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56904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后危机时代全球出路与2011年P民对策点击:7133 回复:83 作者:诸葛晓亮君 发表日期:2010-11-3 9:34:0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后由次贷危机进一步又引发全球金融以及经济危机。本次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尚未被确认已经走出危机的阴影,二次探底之说仍然盛行。首先,本次危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面临的首次重大危机,为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不统一,基于本国利益制定的救市政策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外部影响:如今美国和日本的低利率政策正在形成中国的通胀压力。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制定者的

2、博弈又可能造成全球中商主义的重新抬头。其次,本次危机被更多的人理解为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绑架:低利率带来全球泛滥的热钱、衍生品与投机行为。而投机的破产带来全球流动性的骤然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的破坏,并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出现。这一观点是否成立仍需严谨的论证,因为他所描述的也许仅仅是过程而非本质,更深层次的问题也许本身就来自实体经济内部。第三,本次危机是对现有经济理论的一次集中检验,就像1929年大萧条对萨伊定律的检验一样。这种检验对经济理论是有巨大推动的,凯恩斯主义便是诞生于大萧条之后。种种迹象表明,人们对经济理论的迷信也许正在使危机复杂化。例如中国可以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凯恩斯主义国家,4

3、万亿的救市政策带来M2的膨胀,这将形成未来数年内的通胀压力。最后,作为经济理论研究中,向来缺失的重要一环针对对冲基金的研究,如果不被重点考虑,那么这种理论似乎是不够完整的。因为一方面对冲基金的资金规模和冲击力足以影响经济全局,另一方面对冲基金的操作者又是经济理论最为娴熟的使用者。也就是说,对冲基金完全可以猜到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甚至发现各国的经济漏洞,并安排相应的套利行为,这通常会改变经济政策的最终结果。综上,本次金融与经济危机不仅是对全球经济体的一次挑战,更是对经济理论的一次挑战。如今复杂的经济环境正在迫使普通民众也要成为经济专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多变的风险世界中保护自己的财产。笔者认为,

4、现有经济理论对危机的解释并不完善:一方面理性人这一假设并不成立,甚至严重脱离现实。这使得基于这一假设建立起的所有模型都会面临挑战。行为经济学家对这些模型的检验给了我们更多启示。另一方面政府在选择经济理论的过程中更像一个利益主体,这使得他更愿选择于己有利的理论来制定相关政策。例如凯恩斯主义能够强化政府权力,于是更多的政府愿意将其视为真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带有功利色彩的选择可能会造成更坏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的研究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1、本文试图通过对以往经济危机理论的总结,并结合本次危机的最新特点,对本次危机的成因做出解释。因为只有正确解释危机的成因才有可能选对走出危机的路径。2、对政策

5、制定者做出分析,检讨现有经济政策的得失。站在经济全局的角度重新考察经济政策的选择与制定,而不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做出这种判断。 笔者计划本文将划分为如下章节,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完善:1、 经济危机成因的重新解读2、 全球救市后主要经济体最新格局3、 中国四万亿的得与失4、 新一轮洪峰何时降至?5、 全球出路与P民对策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西南国际珠宝城赏精品翡翠 抢精美钻石 更多品牌专区 大学美女设计师专业设计简约而时尚,美女设计师帮你设计温馨的卧室更多推荐 作者:霜_天_晓_角回复日期:2010-11-0309:36:20 MARK 作者:ouyangcamel回复日期:2010-11-030

6、9:41:53 前排 作者:zy770514回复日期:2010-11-0309:57:38 愿闻其详 作者:呼啦圈000回复日期:2010-11-0309:59:59 就坐 作者:湛蓝暮色回复日期:2010-11-0310:07:17 加油。 作者:hyxxfwz回复日期:2010-11-0310:07:33 愿闻其详 作者:qiangchuang回复日期:2010-11-0310:08:43 就坐 作者:kang5505回复日期:2010-11-0311:32:56 顶 作者:夜摸回复日期:2010-11-0311:41:34 UP 作者:espn16500回复日期:2010-11-0312

7、:11:33 mark 作者:长安射天郎回复日期:2010-11-0312:26:32 学习了,相当不错。支持楼主的思考,强烈关注。 作者:vivianwong1983回复日期:2010-11-0312:33:35 关注第五点:全球出路与P民对策 作者:倚剑长歌一杯酒回复日期:2010-11-0313:14:49 m 作者:都督六合诸军事回复日期:2010-11-0313:19:17 mark 作者:tg9146回复日期:2010-11-0313:26:03 记号 作者:此地无银两回复日期:2010-11-0314:02:14 记号 作者:mingtian_1967回复日期:2010-11-0

8、315:26:01 观望 作者:小小猫猫000回复日期:2010-11-0316:03:28 MARK 作者:dabaowlj回复日期:2010-11-0316:40:09 最关注P民对策,mark 作者:我是唐老妖回复日期:2010-11-0317:07:13 学习中 作者:眉毛有点粗回复日期:2010-11-0317:32:51 持续关注中 作者:傲孤云回复日期:2010-11-0410:48:10 路过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 作者:tiangua1518回复日期:2010-11-0410:55:48 先留名 作者:busiwanglin回复日期:2010-11-0410:58:20 3 作

9、者:想走运的兔子尾巴回复日期:2010-11-0411:01:38 马克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 作者:呼啦圈000回复日期:2010-11-0411:14:55 关注中,怎样才能不把油放成水? 作者:不看楼主看回帖回复日期:2010-11-0411:54:12 我只想看看 5、 全球出路与P民对策 作者:MAISONWORLEY回复日期:2010-11-0412:58:15 OK 作者:sglssssss回复日期:2010-11-0414:16:32 mak 作者:格礼回复日期:2010-11-0415:05:53 留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 作者:粒粒仙回复日期:2010-11-0415:34:1

10、3 希望不是太监贴 作者:一只猪仔会说话回复日期:2010-11-0417:38:27 关注、学习 作者:splinter_2回复日期:2010-11-0418:11:46 ca,又是这种东西,不看,太累了 作者:青衣浪子2010回复日期:2010-11-0421:23:50 关注中 作者:各种草回复日期:2010-11-0507:48:44 P 民出路在那?关注中 作者:首席捌婆回复日期:2010-11-0509:47:47 P民只有等死,不信等着看! 作者:好想喝啤酒回复日期:2010-11-0510:16:47 关注中 作者:振奋鼠槌回复日期:2010-11-0513:34:30 坐等,

11、关注中 作者:y763947034r回复日期:2010-11-0513:37:56 3 作者:霜_天_晓_角回复日期:2010-11-0513:51:01 诸葛兄,怎么这个帖子没下文了? 作者:诸葛晓亮君回复日期:2010-11-0516:01:39 第一部分:经济危机成因的重新解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者对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曾给出过多种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如下:1. 基钦周期:短周期由英国经济学家基钦于1923年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和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被成为基钦周期。2.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12、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于1860年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3. 唐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由俄国经济学家唐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的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为35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4. 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13、由美国的库兹涅茨于1930年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5. 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1936年,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事实上,无论哪种经济周期理论,都是建立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些分析从实证角度得出结论:不均衡是经济世界的常态。而与此相反,如果从经典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出发均衡将是经济的常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就是要证明,市场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市场出清。这无疑是一个矛盾:宏观与微观分析理应对应相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