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56899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就业困难情况下,媒体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加强报道力度,推进报道深度,拓宽报道广度,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关键词: 一、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2009年的民生难题。2008年底,教育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光明日报(2009年3月25日)调查显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有一定心理问

2、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的就业更加困难;毕业生就业思想压力加大;毕业生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缺少了解;“等、靠、要”思想倾向危害较大。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因而引起媒体与社会的关注。一些媒体通过内容策划与活动组织来实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彰显传媒的公信力与社会责任感,也暴露了媒体报道的种种缺失。 二、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乱象 在金融危机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与公众的“眼球”。从卖猪肉到下基层、从村官到城管、从昔日的天之骄子到争做公交乘务员、交通协管员、搓澡工,一桩接着一桩,那些原本平常的词汇成了大

3、学生就业舍原路另辟蹊径的代名词。 2009年,媒体对“女大学生死亡日记”的报道,将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问题推向舆论的漩涡之中。2009年2月,燕赵都市报对“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10万字日记”予以报道。 报道没有对此展开深入调查,开篇描述了死者家属的悲痛,然后引出死者生前写的10万字日记并大段摘录原文,结尾发出“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带血的日记,一起来思索她走上死亡之路的原因吧”。一些媒体对此纷纷转载、引用或跟踪报道,从而引发网民的热议。 媒体情绪化报道毕业生自杀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值得警惕。报道充斥或渲染了一种悲观或厌世的情绪,如“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

4、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罪。”“如果我没有上大学,可能会遗憾一辈子,而现在上了大学,快要毕业了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更觉得遗憾。”记者在揭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忽视了该报道对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力与情绪感染性。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一个情绪相当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之中,如果有一个人表现出消极的自杀行为,很可能会“感染”其余的人,让那些存在隐性心理问题的人员,也表现出类似的举动。研究表明,媒体对自杀行为的公开报道会增加人群模仿自杀的数量。媒介类型、报道内容、案例的真实性等都会影响人群的自杀行为。研究发现,报纸和网络较之

5、于电影电视、音乐、舞台剧等对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更大,对自杀行为报道趋于肯定的国家,自杀现象也最多,相反,自杀的负面报道出现多的国家,明显减少了模仿自杀的可能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受自杀影响的敏感人群主要是1535岁的中青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 “女大学生自杀”报道,大量摘引死者日记的做法本来就具有争议,如果摘引的过程中不注意内容筛选,摘引之后又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那么这样的自杀报道是不负责任的,甚至等于宣扬自杀。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学生就业艰难的背景之下,大众传媒是揭示大学生就业难题与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徒增大学生的就业恐慌与社会的悲观情绪呢?最近,有关农村出现“新读书无

6、用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如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农村考生放弃高考。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联合调查也表明: “26.3的受访者感觉报纸电视整天说就业难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报道,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熟知国家就业政策、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就业新特点,并具备深刻洞察力,能够对一些就业现象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判断。 三、大学生就业恐慌中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7、放在突出位置。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应进行积极引导。 引导就业心理,培植大学生积极的就业观 较之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由于其广泛性和异质性,大众传媒已经超越家庭、学校成为重要的个人社会化的场所。大众传媒通过信息传递作用于受众的选择性机制产生传播效果,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调适,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东方早报刊登题为疑因压力大 大四学生猝发心脏病的新闻,关注学生求职心理健康问题。新华社“新华视点”刊发大学毕业生怎样克服择业“心理落差”?(2009年2月12日)评论,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倡导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克服择业的“心理落差”,不要只向往大城

8、市、大机关而忽视基层工作,不要因自己是“普通劳动者”而妄自菲薄。大众传媒通过传递心理知识、沟通社会心理、提供大学生自我讨论的公共论坛、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有效发挥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功能。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屈身就业“遭家长围追堵截”(2009年1月10日)虽然报道了大学生择业受到来自家庭的阻挠,但报道彰显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自主择业的勇气,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光明日报刊发寻找最能发挥个人价值的位置(2009年3月26日)的评论指出,在就业的过程中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做到知己知彼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工作与岗位。媒体关注大学生求职主体,在鼓励大学生就业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就业心

9、理进行心理调适与正确引导。解读就业政策,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Rc在就业困难情况下,媒体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加强报道力度,推进报道深度,拓宽报道广度,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宣传与解读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例如,文汇报刊登的让大学生“零成本”创业、申城将推就业托底援助计划 承诺困难毕业生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报道政府将出台新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以期解决就业问题;随后介绍“上海再次降低创业者门槛,大学生无需提供户籍证明就可办理企业注册登记”、“西安大学生在沪创办零首付企业”的经验。这些报道不仅达到了对政府推进就业政策的宣传目的,同时也可以起到稳定求职者心

