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59708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176 大小:1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医院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InterpretationofLaboratoryExaminationResults 中山医院全科陈倩 教学目标 掌握血 尿 粪常规及体液常规快速检验的正常值和异常值判定 掌握葡萄糖及其代谢的检验 血脂检验 肾功能检验 肝功能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电介质和无机离子以及酸碱平衡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参考值 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评价 掌握贫血的分类和鉴别 掌握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原则 掌握输血指征和血制品的使用 掌握血粘度检测意义 了解白血病MICM分型 掌握细菌感染检验和熟悉细菌耐药性检测 熟悉抗菌药物概况 了解检验诊断学的概念 分类 现状与展望 实验诊断 医生的医嘱通过临

2、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 为预防 诊断 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目的 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有别于检验医学内容 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 正常值 沿用已久正常人的检测值 欠准确 缺乏确切的定义和概念参考值或参考范围 新概念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对抽样组检测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各实验室可能不同 一 血液常规检查 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 4 0 5 5 1012 L120 160g L成年女性 3 5 5 0 1012 L110 150g L新生儿 6 0 7 0 1012 L170 200g L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百分数成人 4 10 109

3、L中性粒细胞 N 杆状核0 5分叶核50 70嗜酸性粒细胞 E 0 5 5嗜碱性粒细胞 B 0 1淋巴细胞 L 20 40单核细胞 M 3 8血小板计数成人 100 300 109 L 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 因血浆容量减少 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 腹泻 大面积烧伤 尿崩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体液丢失过多情况 绝对性增多 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见于长期缺氧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 慢阻肺 肺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等 伴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的肿瘤 如肾癌 肝细胞癌 卵巢癌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见于婴幼儿 部分老年人 妊娠中晚期 各种贫血 各种原因引起的

4、失血 白血病等 3 红细胞形态改变 双凹圆盘形 大小较一致 直径6 9 m 中心淡染区约占1 3 大小异常 小细胞低色素直径15 m 淡染区消失 形态异常 球形细胞直径25 靶形红细胞红细胞边缘部和中心染成红色呈靶状镰状红细胞形如镰刀状红细胞形态不整泪滴状 梨形 盔形 三角形 新月形或碎片 染色异常 低色素性染色过浅 淡染区扩大高色素性着色深 淡染区消失嗜多色性灰蓝或紫灰色 体积较大 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出现嗜碱性黑蓝色大小不一颗粒染色质小体圆形紫红色小体 为核残余物卡 波环紫红色线圈状结构有核红细胞指未成熟 尚未脱核的红细胞 4 白细胞 增多 生理性增多见于妊娠 分娩 经期 剧烈运动 体力劳

5、动 饭后等 病理性增多见于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和炎症 类白血病反应 酸中毒 严重烧伤 手术后 恶性肿瘤 白血病等 减少 见于某些病毒感染 血液病 接触射线或化学药物 肝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 中性粒细胞 N 增多 饱餐 激动 剧烈运动 高温或严寒 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可有一过性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 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失血或溶血 急性中毒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减少 见于感染 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 副伤寒杆菌感染或某些病毒如流感 病毒性肝炎 水痘 风疹 巨细胞病毒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 如再生障

6、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严重贫血等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单核 巨噬细胞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如脾机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 核象变化 外周血中杆状核或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 如晚幼粒 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 的百分率 5 称为核左移 见于急性感染 中毒 溶血 失血等情况 严重核左移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 如外周血中分叶核细胞分叶过多 百分率 3 称为核右移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减退 形态异常 在严重传染性疾病 如猩红热 各种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 恶性肿瘤 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 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中毒性和退行性改变 主要包括细胞大小不均 胞浆内出现粗

7、大 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的紫黑色中毒颗粒或空泡 胞核固缩 溶解及碎裂 6 嗜酸性粒细胞 E 增多 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 药物过敏 荨麻疹 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皮肤病 如湿疹 剥脱性皮炎 银屑病 血液系统疾病 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瘤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某些恶性肿瘤 如肺癌 及传染病 如猩红热 减少 临床意义不大 见于伤寒 副伤寒初期 大手术 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7 嗜碱性粒细胞 B 增多 见于过敏性疾病 如过敏性结肠炎 药物 食物 吸入物超敏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等 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

8、维化 糖尿病 传染病 如水痘 流感 天花 结核 恶性肿瘤 铅及铋中毒 减少 无临床意义 8 淋巴细胞 L 增多 儿童期可有生理性淋巴细胞增多 病理性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性肝炎 柯萨奇病毒 腺病毒 巨细胞病毒等 肿瘤性疾病 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 中性粒细胞减少时 淋巴细胞比例常见相对增多 减少 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烷化剂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 接触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病毒感染 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性出血热 螺旋体病 立克次体病 原虫感染 药物过敏

