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58010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江保卫战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冲锋舟、崩塌、惊心动魄”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人民解放军官兵与洪水大决战的惊心动魄场面和感人事迹。3、读懂课文,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民解放军官兵与洪水大决战的惊心动魄场面和感人事迹。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激情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奔腾

2、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看一看。2、出示视频画面,学生观看。3、铺设全文情感基调,学生自由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预设: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学习。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画出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和同桌交流读书感受。(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

3、、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三、学习字词,指导朗读1、读准字音。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学生自学生字读音。强调读准“趾、扛、斩”的字音。2、识记生字。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如用换偏旁识字法记忆:崩、扛、魄、锋、斩。3、教师检测识字情况。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在班级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以下词语。出示:嶙峋肆虐崩塌冲锋舟迷彩服日夜兼程血肉之躯铮铮铁汉(1)指名领读词语。(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3)用“日夜兼程”“铮铮铁汉”造句。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提出难读的地方,

4、师指导朗读,学生反复练读。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B、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C、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弯,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6、组织学生比赛读文。(1)男女生比赛读。(2)各小组比赛读。(3)评选读文最佳小明星。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教师书

5、空,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2、重点指导“兼、魄”的写法。3、学生描红、临写。4、写得好的在班级内展示。5、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抗洪抢险的光荣事迹,读一读。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走进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抢险的激烈与危险。这节课我们就与战士们一起,加入到这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中。2、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江保卫战吗?(预设: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二、情境再现,精读课文(一)体会万分危急的灾情。1、播放大江滚滚的录像,学生观看。2、设疑:(1)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

6、些成语?(预设: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2)书上是怎么写灾情的?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预设:三个告急,三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3、指导朗读,读出危急。教师引导朗读: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于是。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学生齐读。(出示: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4、角色换位,指导朗读。(1)现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员,你该怎样向全国听众播送长江险情呢?(2)指名再读,齐读(一起读出这紧张的气氛)。5、过渡: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几十万解放军官兵

7、和几百万人民群众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殊死搏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二)体会英雄壮举。1、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对救灾场面的描写,请同学细读课文,要求把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生自读句子,体会情感。3、教师评价好的学习方法。4、围绕课文,自由谈体会。A、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交流体会重点语句。出示重点句子:(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引导学生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质疑:读了这个

8、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最想强调的是哪个词?请大家自由读读,体会体会。“全然不顾”说明他们不顾什么?想想在扛沙包的时候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但他们顾的是什么。小结:是啊,我们的战士们,当恣意的洪水一次又一次猛烈冲击他们,甚至将要吞噬他们的时候,子弟兵们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大堤,保卫人民。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先自己练练。指名读,相互评价。出示重点句子:(2)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引导学生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

9、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质疑:读了这段话,你能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句话?“人墙”是指什么?在你的眼里好像什么?此时,战士们是怎么想的?此情此景,你想对人民子弟兵说些什么?小结: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坚桩,每一袋沙土,同时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堤。指导朗读: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一名学生读,齐读。出示重点句子:(3)“经过几个伤痕累累。”指名读句子。质疑:当你读到哪个词语的时候,你的心轻轻为之一颤?(伤痕累累)看到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老师把这感人的画面带来了,请看(出示画面)

10、,看到这一双双伤痕累累的手,你最想说什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吧。学完了这几处感人的句子,你们想用什么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大堤抢险这悲壮场面?过渡:在这场战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下他们的战斗场面。(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战士们的英雄之举。)看完这抢险的场面,在你的心中涌动了哪些话语,跟大家交流一下。(4)总结: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跟你们完全一样,我们怎能不感动,不崇敬?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这次战斗响彻云霄,回荡天地之间。(5)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配乐读)。(6)总结学法:刚

11、才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通过朗读的方法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接下去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铁汉本色。B、学习画面之二:铁汉本色。(1)过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师配乐读(黄晓文的事迹)。(2)质疑:在黄晓文的事迹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句?(3)交流感悟:出示重点句子。“黄晓文大声说又爬上了大堤”质疑: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让我们亲眼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引导学生画出文中的有关动词。质疑:你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黄晓文是一位怎样的战士?(预设:具有这样的行为是一位铮铮铁汉。)指导朗读:谁能用朗读把这感人的一幕介绍给大家听。出示重点

12、句子。“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质疑:读读这句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生1: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生2: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教师指导朗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C、学习画面之三:勇救群众。(1)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2)同桌交流,并谈谈自己感动的原因。(3)集体交流。出示重点句子。“战士们的冲锋舟以生的希望”引导学生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积极地进行营救。小组内交流,并用朗读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

13、说一说自己能从句子中体会到一颗怎样的心。教师展示相应画面,学生谈感受。出示重点句子。“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引导体会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情?小结: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是“他们的大救星”呢?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哪里就”、“看到,看到”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总结: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

14、是有一些人民子弟兵却永远地长眠于大江之下,不知他们究竟是谁?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了谁?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记住这些伟大的战士。播放歌曲为了谁。2、欣赏画面,师述画面内容。这就是在1998年8月1日晚,与滔滔洪水殊死搏斗中英勇牺牲的李向群和高建成烈士。除此之外,还有独生子马斐,刚结婚的杨德胜,只有十八岁的惠伟为等17名官兵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在浪尖上铸成了17座永久的丰碑。(出示丰碑图片)3、写碑文,读碑文。(1)引语:同学们,假如你也是抗洪的一份子,你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亲眼看到了我们的子弟兵倒在了大堤上、被洪水无情地冲走时,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歌颂这些年轻而又伟大的战士?(2)学生动笔写碑文。(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朗读自己的碑文。(4)呈现老师写的碑文:为人民,为胜利而勇于自我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垂不朽。引言:这句碑文,是人民子弟兵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朗读这句碑文!(5)小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永放光彩。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录最使你感动的句子。3、写一段你最想说的话。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