10、理的作用。同样,经济日报刊发促就业,今年我们更有信心评论,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充满信心,如中央财政投入420亿元资金促就业,首先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放到了突出位置;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保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取消各个城市对大学生落户的限制、加强了毕业大学生的专业培训、大学生创业贷款扶持等)。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刊发大学生就业呼唤“治本之策”(2009年2月3日),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出“治本之策”。文章从我国的城乡分割、东西差距、户籍制度、保障差异、大学生的成本投入等角度,反思了大学生改变“身份”的就业期望,呼吁各级政府要拓展就业空间(改变就业观念、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制度,让大学生就业更少

11、承受社会转型之痛。 关注高校应对就业难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文汇报刊登工程大怎样为学生铺平就业路的消息,介绍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紧盯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培养人才、多方推销人才、校企结合增强学生实践等,解决就业的深层次问题。南方周末于3月19日推出艰难时世:大学毕业生的“生死抉择”,报道“一喜一忧”的故事:河北女大学毕业生刘伟自杀;义乌职业学院“超级毕业生”在淘宝网开店致富。南方人物周刊也在2009年第15期封面专题“女大学生之死”中,介绍“危机中的美国大学生”。媒体在比较中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借鉴。 批驳错误论调,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并举 在公众议程、媒介议程与政府议程互动的“媒介化社会”中,传

12、媒以期社会公信力与责任感影响了社会舆论。 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失范,必然影响社会对“读书”或求学的实用价值的质疑,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早在2006年1月12日,大连晚报以北大学子待业在家穿糖葫芦为题,报道了北大医学部毕业生武小锋毕业半年多没找到工作,在家里帮父母穿糖葫芦卖。该报道迅速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并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针对“读书无用论”论调,大连晚报及时发表了题为读北大无用论是对武小锋的误读的言论,起到了正面引导和示范作用,倡导科教兴国战略。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报道要有全局观念与整体观念,从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事实

13、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很多原因,如结构失衡导致的专业人才不配套,人才供需结构和就业观念问题,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人才过剩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等。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人生起点,媒体应鼓励大学生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旧择业观,应该大力提倡“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起到有效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同时,关注金融危机中企业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媒体应兼顾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做到监督与扶持企业并举。文汇报2月12日刊登的两则新闻:五成受访企业认为 沪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一般”与危机下逆向思维:招工加薪 专家建议: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更应采取积极手段。前者引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

14、的调查数据说明上海企业九成以上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后者报道中加电炉有限公司的招工和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的加薪,为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了新思路。 传播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 媒体要积极传播就业信息,为求职者提供求职信息服务。广州日报联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信息时报、大洋网和求职广场网,为招聘单位和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平台,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尽管都市类媒体也刊登各地招聘会信息、专访成功就业的学生、介绍面试技巧等等,但更多的是宏观的政策解读,服务类信息亟待加强。比如,针对国家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媒体既要宣传、解读国家政策,也应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基层生活的艰苦,告诉那些没有

15、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年轻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对学生的求职思路、求职技巧、求职维权等也应给予重点关注,比如,新民晚报就开辟专版介绍求职经验,开设“法援沙龙”求职专版,还在其他版面关注求职维权。中国青年报刊发就业危机下,当心招聘陷阱(2009年3月25日)评论指出,政府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应切实加强对就业招聘过程的规范和监督(如个人信息泄露、就业歧视、花样翻新地折腾应聘者等)。在搭建供求平台、提供招聘信息的同时,还应大量刊登学历教育、资格认证、技能培训的相关信息。深圳特区报开辟了“学海无涯”专版,对各种就业前景较好的热门培训项目以及培训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重

16、要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 策划媒体活动,搭建大学生就业的桥梁 媒体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本与公信力,通过大型策划与活动组织,联合诸多部门共同打造大学生就业通道,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并提供实质性帮助。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钱江晚报,在“找工作”板块推出“毛遂自荐”专栏,并联合相关单位主办“大学生就业阳光行动”,活动推出仅一周,就提供各类岗位1530多个。天津每日新报刊登免费求职广告,标志着全国媒体首家推出的“帮大学生找工作,免费3月登广告”大型活动正式启动。三秦都市报与其他5省共6家媒体组成“节后求职媒体联盟”,同时推出“帮您找工作”大型策划报道,并增印1万份报纸免费派发求职者。目前,该联盟已扩至41家都市类媒体。燕赵都市报推出“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通过对品学兼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