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664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本课内容是中国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少数民族的内迁是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一历史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

2、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地图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图片.资料等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史上总称什么?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紧跟教师思路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落实课标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一、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二、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

3、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探讨新课: 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学习小组内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展示反思完善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回忆: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札记本课教学设计关注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的知识整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探究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由于过分重视学生活动,对难点的突破做的不是很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