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1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765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1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1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1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2.1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程标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学习目标】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完成时间把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原因及表现,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学习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南方生产发展及商业繁荣的史实【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导与学过程】:(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 转移到 。2、经济重心南移表现: ,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南方却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 的谚语,表明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农业:生产工具

2、改进- ;耕作技术提高 发展从 引进水稻新品种 , 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手工业采煤业:煤当时称 ,开采量居 冶炼业: 等金属冶炼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 陶瓷业:发展到一个 ,瓷器精美是畅销世界产品,中国因此被称为 城镇 : 大量 出现,逐渐形成很多 商业商业纸币 : 前期, 地区出现,是世界 的纸币 ; : 时通行;海外贸易政策: 政府鼓励 重要港口开设 ,并设有 , 表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 、 等地)范围广:东到 、 西至 和 从 到 、 (二) 【 问题探究 合作学习】 知识链接:1、经济重心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2、我国经济发展

3、重心以自然分水岭秦岭-淮河为界,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3、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大规模南迁主要有三次即三国时、西晋时和南宋时。4、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北方劳动人民大规模南迁,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政府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三) 【展示点拨、解难释疑】(四)【盘点收获、畅谈心得】(五)【达标检测、能力提升】1、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C、北人南迁带来先

4、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2、宋代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太湖流域3、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 )A、玉米 B、甘薯 C、占城稻 D、马铃薯4、穿越时光隧道,假设你是宋朝人,下列事情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吃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 B、到四川地区用“交子”买东西C、用煤烧火做饭 D、在“蕃房”里居住5、现在我国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管理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机构 C、宣政院 D、理藩院6、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在客观上反映了( )A、太湖流域自然条件好 B、推广占城稻所取得的成果C、南方粮食产量超过了北方 D、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北方7、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东海岸从事贸易活动C、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