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7858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5.28).ppt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书山有路苏轼 上皇帝书说文化事 结人心 厚风俗 存纪纲熙宁四年一月 苏轼首上皇帝书 议学校贡举状 核心内容是文化 熙宁四年二月 作为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的苏轼 又向皇帝上书 仍然是文化 落点在 结人心 厚风俗 存纪纲 笔者称为九字真言 可惜这 九字真言 神宗皇帝并没有听懂 经过了一千年 听懂的人仍不多 所以文化之衰颓 无以复加 这是苏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的第三次上书 第一次 议学校贡举 第二次是 谏买浙灯 特别是第二次对皇帝的劝谏 皇帝从善如流 果然放弃了买浙灯的打算 这苏轼感动不已 而陛下翻然改命 曾不移刻 则所谓智出天下 而听于至愚 威加四海 而屈于匹夫 臣今知陛下可与为尧

2、舜 可与为汤武 可与富民而措刑 可与强兵而伏戎虏矣 有君如此 其忍负之 惟当披露腹心 捐弃肝脑 尽力所至 不知其它 这次苏轼向皇帝提出了三个要求 愿陛下 结人心 厚风俗 存纪纲 后面加了一个 而已 很多人都觉得苏轼好像找不到什么好东西说了 这三点实在算不得新鲜 但是 围绕这三点 我们看到的苏轼化身为 1 书山有路真宗皇帝的历史老师 引经据典 深入浅出地讲了多少故事呀 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雄性的苏轼 真诚的苏轼 耐心的苏轼 先讲道理 指出 人主所恃者 人心而已 突出 结人心 的重要性 人心之于人主也 如木之有根 如灯之有膏 如鱼之有水 如农夫之有田 如商贾之有财 木无根则槁 灯无膏则灭 鱼无水

3、则死 农夫无田则饥 商贾无财则贫 人主失人心则亡 苏轼比喻的气势 钱钟书评价为 莎士比亚般的 车轮战法 在这里显露无遗 一 子产焚 载书 消除误会 赂伯石安定世家 这是他认识到 众怒难犯 专欲难成 二 子夏语 取信于民 三 商鞅变法祸国亡身 不顾人言 虽能骤致富强 亦以召怨天下 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 见刑而不见德 虽得天下 旋踵而失也 至于其身 亦卒不免 负罪出走 而诸侯不纳 车裂以徇 而秦人莫哀 君臣之间 岂愿如此 四 宋襄公虽行仁义 失众而亡 五 田常虽不义 得众而强 2 书山有路六 谢安之用诸桓未必是 而众之所乐 七 庾亮之召苏峻未必非 而势有不可 则反为危辱 除商鞅变法外 余皆一语带过

4、正反对比 义正词严 指出了结人心和背人心的不同结果 矛头直指王安石变法的推动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今者无故又创一司 号曰制置三司条例 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于内 使者四十余辈 分行营干于外 造端宏大 民实惊疑 创法新奇 吏皆惶惑 设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贤者忧 小人谤 商贾不行 物价腾踊 更而甚者 听说还要复肉刑 这种状况确实堪忧 苏轼这里可能是在引用王安石对此事的辩解的话 我无其事 又无其意 何恤于人言 意思是 我没有说过要恢复肉刑 也没有这个想法 别人咋说 跟我无关 我又何必害怕呢 苏轼立刻进行了驳斥 夫制置三司条例司 求利之名也 六七少年与使者四十余辈 求利之器也 要求 罢制置三司条例司 因为这

5、是超设于现存官僚体制的另外的机构 事若不由中书 则是乱世之法 其次 智者所图 贵于无迹 汉之文 景 唐之房 杜 但是天下大治 第三 辛苦了很久 没有收获 富国之效 茫如捕风 可谓拙谋矣 3 书山有路一 宋文帝元嘉 孝武 萧齐故事 二 景陵王子良上疏 三 唐开元中 宇文融奏置劝农判官 苏轼最后说 事少而员多 人轻而权重 夫人轻而权重 则人多不服 或致侮慢以兴争 事少而员多 则无以为功 必须生事以塞责 终将造成 臣恐陛下赤子 自此无宁岁矣 的局面 不止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背弃人心 在农田水利 差役 青苗放钱也是如此 苏轼谈古论今予以攻击 一 二世事 二 明皇事 三 汉武用贾人桑弘羊之说 买贱卖贵 谓

6、之均输 于时商贾不行 盗贼滋炽 几至于乱 孝昭既立 学者争排其说 霍光顺民所欲 从而予之 天下归心 遂以无事 四 汉高祖 知其不可而罢 凡用典十四 引语八 多种论证方法 全面抨击新法之害 奉劝神宗皇帝 结人心 劝神宗 厚风俗 也是开头说理 国家的存亡 主要在于道德的深浅 不在实力强弱 而国家存亡的时间 在于风俗的好坏 不在于百姓富裕或者贫穷 所以古代的仁君 4 书山有路不因为国家弱小就忽视了道德 不因为贫穷就伤害好的风俗 可谓至理 摆了一连串让人嗔目结舌的事实 姑列如下 一 周公对强齐的预言 二 季子对弱卫的判断 三 逢滑对楚复国的认识 四 晋武平吴 不知其将乱 五 隋文既平陈 房乔知其不久

