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357828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和原理强化训练试题(教师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精品备战中考演练07 燃料及其利用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星期天九年级一班的同学集体去爬山,山上草木葱茏,沿途设立各种图标,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2野外烧烤时,把木炭架空燃烧是为了()A降低着火点B散热面积大C提高着火点D使木炭和空气充分接触【答案】D【解析】A、野外烧烤时,把木炭架空,可以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木炭燃烧,使木炭燃烧的更旺,而不是降低着火点,

2、故选项错误。B、野外烧烤时,把木炭架空,可以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木炭燃烧,而不是散热面积大,故选项错误。C、野外烧烤时,把木炭架空,可以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木炭燃烧,而不是提高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野外烧烤时,把木炭架空,可以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木炭燃烧,使木炭燃烧的更旺,故选项正确。故选:D。3下列气体遇明火可能会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和氢气B甲烷和氨气C二氧化碳和氮气D甲烷和空气【答案】D【解析】ACO和H2都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气体,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错;B甲烷和氨气都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气体,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错;C二氧化

3、碳和氮气都没有可燃性,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错;D甲烷具有可燃性,空气具有助燃性,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故正确;故选:D。4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地热能B潮汐能C石油D酒精【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是指动植物遗体经过成千上万乃至上亿年才形成的燃料,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潮汐能属于新能源;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C。5下列灭火方法(或原理)不正确的是()A森林、草场着火开辟隔离带B油、气着火用干粉灭火器C精密仪器,珍贵书籍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普通可燃物着火用水灭火【答案】C【解析】A、森林、草场着火开辟隔离带,利用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

4、说法正确。B、油、气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C、精密仪器,珍贵书籍着火,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否则容易受损;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故选项说法错误。D、普通可燃物着火用水灭火,利用的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酿酒B铁生锈C动物呼吸D蜡烛燃烧【答案】D【解析】A、酿酒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B、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过程,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C、动物呼吸是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D、蜡烛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

5、合理的是()A家里煤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检查B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设置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答案】A【解析】A、煤气具有可燃性,遇到电火花时易发生爆炸,因此闻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检查,故做法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C、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D、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故选:A。8保卫蓝天战的措施之一为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污染物,最理想的能源是()A煤球B汽油C酒精D氢气【答案】D【解析】氢

6、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D。9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图示实验是课本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从控制变量法角度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ab的不同点是可燃物种类不同,相同点是温度都相同Bac的不同点是温度不同,相同点是可燃物种类相同Cbc的相同点是都有可燃物,但有两个不同点Da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更充分【答案】C【解析】A、ab的不同点是可燃物种类不同,相同点是温度都相同、均能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B、ac的不同点是a能与氧气接触,c不能,相同点是可燃物种类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bc的相同点是都有可燃物,但有两个不同点(b能与氧气接触、c不能,可

7、燃物的种类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a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气D煤【答案】C【解析】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煤气不属于化石燃料;D、煤属于化石燃料。故选:C。11我国北方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而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C煤、石油、酒精均属于化石燃料D燃烧时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二氧化碳在燃烧【答案】B【解析】A、

8、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煤炉生火,用木材引燃是为了尽快达到煤的着火点,故A说法错误;B、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所以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B说法正确;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C说法错误;D、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CO)燃烧产生的物质,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D说法错误。故选:B。122017年12月22日,我国首班生物航煤(可由地沟油炼化而成)跨洋航班成功抵达目的地。据介绍使用生物航煤与平时使用普通燃料飞行没有任何差异,且有效减少了SO2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

9、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使用生物航煤的优点是()减少空气污染缓解温室效应增加煤焦油的排放减少酸雨危害ABCD【答案】B【解析】因为“使用生物航煤与平时使用普通燃料飞行没有任何差异,且有效减少了SO2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所以使用生物航煤的优点是减少空气的污染;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不会增加煤焦油的排放。故选:B。13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处白磷燃

10、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答案】C【解析】A、实验中a、c处的现象分别是白磷燃烧、白磷不能燃烧,a处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中a、b处的现象分别是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C、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被耗尽,故选项说法错误。D、管口小气球能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体现实验绿色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潮汐能C生物质能D风能【答案】A【解析】人们正在

11、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B、潮汐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C、生物质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D、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故选:A。1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等B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焦炭、煤油、煤气等许多有用的物质D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答案】D【解析】A、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故A错误;B、

12、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水能不属于新能源,故B错误;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能生成新物质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故C错误;D、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故D正确。故选:D。16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答案】C【解析】A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

13、误;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改变,错误;C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错误。故选:C。17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答案】D【解析】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B、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

14、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正确;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不能使用电梯逃生,错误;故选:D。18如表为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实验现象:根据如表数据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H2体积分数%9080706050403020105空气体积分数%10203040506070809095点燃现象安静燃烧安静燃烧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不爆炸A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B收集的H2如果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为100%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一定发生爆炸【答案】A【解析】A、从题目中表格知,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B、收集的H2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大于等于80%,故B项错误;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纯度大于等于80%,故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