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56863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策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桃生产的发展趋势与经营策略朱更瑞 王力荣 方伟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河南郑州 450009)随着经济的发展,种植水果成了普通百姓的致富门路之一,而桃树以其结果早、效益高、管理容易,成为短、平、快的首选项目,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更加促进了果树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果树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冷静思考,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正确定位,把握方向,赢得市场,这里根据笔者二十多年从事桃研究和生产的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我国桃生产现状1. 栽培面积、产量成倍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6年全国桃树栽培面积420万亩,产量232.2万吨

2、,分别比1983年增长5.0倍和5.8倍,其增长速度比苹果、梨、柑桔还快。我国桃的总产量由1989年的世界第六位,到1994年跃居世界第一位,1996年占世界桃生产总量的22.31,目前种植面积达600万亩,年产量300多万吨,成为世界桃果第一生产大国。2.品种趋于多样化桃品种种类多,近几年,水蜜桃、蟠桃、油桃、观赏桃竞相走向市场,得到了不同规模的发展。 第一,白肉水蜜桃占主导地位,鲜食黄肉桃走向市场。白肉水蜜桃为我国人民传统所爱,在我国桃的栽培中占80以上。除地方名特优如肥城桃、深州蜜桃、五月鲜、奉化水蜜外,主要是春蕾、雨花露、砂子早生、庆丰、白凤和大久保等。八十年代极早熟桃春蕾的推出,在以

3、后几年中迅猛发展。9394年春蕾占全国桃栽培面积的20以上,但由于其果小、味淡、品质欠佳,只宜适量种植,近几年出现卖果难,很多地方大量砍树。新建果园的主栽品种主要为果实较大、果形正、外观美、插空补缺的早熟品种(如双丰、松森等)和晚熟品种(如秋红、燕红、八月脆、莱山蜜桃、中华寿桃等)。鲜食黄肉桃以其果皮、果肉橙黄,营养丰富、香气浓郁、较耐贮运开始在上海、珠海等大城市崭露头角,售价较同期上市的白肉水蜜桃高0.51元斤。锦绣、橙香、露香、金花露、五月金是有发展前途的黄肉品种。 第二,油桃迅猛发展。油桃以其果皮光滑无毛、色泽艳丽夺目、食用方便而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我国油桃生产的品种组成包括三部分。(1

4、)引进国外的油桃品种,如五月火、NJN72、早红2号、NJN78、丽格兰特等。它们外观美,肉质硬,曾经产生过很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风味偏酸,目前已被市场淘汰。(2)八十年代后期,我国桃育种工作者自己培育的甜油桃品种瑞光2号、瑞光3号、秦光等,从根本上改变了风味偏酸的状况,受到消费者欢迎。但外观欠佳、裂果等问题,现已基本不发展。(3)1993年以来,推出了极早熟甜油桃品种曙光、艳光、华光、早红珠、丹墨等。这些品种早熟、丰产,但果个小,风味淡。正是因为这些品种的缺陷,使消费者认为油桃不好吃,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4)近几年又推出更新的品种,如千年红、双喜红、玫瑰红、中油桃4号、5、7号等,

5、在颜色、风味、肉质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三,蟠桃走俏市场。蟠桃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江浙一带种植较多,但由于裂核、皮薄肉软不耐贮运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可是消费者对形状独特,风味极佳的蟠桃十分怀恋,早露蟠桃、早魁蜜、农神、瑞蟠4号等品种的推出,促进了蟠桃业的发展,在新疆、北京、江浙一带市场看好。农神在乌鲁木齐每公斤售价1015元,在新加坡卖到7元一个。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最新推出的蟠桃新品系“蟠桃皇后、蟠桃王”,果个大,风味浓,很有发展前途。油蟠桃也以新颖别致的特点,热销市场,但风味一定要好才有前途。 第四,观赏桃花成为早春的佼佼者。桃树以其花色繁多,枝叶百态的特点,成为主要的观赏树