7、六 帝斩郅支 朝呼韩 功多于武 宣矣 偷安而王氏之衅 七 宣宗收燕赵 复河湟 力强于宪 武矣 消兵而庞勋之乱起 以上七例 劝皇帝厚风俗 不要 急于有功而贪富强 再以人的身体设喻 夫国之长短 如人之寿夭 人之寿夭在元气 国之长短在风俗 元气如何养 慢慢养 慎起居 节饮食 导引关节 吐故纳新 不得已而用药 则择其品之上 性之良 可以久服而无害者 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 不善养生者 薄节慎之功 迟吐纳之效 厌上药而用下品 伐真气而助强阳 根本已空 僵仆无日 5 书山有路所以 天下之势 与此无殊 故臣愿陛下爱惜风俗 如护元气 又举出历史故例若干 一 曹参 贤相也 曰慎无扰狱市 二 黄霸 循吏也 曰治道去泰

8、甚 三 或讥谢安以清谈废事 安笑曰 秦用法吏 二世而亡 四 刘晏为度支 专用果锐少年 务在急速集事 好利之党 相师成风 五 德宗初即位 擢崔祐甫为相 祐甫以道德宽大 推广上意 故建中之政 其声翕然 天下想望 庶几贞观 及卢杞为相 讽上以刑名整齐天下 驯致浇薄 以及播迁 六 还没有完 苏轼又举神宗的父亲仁宗的例子 仁祖之驭天下也 持法至宽 用人有叙 专务掩覆过失 未尝轻改旧章 然考其成功 则曰未至 以言乎用兵 则十出而九败 以言乎府库 则仅足而无余 徒以德泽在人 风俗知义 是以升遐之日 天下如丧考妣 经常打败仗 臣下有过错 不是批评二是掩盖 国库也没有多少剩余 即使这样 还是受到百姓爱戴 为什么

9、 因为仁宗皇帝知道 社稷长远 终必赖之 风俗 好的风俗是立朝之本 七 汉文帝故事 6 书山有路八 诸葛亮用黄忠 九 汉文不用贾生 十 景帝用晁错 又有了这些论据 结论唾手可得 今若多开骤进之门 使有意外之得 公卿侍从 跬步可图 其得者既不肯以侥幸自名 则其不得者必皆以沉沦为恨 惟陛下以简易为法 以清净为心 使奸无所缘 而民德归厚 臣之所愿厚风俗者 此之谓也 这样请出古人说理 阵容如此华丽 不由人不服气 朝廷如何存纪纲呢 苏轼从国家权力的平衡说开去 提出除了平衡之外 宋朝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办法 保护言论自由 尤其是台谏的言论自由 历观秦 汉以及五代 谏诤而死 盖数百人 而自建隆以来 未尝罪一言者

10、纵有薄责 旋即超升 许以风闻 而无官长 风采所系 不问尊卑 言及乘舆 则天子改容 事关廊庙 则宰相待罪 台谏未必各个都是贤人 所言亦未必都正确 拿来做什么呢 将以折奸臣之萌 而救内重之弊也 苏轼在这里语气一变严厉而为幽默 然而养猫所以去鼠 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 畜狗所以防奸 不可以无奸而畜 7 书山有路不吠之狗 陛下得不上念祖宗设此官之意 下为子孙立万一之防 朝廷纪纲 孰大于此 举例 一 自己幼小所记 及闻长老之谈 皆谓台谏所言 常随天下公议 二 孔子之言 三 李斯忧蒙恬之夺其权 则立二世以亡秦 四 卢杞忧李怀光之数其恶 则误德宗以再乱 五 孙宝有言 周公上圣 召公大贤 犹不相悦 著于经典

11、两不相损 六 晋之王导事 有了台谏的言论自由 这就让王朝纲纪得以保存 苏轼在奏章的最后说 对于新法 我并非诋毁 我只是想谈谈不同的看法 以蝼蚁之命 试雷霆之威 积其狂愚 岂可数赦 苏轼说自己知道皇帝圣明 知道自己一片忠心 臣天赋至愚 笃于自信 认定皇帝陛下 生知之性 天纵文武 不患不明 不患不勤 不患不断 但患求治太速 进人太锐 听言太广 皇帝听了点头说 卿所献三言 朕当熟思之 这样一节历史课 用典37个之多 引用先贤名言11则之多 孔子三 孟子二 书 二 禹一 周公一 秦人民 8 书山有路谣一 俗语一 可谓 恶补 神宗听得点头哈腰 都快吐了 那么 苏轼所说的这结人心 厚风俗 存纪纲 犹如程咬

12、金砍出的三板斧 如若砍到一千年之后的中国面临之内外形势 中国人风俗之厚薄 中国纪纲伦常之现状 又当如何 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 在道德之浅深 不在乎强与弱 历数之所以长短者 在风俗之厚薄 不在乎富与贫 道德诚深 风俗诚厚 虽贫且弱 不害于长而存 道德诚浅 风俗诚薄 虽强且富 不救于短而亡 这篇文章在今天看来不啻 万言书 纷繁复杂的数千年历史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形诸笔端 直面而斗 毫无躲闪 一腔赤子情怀 耿耿忠心喷薄而出 字字啼血 字字珠玑 黄钟大吕之声 绚烂至极而平淡 三五竖子焉能知之哉 古代人夸奖人有节操 有文化 常常这样说 古人哉 古人哉 今人唯恐被看作冬烘 唯恐不被人看作 现代 数典忘宗 悲哉 再不改变 终有一天 华盛顿就是圣地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