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691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2、 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教学重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本课内容为选学内容,内容较简单,以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简单总结

2、与点拨即可。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认真倾听,认真思考 落实课标一、农业成就:阅读课文相应部分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取得的成就二、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三、冶铁: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教师可借助于挂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增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想像力。 (阅读课文找出其成就,学习小内交流并选派代表展示各学习小组抢答丝织业取得的主要成就认真阅读图片内容,分别找学生谈出它的工作原理回顾旧知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大一统的措施学生阅读课文相应部分找出两汉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学生自己制作两汉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的关系,比一比哪一个学习小组制作的最恰当反思完善教师可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间的关系,让动手制作图表展示。对两汉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学生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回答,最后进行小结。在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课的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学札记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课的基本知识点,明确本课要了解的主干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