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57443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2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发展战略)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送审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一年十二月51Tim目 录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1(一)发展基础11(二)面临形势33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55(一)指导思想55(二)基本原则66(三)发展目标77(四)主要指标88三、培育新兴产业,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99(一)大力发展低碳型新兴产业99(二)巩固低碳优势产业1111(三)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1313(四)加快培育发展减碳产业1414四、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清洁能源保障体系1515(一)着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1515(二)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碳排放1717(三)推进电网智

2、能化建设1818五、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818(一)提高工业能效水平1919(二)构建低碳交通网络2020(三)推广绿色建筑2222(四)降低公共机构能耗2424(五)加强节能基础能力建设2424六、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低碳发展核心竞争力2525(一)建立低碳发展技术体系2525(二)制定低碳技术政策和标准2626(三)加强低碳创新能力建设2727七、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低碳发展环境2828(一)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2828(二)探索低碳发展新机制3030八、挖掘碳汇潜力,增强碳汇能力3232(一)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3232(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3333(三)构建城市碳汇体系33

3、33九、倡导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3434(一)提高全民低碳意识3434(二)多领域践行低碳生活3535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低碳发展3636(一)以低碳理念推进城市空间紧凑发展3636(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737十一、开展示范试点,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3838(一)低碳政府示范3939(二)低碳企业示范4040(三)低碳城区示范4040(四)低碳园区示范4040(五)低碳社区示范4141十二、保障措施4141(一)组织保障4141(二)政策保障4242(三)资金保障4242(四)能力建设4343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一)低碳发展基础1(二)面临形势3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6

4、(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7(四)主要指标8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9(一)大力发展低碳型新兴产业9(二)巩固低碳优势产业11(三)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13(四)加快培育发展减碳产业14四、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清洁能源保障体系15(一)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15(二)着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16(三)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碳排放18(四)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19五、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一)提高工业能效水平20(二)构建低碳交通网络21(三)推广绿色建筑24(四)降低公共机构能耗25(五)加强节能基础能力建设27六、推进科技创

5、新,提升低碳发展核心竞争力27(一)建立低碳发展技术支撑体系28(二)优化低碳技术发展环境29(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29七、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低碳发展环境30(一)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31(二)探索低碳发展新机制32八、挖掘碳汇潜力,增强碳汇能力34(一)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34(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35(三)构建城市碳汇体系36九、倡导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37(一)提高全民低碳意识37(二)多领域践行低碳生活38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低碳发展39(一)以低碳理念推进城市空间紧凑发展39(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40十一、开展示范试点,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41(一)低碳政府示范4

6、1(二)低碳企业示范43(三)低碳城区示范43(四)低碳园区示范43(五)低碳社区示范44十二、保障措施44(一)组织措施44(二)制度措施45(三)资金保障45(四)能力建设46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低碳发展、建设低碳城市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我市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争取竞争新优势,探索走中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道路,建

7、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市第五次党代会、市第五次人代会和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低碳发展基础产业低碳化趋势明显。2009年本市生产总值达到8201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58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46.7:53.2,后工业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

8、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业升级加快,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创意文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低碳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资源能源效率稳步提升。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0.5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9年0.529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能耗的1/2;万元GDP水耗21.89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20062009年,能耗降低相当于减少了2100万吨CO2当量以上的碳排放。2009年核电、气电和外来电等清洁电源比例超过60%。2009年天然气消费量比2005年增加了20.16亿立方米,比消费等量石油少排放了约122.4万吨CO2当量。技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2009年全

9、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万人专利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7.5%,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技术创新基础初步形成。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已制定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等;编制发布了深圳市节能中长期规划、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印发实施了深圳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深圳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深圳市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试行办法等有关低碳发展的

10、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碳汇效果明显。全市1/2(974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基本生态控制线(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碳汇资源丰富。森林管理和植树造林工作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达到45%,森林碳汇效果明显,城市绿化空间稳步拓展,为构建城市碳汇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碳排放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根据初步估算,2005年全市碳排放总量约为7327万吨CO2当量,万元GDP碳排放约为1.48吨CO2当量,处于国内较低水平。在排放源上,我市主要的碳排放源来自化石能源消费,占97%;在碳排放产业结构上,第二产业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71%,其中能源工业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

11、41%;交通运输仓储业约占11%,建筑物约占10%,住宅(生活)约占7%,废弃物处置约占1%(只包含废水处理产生的碳排放)。 (二)面临形势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抢占国际道义制高点,增强自身经济科技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积极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推进低碳发展正成为许多国家“绿色复苏”、争取发展空间、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多种低碳发展计划,努力积极寻求低碳发展先机。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

12、潮流,引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低碳发展是我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在能源资源短缺和全球排放空间有限的背景下,统筹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共进双赢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重要任务之一。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优化结构、形成以低碳生产和消费方式为特征的低碳发展模式,是我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走新型工业

13、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是深圳低碳发展的重要机遇。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1587号)要求,深圳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要做低碳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圳需要以此为契机,加快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考核体系,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率先探索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方式,探索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低

14、碳绿色发展之路,为促进推动全国低碳发展奠定基础先行先试。低碳发展是深圳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较早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土地空间和能源资源愈显紧张,人口承载已近极限,、环境、生态的刚性约束日益增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外部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低碳发展之路,创新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途径新路,成为深圳顺应世界发展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

15、择。深圳已具备低碳发展的良好基础,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一是低碳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尚未尚未形成全社会共识;二是低碳产业体系尚不完善未建立;三是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尚需加强;,四是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等。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率先建成国家低碳城市,努力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二)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