6、种之一。北京、成都等许多城市在早春桃花盛开的季节举行盛大的桃花节,东南沿海桃花更是倍受青睐。观赏、鲜食于一体的品种在观光果园中更受重视。尤其通过促早栽培,使桃花在春节上市,效益极高。如种植迎春、探春、惜春、满天红、寿星桃等,春节上市可以卖到30200元/盆不等。 第五,波动不稳的加工桃。八十年代,我国的加工桃获得了很大发展。1987年,我国黄桃种植面积39.8万亩,占全部桃栽培面积的1/3之多,糖水桃罐头出口、内销两旺,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89年前后,由于罐头加工业不景气等多种原因,现在加工桃品种的栽植所剩无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市场的开发,加工制罐、制汁、制酱、制片等逐

7、步兴起。但由于面积小,罐头厂的收购价最高达3元/公斤。这里建议适宜地区和加工厂建立供需关系,选择优良配套品种,发展规模型基地,但不要一哄而上。3. 保护地栽培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反季节水果很感兴趣,桃、油桃以其树体相对矮小、进入结果期快、成熟早、管理较为简单、无公害无污染等特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一般可使当地桃熟期提早1580天,每6672经济效益在1万元,成为高效农业的首选项目之一。但果农一味追求早上市、高产量,表现果实风味淡,现在经济效益有所下降。所以必须品种、技术双管齐下,用绿色果品、优质果品改变消费者认为“保护地桃好看不好吃”的局面,生产出高质量、无污染、不同熟期、

8、不同模式的优质桃果,并要改善包装。4. 栽培方式向集约化迈进桃树在我国以大冠稀植为主要栽植方式,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占80以上。随着新品种推出周期的缩短以及多效唑等多种生长调节剂在桃上广泛应用的成功,两主枝、主干形等适宜密植栽培的整形方式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并由过去一味追求产量向讲究质量转化,例如果实套袋、配方施肥、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长梢修剪、限根管理技术的应用,都将使桃的生产向集约化、无害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桃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必须看到当前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 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种类、品种布局不合理桃虽然适应性较强,但品种的区域性也很强,在我国,

9、桃品种的区域程度低,熟期不配套,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桃占比例过大,缺乏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造成供应期失调。2.栽培管理水平低,果实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低,盲目追求提早上市提早采收,品种特有的外观颜色以及风味不能充分表现,是造成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果农不能科学管理,滥用农药,污染果品,污染环境。3. 贮藏、加工、运输等产后设施不配套桃自身不耐贮运,加之我国种植的品种多以柔软多汁的水蜜桃为主,果实病虫害严重,加快了果实的腐烂。而我国对桃的包装、贮藏、运输、加工等产后设施、设备不配套,商品性差。4. 农户单一经营,缺乏竞争力目前生产主要是个体户分散经营和专业户小规模经营,没有

10、规模,不便进行标准化生产,竞争力不强。急待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果树协会,走合作化的道路。5.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苗木市场混乱目前砧木良莠不齐,苗木病虫害严重,如根癌病、根结线虫病、介壳虫等;品种成“灾”,一些苗商不管品种是否适应当地气候,只要是“新”品种,引来不结果就取条繁殖,或另取“别名”,蒙骗果农;市场混乱,无序经营。因而,从技术、市场和生产诸方面,迫切需要建立良性的苗木规范化生产体系。三、发展趋势果树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以科技为依托,以产业化为纽带,突出抓好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提高果品质量,全面推进水果生产由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未来的桃树生产趋势是

11、品种区域化、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果实绿色化、优质化、高档化、品牌化,加工品营养化、自然化、情趣化,产品要有创新,突出其艺术性和保健性;种植规模化、集团化;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规则化;信息网络化;利用中国的桃文化,建设休闲农庄、观光桃园,体现文化情趣。1.发挥优势、区域化布局、调整品种结构(1)在我国,根据各地生态条件、桃分布现状及其栽培特点,可将我国化分为5个桃适宜栽培区:华北平原桃区、长江流域桃区、云贵高原桃区、西北高旱桃区、青藏高寒桃区;以及2个次适宜栽培区:东北高寒桃区、华南亚热带桃区。针对我国桃生产现状,我们提出以下调整建议:华北平原桃区是我国桃的主要产区,可大力发展油

