克干物质应含奶牛能量单位(NND)1.75,粗蛋白水平12%-13%,精、粗料比30:70,精料每头每天2.5-3千克。3.4.1.2管理 停奶前10天,应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确定乳房正常后方可停奶。做好保胎工作,禁止饲喂冰冻、腐败变质的饲草饲料,冬季饮水不宜过冷。3.4.2围产期 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的一段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3.4.2.1围产前期饲养管理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5%-3.0%,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NND 2.00,粗蛋白13%,钙0.4%,磷0

15、.4%,精、粗料比为40:60,粗纤维不少于20%。参考喂量:混合料2-5千克、青贮料15千克、干草4千克,补充微量元素及适量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并采用低钙饲养法。典型的低钙日粮一般是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4%以下,钙、磷比例为1:1,减少产后瘫痪。但在产犊以后应迅速提高日粮中钙量,以满足产奶时的需要。奶牛临产前15天转入产房。产房要保持安静,干净卫生。昼夜设专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助产器械工具的清洗消毒等准备工作。母牛产前应对其外生殖器和后躯消毒。通常情况下,让其自然分娩,如需助产时,要严格消毒手臂和器械。3.4.2.2围产后期饲养管理 产后粗饲料以优质干草为主,自由采食。精料换成泌乳料,视食欲状况和乳房消肿程度逐渐增加饲喂量。每千克日粮干物质含钙0.6%,磷0.3%,精、粗料比为40:60,粗蛋白提高到17%,NND为2.2,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8%。母牛产后开始挤奶时,头1-2把奶要弃掉,一般产后第一天每次只挤2千克左右,满足犊牛需要即可,第二天每次挤奶1/3,第三天挤12,第4天才可将奶挤尽。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要加强乳房的热敷和按摩,每次挤奶热敷按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