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7181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_第5讲_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 A B两类地震波有何区别 横波 较慢 2 两个不连续界面 1 C界面 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2 D界面 A地震波完全消失 B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 三大圈层 C层 C D两层 D层 E层 F层 4 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1 三大圈层 1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是 2 水圈 组成 地球表层的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气水和 等各种形式的水体 特点 氮和氧 生物水 连续但不规则 3 生物圈 构成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 范围 水圈的全部和 2 关系 相互联系 相互制

2、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生存环境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上部 1 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 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坚硬外壳 其厚度不均 陆地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在陆地上 一般高原 山地地壳厚 平原 盆地地壳薄 2 地壳 岩石圈 地壳是指地表以下至莫霍界面部分 是地球内部三大圈层最外部的圈层部分 岩石圈是指上地幔的顶部以及整个地壳部分 地表以下至软流层以上部分 3 生物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是由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 其范围渗透于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 因此是最活跃的圈层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要点解读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

3、地壳 地幔 地核三个圈层 具体分析如下 1 图解地球的内部圈层 2 表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迁移应用 解释地矿队利用地震波传播特点寻找石油 天然气和地下水的原因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两种波在通过不同的媒介时传播速度不相同 其中横波只能够通过固体传播 因此地矿队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点来推断地震波通过媒介的特点 进而达到寻找矿产的目的 典例 2014 宜春模拟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 据图完成 1 2 题 1 地震波特点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能通过固体 液体传播 只能通过固体B 和 传到 时 波速突然下降C 和 传到 时波速加快D 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2 地

4、球内部圈层结构 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 地幔和地核B 岩石圈和地壳C 地壳和地幔D 地幔和地壳 解题探究 1 当地震波从地壳进入地幔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 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2 当地震波从通过固态物质转入到液态物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 地震波速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中横波速度变为0 答案试做 1 D 2 C 解析 第 1 题 为莫霍界面 为古登堡界面 为横波 只能够通过固体 为纵波 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 通过莫霍界面时 横波 纵波速度增加 通过古登堡界面时 横波消失 纵波速度减小 第 2 题 为莫霍界面 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方法技巧 数字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二 两种地震波 即纵波和横

5、波 二 两个不连续面 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三 三大内部圈层 即地壳 地幔和地核 三 三大外部圈层 即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 加固训练 2013 石家庄模拟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 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 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 这说明了 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解析 1

6、 选D 2 选A 第 1 题 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为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到此界面 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 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 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纵波可以通过固态 液态和气态物质 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第 2 题 纵波波速要大于横波波速 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 遇到此物质 横波消失 纵波速度先减小 后增大 五 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的判读 1 找起点 地球外部圈层判读 首先要确定读图的切入点 一般情况下以地表作为圈层判读的起点 2 根据位置判读外部圈层 通过分析示意图中位置特点来判断外部圈层 如在地势低洼处往往是水圈 与大气圈 水圈都有交集的是生物圈 2011 大纲

7、版全国卷 读右图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B 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 地幔 1 读图获取有效信息 2 该山体的组成 答案 D 黄果树瀑布为黄果树的核心景区 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 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 黄果树 而得名 瀑布高度为77 8米 其中主瀑高67米 瀑布宽101米 其中主瀑顶宽83 3米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 回答 1 4 题 1 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2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 生物圈B

8、水圈C 岩石圈D 地壳 3 在景观图中 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 瀑布B 岩石C 树木花草D 大气 4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 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解析 1 选C 2 选B 3 选C 4 选B 第 1 题 从黄果树瀑布景观图中可以看出黄果树景区山清水秀 空气清新 瀑布壮观 因此景观图能够体现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 第 2 题 黄果树瀑布景区的核心景点是黄果树瀑布 瀑布属于水圈 第 3 题 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花草树木属于生物圈 第 4 题 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分别是地球内能 重力能 太阳辐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