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3358085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篇“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了省委王国生书记、尹弘省长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我深刻感到,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涌上心头、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压在肩上、有一种坚定的方向感指引前进,全市党办系统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务实重干,以“三服务”工作高质量助力副中心城市建设高水平。 一、必须在学深悟透中强使命、扛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

2、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省委省政府的这一战略部署,是对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践行,对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时”与“势”的准确把握。近几年,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大局,科学谋划并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彰显自身特色、形成发展优势,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迎来了城市赋能定位的持续跃升。当前,洛阳的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发展势头催人奋进,全市党办系统必须在对标

3、对表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支持和厚望、信任和激励转化为不负重托勇担当、实干争先更有为的具体行动,凝聚强大正能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必须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咬定目标、奋力前行;必须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持续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在副中心建设中先干一步、抓深一层,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做精细、做出彩。 二、必须在对标对表中找差距、补短板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自我革新,是一个政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省推进会上,王国生书记指出,洛阳要实现全方位开放,

4、党员干部必须克服三种心态;尹弘省长也指出了当前洛阳发展面临的短板不足。这些主观或客观问题,是挑战,也是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机遇,更蕴含着加压前行、负重奋进的动力。回望我市近几年的跨越发展,正是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一步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承载能力、激活发展动力、赢得人民支持。建设副中心,既要有奋勇争先的干劲,更要有冷静思考的清醒;既要有无比坚定的信心,更要有正视不足的勇气。全市党办系统必须自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对标同类城市、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找准找实自身在思想、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的差距不足,强化“进取、拼抢、攻坚”精神,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

5、升服务本领,确保能力素质与副中心建设相匹配、相适应。 三、必须在厚植优势中明举措、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当前区域竞争百舸争流,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必须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实现更大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科学规划的路线图,着力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彰显特色优势,走好富有洛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就对每一位

6、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党办系统必须率先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方式,把开放的心态、开放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开放的思维贯穿到“三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找准服务副中心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出彩点,完善提升秘书长联席会议、向上汇报对接、全市重点工作统筹协调、重大项目专项督导等制度机制,把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服务效能,助力副中心建设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 四、必须在狠抓落实中勇担当、善作为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洛阳能有今天的机遇,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洛阳要开创美好的明天,也必须靠汗水来铸就。李亚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7、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齐心协力、真抓实做,以过硬能力和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全市党办系统首要的任务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实干实干再实干,做精做细“三服务”工作,全力推动副中心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是以谋促落实。紧紧围绕副中心建设,统筹全市调研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吃透政策、摸清情况、找到对策,高质量谋划好市委全会前期工作;坚持“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积极搜集国内外经验做法,深度挖掘信息、加强分析研究,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以改促落实。积极向省改革部门汇报对接,主动争取支持与指导,研究制订衔接落实方案,把先行先试政策承接好、落实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动力

8、活力。三是以督促落实。统筹全市督查力量,紧盯副中心建设目标任务,加强督导检查,破解瓶颈制约,推动决策落地,打通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四是以提促落实。在全市党办系统广泛开展“深化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政治水平工作水平服务水平,强化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担难担险、善作善成,在副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奋勇争先、交出优异答卷。2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部地区要有打开大门开放的自信。吸引更多中高端项目落地,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坚持开放引领,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洛阳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9、。伊滨区作为我市“创新创业新高地”,在强化开放引领、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去年以来,伊滨区积极谋划推进中欧科创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1个总部基地”+“2个生产制造区(即福通中德(洛阳)产业园、震海智能制造产业园)”+“未来发展区”的空间布局,引进和培育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洛阳科技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项目,孵化中小企业32家;签约意向进驻企业53家,其中欧洲企业15家、外向型企业38家。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要“引导优质项目向中欧(洛阳)科创国际合作产业园、中德(洛阳)产业园布局”,将中欧科创产业园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近日,我市与凯盛科技集团签

10、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伊滨区建设新总部大楼,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浮法玻璃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建设玻璃展示和玻璃产业数字经济博物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玻璃产业的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中欧科创产业园通过“云招商”活动,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客商签署了总投资13.66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这些都为加快中欧科创产业园开放平台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和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坚持开放引领,积极融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三力”、狠抓落实,以园区高标准建

11、设带动高水平开放提质提速。坚持解放思想。 省委王国生书记指出,“对洛阳来说,扩大开放不仅是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开放理念、开放举措融入各领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迎来整体气质之变、带来发展势能跃升”。近年,伊滨区之所以发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针对这种情况,下一步,结合正在开展的“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对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学习、充分讨论,坚决克服“自满”“等靠”“安逸”三种不良心态,不断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切实在吃透精神实质、学懂弄通做实中解放思想、转变

12、观念、奋勇争先,把开放理念贯穿到园区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谋划伊滨大建设、推动伊滨大发展。坚持规划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对科学编制新区规划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城市总体规划,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中欧科创产业园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有了良好发展态势,是因为从一开始就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厘清发展思路,明确了总部基地、中德产业园、震海产业园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为中欧科创产业园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即法”意识,

13、充分发挥好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加强与国家、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衔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园区建设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坚持精准招商。 李亚书记反复强调,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中欧科创产业园,瞄准的就是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下一步,在狠抓“云签约”项目落地落实的同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举求多效、一招应多变”的中心工作来抓,推动精准招商向高端化迈进,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突破性、标志性的龙头项目。特别是区内的传统钢制办公家具产业,将围绕推动震海产业园建设,加快与德国通快等欧洲企业的合作步伐,有效推

14、进企业整合、商标整合、资源整合,引导钢制家具产业向家居化、绿色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坚持项目抓手。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去年以来,区内市委党校新校区、华耀城、中德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之所以推进较快,关键在于坚持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采取超常规措施,千方百计地抓时间、抢进度。下一步,将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园区建设细化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按照“牡丹文化节、半年、十一、年底”4个时间节点,严格落实领导分包、专班推进等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做法,挂图作战、倒逼责任、狠抓落实,加快凯盛科技伊滨新总部大楼、福通中德产业园项目一期、震海智能制造基地智能化车间、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

15、、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智能化工厂等项目建设步伐,彻底打破园区项目建设“谈而不决、落而不定、建而不快、没有成效”的局面。坚持优化环境。 营商环境是对外开放的晴雨表,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一步,按照李亚书记提出的“要把营商环境作为洛阳发展的命门之穴”要求,以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为抓手,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不断提高效率、改进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方面,坚持好政策落实、企业减负、问题办理、政企沟通四项机制,着力强法治、宽准入、优服务,以“店小二”的理念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为项目落地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一流服务保障。另一方面,聚焦“明日新城”的定位,加快推进中轴带“一馆三中心”、正骨学院、伊滨医院、万安通航产业园、职业技术学院、华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谋划实施好大谷关客家小镇、平台园区等5个重大专项18项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贡献“伊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