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686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2、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3、知道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学法建议】利用自己对三国知识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真象。通过曹操的两场战役了解胜利和失败的原因利用已经了解的曹操、诸葛亮等人物来学习本课,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学会利用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新知识。【知识结构】(一)官渡之战1、背景:时间_,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占据河南一带的_,招募流亡农民垦荒,_。那时河北一带的_,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2、经过:

2、时间_,地点_,交战双方_。3、结果_,影响:为曹操统一_奠定了基础。动脑筋: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再分析一下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你能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结失败的原因吗(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1、时间_,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目的:_。2、经过:(1)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_,请来有才能的_辅佐他;一个是割据江东的_,统治比较稳固。(2)_建议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对峙。_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3)影响:奠定了_的基础。(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方势力的变化:经过赤壁之战,

3、_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_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_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_。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魏:_年,曹操的儿子_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_,定都_,帝,国号_,东周结束.蜀: _年,_在_称帝,国号_,史称_。吴_年,孙权称王,国号_,后定都_。_的局面形成。3、三国统治者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_。魏国修建许多_,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的_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_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船队曾到达_,加强了_和_的联系。【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北方势力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是( ) A刘备、

4、孙权B.袁绍、曹操C孙权、袁绍D曹操、刘备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3、三国建立的顺序是A、蜀 吴 魏 B、吴 蜀 魏 C、魏 蜀 吴 D、魏 吴 蜀4、三国时期,曾派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地区的是()A、吴国 B、魏国 C、蜀国 D、东晋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请回答:1)材料中的三国的名称、建立时间。2)材料涉及到我国古代哪一著名战役?发生在哪一年?特点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三、简答题:三国统治者为发展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收获与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