9、 免疫性疾病 9 单核细胞 M 增多 婴幼儿及儿童可有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疟疾 结核 黑热病 血液病 单核细胞白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淋巴瘤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减少 无临床意义 10 血小板 PLT 检测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障碍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放射性损伤 急性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 药物抑制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淋巴瘤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 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I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 血液稀释 血小板增多 反应性增多 见于急性感

10、染 肿瘤 外伤及手术 剧烈运动 原发性增多 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1 网织红细胞检测 参考值 0 5 1 5 增多 提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及贫血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后 减少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等 病例讨论1 患者 女性 58岁纳差 腹胀3月 进行性乏力 心悸2周余3周前胃镜 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肝肾功能正常查体 贫血貌 无黄染 LN 两肺 心率128次 分 心尖部4 6级SM 腹软 肝剑下3指 肋下未及 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11、首先应考虑何诊断 你会为患者安排哪些检查 检查结果提示血常规 RBC0 82 1012 LHb29g L平均红细胞体积113 4 82 6 99 1 fL平均血红蛋白量35 4 26 9 33 3 pgPLT105 109 LWBC5 80 109 LN8 0 L18 0 原幼56 0 网织红细胞 1 70 0 5 1 5 现在考虑诊断为 你认为患者还应接受什么检查 检查结果提示粪隐血 骨髓穿刺 增生明显活跃 髓象中见较多原幼细胞39 5 粒红二系可见不同程度病态改变 提示急性白血病 结合细胞形态 POX染色提示AML考虑M5可能 肿瘤标志物 AFP CEA CA199 CA125均正常 附1

12、贫血的分类和鉴别 定义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RBC或Hb低于正常标准 g L WHO 6m 6y 1106 14y 120成年男性 130成年女性 120孕妇 120海拔1000mHb4 分度 60 90 120 30 60 90 Hb g L RBC 1012 L 新生儿小儿 成人小儿轻度120 14590 3 4中度90 12060 902 3重度60 9030 601 2极重 60 30 1 分类速度 急性 慢性红细胞形态 大细胞性 正常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血红蛋白浓度 轻度 中度 中度 极重度骨髓增生情况 增生性 溶血性 缺铁性 巨幼细胞性 增生低下性 再障 发病机制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

13、红细胞破坏过多性 失血性 贫血病因分类 生成不足造血物质缺乏或造血激素不足Fe 叶酸 VtB12 EPO造血功能障碍Fanconi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它原因感染 炎症 铅中毒 癌性贫血 破坏过多红细胞内 先天性膜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乏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Hb异常 地中海贫血 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外 后天性免疫因素 新生儿溶血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非免疫因素 感染 理化因素 DIC 脾亢 丢失过多 失血性 急性 慢性出凝血性疾病 ITP 血友病 严重肝病 非出凝血性疾病 外伤 肿瘤 结核 支扩 消化性溃疡 寄生虫 痔 妇科疾病 贫血形态分类 MCV fl MCHC 常见病正常

14、值80 10032 38大细胞性 10032 35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80 10032 38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失血单纯小细胞 8032 38肾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 80 32缺铁性贫血 贫血共同临床特征 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易疲惫 毛发干枯 营养低下 发育迟缓造血器官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 幼稚粒细胞非造血系统症状呼吸循环系统 HR RR 心脏扩大充血性心衰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 恶心 腹胀神经系统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激动 常用贫血实验室检查步骤 贫血诊断 三部曲 外周血象 病史 体格检查 有无贫血及程度 RBC形态 Ret计数 WBC BPC 大致原因 A 正常外周血象 B

15、ID期 C IDE期 D 轻度IDA期 E 中度IDA期 F 重度IDA期 A 巨幼细胞贫血血象 B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地中海贫血 C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D 口形细胞增多症 营养性 溶血性 失血性 造血性 确定诊断 大致原因 脆性 酶学Hb分析 喂养史 生化治疗反应 部位 凝血 骨髓涂片 地中海贫血G 6 PD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失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常见贫血症状鉴别 营养性贫血 缺铁性 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溶血病 地中海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喂养史 生化检查 治疗反应 贫血 黄疸 肝脾肿大 网织红细胞 三系 网织

16、红细胞降低 无肝脾肿大 附2白血病MICM分型 髓系的发育 成熟 逐渐成熟 淋系的发育 成熟 随着血液病在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 急性白血病分型的三个发展阶段 FAB分型1976 M MIC分型1986 MIC WHO分型2001 MICM FAB分型法依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两大类型 ALL根据细胞大小及形态又分为L1 L3三种亚型 AML按细胞类型不同又分为M0 M7八型 1 急性白血病急淋 ALL L1型 以小细胞为主L1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 直径 12 m 为主 核形多规则 染色质较粗而一致 胞质少 过氧化物酶或苏丹黑染色阴性 L2型 以大细胞为主L2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 直径 12 m 为主 有时大小不等 核形不规则 染色质疏松而不一致 胞质常较多 有些细胞深染 L3型 细胞大小均匀L3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 大小较一致 核形较规则 染色质均匀细点状 胞质较多 深蓝色 空泡多明显 呈蜂窝状 急非淋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