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9862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

2、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隋文帝时期物资能如此丰富是因为 隋朝的统一 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开通大运河 A. B. C. D.2.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这种局面开始改变于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汉武帝 D.隋文帝4.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唐太宗晚年倦怠政事,贪图享受,魏征又上书希望

3、太宗能善始善终。说明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5.“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殿试)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A. 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6.“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 A.重用贤能 B.整顿吏治 C.改革税制 D.选拔人才7.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在唐朝得到改进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是 8.据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

4、为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所指的是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9.唐中宗时,他上书唐朝皇帝说,说唐和“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指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靺鞨10.下表所反映的唐代人口巨变的原因是唐代全国人口统计(单位:万人)年代649年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人口数1 9004 1414 5315 2911 6901 576A.安史之乱 B.八王之乱 C.七国之乱 D.武则天篡权11.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

5、”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宋朝 B.唐朝 C.西周 D.明朝12.“联选儒臣(文官)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武将)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的举措 造成了重武轻文的局面 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有利于武将受到尊重 A. B. C. D.1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请写出材料三图中、分别代表的政权 A.辽金 B.辽西夏 C.金蒙古 D.金辽14.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袁腾飞主讲的两宋风云,介绍了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交战多年,最后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最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是 A.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B.陈桥兵变

6、 C.郾城大捷 D.马可-波罗来华1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一代天骄”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赵构 D.赵匡胤17.当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由中央中枢机构派出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这种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此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应该

7、是 A.宣政院 B.行省 C.中书省 D.西域都护18.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9.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瓦子)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20.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

8、.辛弃疾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其中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是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22.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由此可以推论: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做官的重要途径。23.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4.宋代时期,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25.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6.元朝戏曲空前繁荣,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

9、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其中鉴真东渡去的是 ;玄奘西行前往 取经。28.他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 ”的美誉。 (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29.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有 和杭州;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其中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泉州、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

10、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原因? (3分)并指出各国 “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1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并举一例说明各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拥戴。(2分)31.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

11、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北宋与辽、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可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并列举一例说明。

12、(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北宋民族交流的方式并指出其作用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的疆域的特点?为此元朝统治者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列举其在东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徒,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并指出其南移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指出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时间?(1分)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之所以能“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原因?(1分)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事例(两例,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