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附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58685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附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附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附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测试(附答案与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在巴黎和会上“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这个丢失的省份”是指( )A.山东B.山西C.北京D.上海2.“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C.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3.右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B.中

2、国共产党成立C.人民军队的创建D.国民大革命发动4.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 )A.是中共的最低纲领B.是中共的最高纲领C.明确指出了革命的动力D.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5.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道路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6.下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

3、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7.“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国民革命军B.工农革命军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D.中央红军9.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燎原烈火向天明”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北伐战争的胜利10.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

4、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11.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2.“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逐步走向成熟。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

5、定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一天,是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与劳动界的五月一日,有同一意味”。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材料二 各种宣传社会主义的新刊物和各种由青年人组成的社团纷纷涌现。据统计,“1920年全国各地新出版刊物猛增至400多种”,“1920年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从1919年到1922年先后有30多种马列经典著作译成中文”。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材料三 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

6、人打成一片,如俞秀松“改名换服”,到厚生铁工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并帮助陈独秀组织机器工会。(1)材料一中的“这一天”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2)材料二、三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怎样的社会现象?(3)这一历史事件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指出材料中有违史实的结论,并阐述你的论证思路。第七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2.【答案】C3.【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上海的兴业路76号”与中共一大会址说明与中共

7、成立有关,故选B。4.【答案】A【解析】B、C项中共“一大”纲领就已经确立,D项是大革命失败后确立的,时间不符,故选A项。5.【答案】B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因此,南昌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故本题答案为A7.【答案】D8.【答案】C9.【答案】B【解析】“燎原烈火向天明”是指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B项正确。10.【答案】C【解析】据“避开蒋介石的魔

8、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信息可知,应是C项。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因此,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故B选项符合题意。12.【答案】A【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故A项正确。二、13.【答案】(1)五四运动。(2)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当时

9、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想同工人群众运动相结合。(3)中国共产党诞生。14.【答案】错误之处:结论1和总结论。示例:历史学习与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史实1讲述的是曾氏家族的优势,有助于其发动武装起义,但不能体现阶级斗争意识深入江西乡村。故结论1错误,应修改为: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史实3说明宗族组织的存在给中共武装起义带来障碍。综合三个史实,得出宗族组织的存在对中共武装起义的发动有利有弊,总结论比较片面,故总结论错误,应修改为:在中共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解析】第一小问“错误结论”,据史实1“家族优势使他易于获得支持”得出结论1错误,据结论3“设置了障碍”得出总结论错误;第二小问“论证”,据史实1讲述的是曾氏家族的优势,不等于阶级斗争意识深入江西乡村,应修改为: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据史实3说明宗族组织的存在给中共武装起义带来障碍,得出总结论比较片面,应修改为:在中共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