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卵石的形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57808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卵石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卵石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卵石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卵石的形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卵石的形成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课件吧 http:/(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

2、程 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 1.出示卵石实物 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 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 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 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 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 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 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 1.了解风化作用 (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

3、动、滚落的呢? 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 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 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实验验证 (4)汇报交流 (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 (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 (2)学生猜想 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分组

4、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4)分组实验。实验注意:要留一至二块砖作比较 (5)汇报交流: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6)小结: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岩石和岩石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河床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水之间也有摩擦,岩石受到这一系列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越来越小,棱角逐渐被磨圆。 3.形成结论 (1)师: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 (2)分组讨论 (3)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延伸 1.问:上游的岩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变成了下游的卵石,我们还见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发生变化的现象? 2.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一说 3.了解江中的沙洲、高原上的沟壑形成原因 4.想一想,今天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是什么样呢?好课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