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58141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讲(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十二讲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内容结构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 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 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十九大报告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 习近平强军思想2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 人

2、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 组织形态重塑 力量体系重塑 作风形象重塑 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 取得这一切变革和成就 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1 习近平强军思想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 习近平强军思想 一 强国必须强军 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二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世界一流军队 三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 强军之魂 必须确保部队绝对忠诚 绝对纯洁 绝对可靠 四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 必须聚焦能打仗 打胜仗 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 构建

3、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 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 有效塑造态势 管控危机 遏制战争 打赢战争 五 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 必须加强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 永葆人民军队性质 宗旨 本色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 习近平强军思想 六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 改革强军 科技兴军 依法治军 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七 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 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八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统筹推进军事理论 技术 组织 管理 文化等各方面创新 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九 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

4、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变革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十 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 强军之策 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 富国和强军统一 形成全要素 多领域 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 习近平强军思想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 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 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 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

5、不胜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曾经指出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发端于南昌起义 奠基于三湾改编 定型于古田会议 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历史告诉我们 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 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其基本内容是 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 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维护党中央 中央军委权威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 中央军委指挥 这准确深

6、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唯一的独立的领导 是直接领导 直接指挥 是包括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在内的全面领导 涵盖军事 政治 后勤 装备建设各个领域 贯穿于完成各项任务的全过程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保证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 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实行党委制 政治委员制 政治机关制 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第一 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 第二 坚

7、持对党忠诚 善谋打仗 敢于担当 实绩突出 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标准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 准确性 公信度 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第三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加大从严治党 从严治军力度 强化政治意识 大局意识 核心意识 看齐意识 防止和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确保全军官兵始终在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 政治原则 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 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 中央军委指挥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指出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 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8、梦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化 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引领 体现了新时代对强军的战略要求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 到2020年 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 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到2035年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路线图 时间表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队强不强 关键看打仗 战场打不赢 一切等于零 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

9、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客观需要 无论过去 现在和将来 战斗力标准始终是军事领域衡量利弊得失的重要标准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坚持政治建军 改革强军 科技兴军 依法治军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改革是我军发展壮大 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依法治军 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 总体来说 就是要加快形成精干 联合 多能 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 重点是优化作战力量结构 建设现代化陆军 海军 空军

10、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 促进各军兵种力量协调发展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深入推进练兵备战兵可以千日而不用 不可一日而不备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 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 新形势下人民军队的职能使命不断拓展 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变 历史经验表明 能战方能止战 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 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 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 锻造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 坚持富国和强军

11、相统一 毛泽东提出 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 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 这是两件大事 邓小平提出要走军民结合 平战结合 军品优先 以民养军的道路 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思想 江泽民指出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就是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胡锦涛强调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强调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12、 这体现了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相协调 强国进程与强军进程相一致的战略考量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指明了方向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富国才能强军 强军才能卫国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坚持全国一盘棋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 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强化使命担当 敢于涉险滩 动奶酪 敢于破难题 闯难关 敢于趟路子 辟新径 坚决防止 大利大干 小利小干 无利不干 愿意融别人 不愿意被别人融 共享别人的资源可以 分享自己

13、的资源不行 等不良问题和倾向 切实做到应融则融 能融尽融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健全体制机制 在国家层面 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 军地协调 需求对接 资源共享机制 努力形成统一领导 军地协调 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国家主导 需求牵引 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 系统完备 衔接配套 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各省 区 市 设置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 完善职能配置和工作机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 引导 保障作用 加紧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立法工作 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

14、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强化战略规划 进入新时代 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更需要坚持国家主导 着力加强战略规划 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统筹起来 同步论证 以便军地各部门衔接规划重大项目 要建立专门资金渠道 落实军民融合发展资金保障 要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问责机制 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突出重点领域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 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民用科技应向军事领域拓展 促进网络信息 新能源 电子信息 民用航天 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 加强军民通用

15、产品研究开发 承接国防所需装备制造 技术研发任务 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要吸纳和利用民用先进技术 打破行业垄断 在健全竞争 评价 监督 激励机制上迈出更大步伐 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有序进入装备建设领域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考虑国防需求 增强国家基础设施对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人才资源共育共享 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力度 依托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军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构建物资储备网络布局 形成骨干在军 主体在民的后勤社会化保障新模式 积极推进海洋 太空 网络空间 生物 新能源等领域的军民融合 抢占经济 科技 军事竞争制高点 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 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 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 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国防动员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 加强国防教育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使关心国防 热爱国防 建设国防 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