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59854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 最新版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何海英 CPR 心肺复苏 的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 BLS 高级生命支持 ALS 延期生命支持 PLS 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又称徒手或初步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简称CPR 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 支持呼吸和循环 维持患者脑 心和其他组织的供氧 维持生命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包括 胸外心脏按压 C 开放气道 A 人工呼吸 B 3个步骤 注意 这不同于以往的ABC对于呼吸和心搏骤停者应分秒必争 就地抢救 在4分钟内

2、进行心肺复苏 成活率为32 因人脑耐受循环停止的临界时限为4 6分钟 WHO 必须在这时间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 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 超过时限患者便会因大脑缺氧而造成终身残疾 甚至死亡 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70 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 BLS 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 则病人的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 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有32 能救活 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只有17 能救活 目的 用人工的方法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 恢复猝死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 室颤 心脏不能搏血 心肌电机械分离 心肌已

3、无收缩能力 心室停搏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 心电图呈一直线 实施CPR的指针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血压测不出 心音消失 自主呼吸停止 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显示为室颤或室扑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 CPR的有效指针 自主心跳恢复 可听到心音 触到大动脉搏动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瞳孔变化 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 光反射恢复 脑功能开始有好转迹象 意识好转 眼睑刺激有反应 肌张力增加 自主呼吸恢复 吞咽动作出现 面色 口唇 耳垂 甲床转红润 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3秒病人感到头晕心跳停止10 20秒发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60秒瞳孔散大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4 6分

4、钟大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损害必须在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苏 复苏开始越早 存活率越高 4分钟内复苏者有一半人被救活4 6分钟复苏者10 的人可救活超过6分钟复苏者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复苏者存活率更低 概述 2010年1月31日 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 ILCOR 和美国心脏协会 AHA 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 CPR 暨心血管急救 ECC 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2010年10月18日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公布最新心肺复苏 CPR 指南 2010新亮点 2010心肺复苏 心血管急救指南 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

5、和深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2010AHACPR ECC指南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 分 区别于大约100次 分 3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 避免过度通气 1 生命链四个早期的变化 2010 新 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激活急救系统2 尽早实施CPR 突出胸外按压3 快速除颤4 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2005 旧 1 早期识别 激活EMSS2 早期CPR3 早期除颤4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ACLS 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 立即激活

6、应急救援系统 如无呼吸 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 几个数字的变化 1 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 分改为 至少100次 分 2 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 5cm改为 至少5cm 3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 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 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 CAB 即胸外按压 气道和呼吸 5 除颤能量不变 但更强调CPR 6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 PEA 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 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 的血氧饱和度在94 98 8 血糖超过10mmol L即应控制 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 强化按压的重

7、要性 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3 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程序图 不包括新生儿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A B C C A B 2010 新 C A B即 C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2005 旧 A B C即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从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2010 新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2005 旧 成人心肺复苏 首先开放气道 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 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 如此循环 原因 1 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 研究表明 心脏骤停时 患者经过抢救的生存率要比那些未作

8、CPR的高 2 动物数据表明 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 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 3 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 可以即时进行 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 4 在双人抢救时 C A B的优势更突出 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 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 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 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 5 不管是单人还是多人抢救 以胸外按压开始CPR不会推迟进行人工呼吸这点应该明确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2010 新 明确 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 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 即 用力按 快速按 在胸部中心按压 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 应该至少

9、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另外 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 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 2进行 在到达抢救室前 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05 旧 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 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 原因 1 对于未受过培训的抢救者来说 通过电话 就可实行仅有胸外按压的CPR 2 然而 经过训练的救援人员 还是应该胸外按压和通气同时进行 取消 一听二看三感觉 2010 新 CPR中不再有 一听二看三感觉 30次胸外按压后 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 并给予2次通气 2005 旧 开放气道实施时CPR的前提 气道开放后 通过 一听二看三感觉 来评估呼吸 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 在进行胸外按压 原因

10、1 按照心肺复苏术中C A B的顺序 对于没有意识 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的成人 应首先给予胸外按压 2 因此 呼吸作为心脏骤停后简要检查的一部分 应放在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2次通气之后 胸外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 分 2010 新 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 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 分 2005 旧 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 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 分原因 1 按压次数 中断时间 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 2 这也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3 在大多数研究中 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比 4 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 胸外按压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 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5 按压不足或频繁

11、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减少 胸外按压的深度 至少 5cm 2010 新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5 5cm 2005 旧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4 5 原因 1 胸外按压通过挤压心脏增加的血流量 可以为脑和心脏提供氧和能量 2 尽管建议按压时要用力按 快速按 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 多数抢救者按压深度还是不够 3 此外 现有科学表明 按压深度至少5 时比4 更有效 4 介于这个原因 2010AHA规定了CPR和ECC胸外按压时的最小深度 按压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起 离开胸壁 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 两肩 臂 肘垂直向下按压 平稳地 有规律地进行 垂

12、直向下按压 每次抬起时 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以掌跟按压 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起 离开胸壁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 腕 肘 肩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轴 垂直向下用力 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 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 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 环抱法 双拇指重叠下压 或一手食指 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 幼儿至少2 5 3 5厘米 婴儿至少1 5 2厘米按压频率 每分钟至少100次 不同年龄小儿心脏按压法 A 开放气道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 解开衣领及裤带 开放呼吸通道 清理口腔 鼻腔异物或分泌物 如有假

13、牙一并清除 畅通气道 只有气道畅通后 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 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开放气道手法 仰面抬颌法 要领 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 使头部后仰 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合适在社会中推广 仰面抬颈法 要领 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 使头部后仰 同时用另一只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入颈下向上抬起 使头充分后仰 但有损伤脊髓的危险 颈椎损伤者忌用 托颌法 把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 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 握紧下颌角 用力向上托下颌 如患者紧闭双唇 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 则将下颌持续上托 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 此法效果肯定 但费力

14、有一定技术难度 对于怀疑有头 颈部创伤患者 此法更安全 不会因颈部动作而加重颈部损伤 此法也适用于婴幼儿 B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 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 开放气道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最常见 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 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 深吸一口气 屏气 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 不留空隙 注意不要漏气 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 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 吹气后 口唇离开 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使气体呼出 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 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 说明气道畅通 口对口吹气

15、的操作是正确的 吹起毕 松开口鼻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 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CPR的注意事项 按压部位要准确 力量应垂直作用于胸骨 着力点不可落在剑突位置 以免导致肝 脾 胃 等内脏的损伤 按压时手指不可着力于肋骨上 用力要均匀 不可用力过猛 过大 防止发生肋骨骨折 引起血气胸 按压时频率不可忽快忽慢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每次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 胸骨完全回到正常位置 CPR的并发症 1 胃肠胀气2 肝 脾破裂3 胸骨 肋骨骨折4 血气胸5 头血管损伤 6 肺大泡破裂7 通气不足8 心脏损伤9 心包破裂10 栓塞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 检查病人仍无反应 无呼吸 无脉搏 瞳孔无回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