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768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提纲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2、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3、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4、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

2、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3、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5、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6、唐太宗

3、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2、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重用酷吏,打击反对派;大力发展科举考试,创立殿试。她的统治历史上被称为 “贞观遗风”。3、4、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5、 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在种类、规模和技术方面都超越了前代,典型代表是唐三彩;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叫。6、 唐三彩是以黄、绿、蓝等为基本颜色的彩陶制

4、品。6、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2、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3、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4、 科举考试的作用: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拨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5、 在唐代, 茶 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6、 唐代,骑马 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7、 盛

5、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第5课 和同为一家1、 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劂 势力最为强大。唐朝派军扫平劂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2、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3、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4、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称与唐朝“和同为一家”。5、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与今西安的唐朝小雁塔相似。第6课

6、开放与交流1、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2、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朋友的日本留学生是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叫晁衡。3、唐玄宗时,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至今,日本唐招提寺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4、玄奘,又称三藏法师。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他的经历被编成了大唐西域记5、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6、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 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成都、

7、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3、 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唐初著名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末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4、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5、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了人畜在桥上通行;还节省了石料。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1、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

8、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2、 李白诗的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杜甫诗的特点: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3、 韩愈 称赞他们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称颂他们“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4、 唐太宗 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很有名。5、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交流的瑰宝。6、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1、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宋朝,定

9、都汴京,史称北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2、1004年,辽进攻北宋,在宰相 寇准 坚决抵抗下,宋真宗亲自督战,重挫辽军。3、澶渊之盟的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4、澶渊之盟的评价: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5、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疆贸易市场。评价: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1、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 金 政权

10、,定都会宁。2、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等大量珍贵财物,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3、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4、岳飞和韩世忠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由于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5、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宋代由于推广

11、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使得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3.宋代,人们把煤称为石炭,并且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同时在金属冶炼中,铁和铜不论质量还是产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宋代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4.宋朝中国陶瓷制作精美,畅销世界各国,因此中国被为“瓷之都”。5.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6、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专门设立市舶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宋代的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而被统治阶层包括“四民”,指士、农、工、商。2.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 的国策,士人 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3.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

12、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 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他们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4.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宋代城市风行的类似现代足球的运动,称为蹴鞠。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1、铁木真是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杰出首领。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2、蒙古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定都和林。成吉思汗时,创制了蒙古族文字。3、1271年,成吉思汗的继任者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4、忽必烈的改革: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

13、官吏,征收赋税;推行重农政策。下令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还命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影响: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6、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多年。2、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可以重复印刷,保存方便,节省了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对传播

14、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宋代发明了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指南针发明后很快用于航海领域。南宋时,它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4、元代妇女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能够同时纺出三根纱。影响:松江地区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2、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到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它以“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为宗旨,记事确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国史学

15、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代表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5、辛弃疾的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6、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1、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功臣严加防范,大开杀戒。典型事例是“胡蓝之狱”;废除1500多年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它与明成祖时设立的东厂,合称“厂卫”;设立廷杖制度,任意杖责大臣。2、清朝为了继续加强皇权,在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3、科举制到明清时期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他们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打击异端思想,以维护皇权。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1、明代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抗击倭寇的侵扰。他训练的新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