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2020伐无道诛暴秦2020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6902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2020伐无道诛暴秦2020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2020伐无道诛暴秦2020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2020伐无道诛暴秦2020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2020伐无道诛暴秦2020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2020伐无道诛暴秦2020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伐无道,诛暴秦”知识点一:秦的暴政1.徭役繁重: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修长城,修驰道等,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赋税沉重: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田租按官府掌握的每人应有土地的亩数征收。口赋是计口出钱,其数额是田租的两倍。杂赋是各色名目的临时征派,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3.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死刑就有十几种,还有肉刑、徒刑、笞刑等,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他的统治更加残暴,和宦官赵高狼狈为奸,任意屠杀他的兄弟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极其

2、黑暗。思维拓展:秦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知识点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1)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2)直接原因:九百贫苦农民去渔阳戍守,遇雨误期。2.时间:公元前209年。3.地点:蕲县大泽乡。4.领导人:陈胜、吴广。5.政权:起义军在陈建立了政权,陈胜自立为王。6.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关链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是: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贵族的权力发出质疑和挑战,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觉醒。7.结果:起义军被镇压,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8.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3、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知识点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巨鹿之战(1)时间:公元前207年。(2)双方:刘邦、项羽与秦军主力。(3)成语:背水一战、破釜沉舟。(4)结果: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刘邦同时乘秦军主力在巨鹿作战之时,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秦朝灭亡。3.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4.汉朝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思维拓展: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有何变化?提示:秦亡之

4、前,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属于秦末农民战争,主要是推翻秦的统治,项羽、刘邦属于农民起义军的领导者;在秦灭亡之后,项羽、刘邦为了争夺皇位,其对争夺全国统治权进行的战争性质属于地主阶级为确立自己统治的战争,项羽、刘邦也由原来的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转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例题1】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A.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秦朝法律残暴C.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所述可知,A、C、D明显不正确,秦朝刑法的严酷和繁多才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答案B【例题2】秦朝统治者最终向谁投降()A.陈胜 B

5、.吴广C.刘邦 D.项羽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答案C【例题3】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C.长平之战 D.垓下之战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战役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后来为争夺帝位,项羽刘邦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之争。答案 B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道:“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选择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