12、桃满足国内外市场,适度发展水蜜桃,尤其在今后要发展中、晚熟优质水蜜桃。油桃要发展果实大、外观美、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该区的北部是我国桃、油桃保护地栽培的最适宜区,亦可大力发展桃、油桃、蟠桃的保护地栽培。长江流域区和云贵高原桃区以发展优质水蜜桃、蟠桃为主,可适当发展早熟油桃品种,但要选择不裂果的品种,限制发展中、晚熟油桃品种。有些省份如湖南、江西可进行油桃的避雨栽培。西北高旱桃区总的情况较为复杂。甘肃省的天水、兰州,陕西省的渭北等地,新疆的南疆是绝好的桃、油桃生产基地,要进行规模化发展。新疆北疆由于冬季寒冷,桃树需进行匍匐栽培,虽生产出的果实质量好,但管理费用较高,可适度发展,满足本地市场。东

13、北高寒桃区可进行桃的匍匐栽培,适度发展,自产自销。华南亚热带桃区栽培桃的限制因子是冬季低温不足,桃品种的需冷量不能满足。随着世界短低温桃育种的进展,该地区应引进低需冷量桃、油桃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已选育出了需冷量在400600小时的优良品系。油桃的适应性不如水蜜桃,再者由于我国油桃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品种熟期不配套,现阶段仍缺乏理想的适合生产栽培的品种,许多品种还处于区试阶段,而国外引进品种风味偏酸,因此在发展油桃品种时,更应慎重选择品种与栽培区域。桃、油桃的保护地栽培是当今果树栽培的热点。综合生态、经济与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我国桃、油桃保护地栽培的适宜区应为华北平原桃区、环渤海湾

14、地区及西北高旱桃区的大、中城市郊区。这些地区可以利用日光温室种植桃、蟠桃、油桃。那些不适合发展保护地栽培的地区,如果不顾气候和技术水平的要求盲目上马,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从目前国内油桃的育种水平及发展看,水蜜桃、油桃种植面积的比例大体为9:1。随着油桃育种水平的提高在1020年内可逐步调整为7:3或6:4,关键是要有出色的油桃品种出现。在成熟期方面,极早熟(果实发育期小于60天,包括保护地栽培的桃、油桃)、早熟(果实发育期6190天)、中熟(果实发育期91120天)、晚熟(果实发育期121160天)、极晚熟(161天以上)的比例大体在5:35:30:25:5。华北平原桃区中、晚熟品

15、种比例可适当增大,而长江流域桃区早熟比例可适当增大,但要注意品质的提高。加工桃的发展有赖于食品工业的兴衰,因此加工桃的发展将会随着外向型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而言,鲜食桃与加工桃的比例可在7:3,根据目前我国市场需求情况看,加工桃的发展已有回升的趋势。加工桃的发展要依照制罐、制汁、制脯等不同加工形式,发展专用品种,改进包装,增加花色,适应消费者对食品要求方便型、自然型、情趣型的需要。(3)正确选择良种 正确认识优良品种与新品种的关系,新品种并非一定就是好品种,在一地好到另一地未必肯定能够适应,特别注意新的名字不一定就是新品种。果农要认真分析广告的可信度,追寻其来源,正确选择。同时也呼吁管理

16、部门尽快整顿广告市场,不要让农民的血汗钱白白流入图谋不轨者手中。2.拓宽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1) 国内市场潜力大,消费层次各异。我国对桃的消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高档反季节无污染的桃、油桃。这些果实可在35月上市,正值水果淡季,售价极高,可作为高层次的宾馆、饭店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露地大个、色艳、味美、无公害,精包装的品牌优质桃也会在高消费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二,城镇居民的消费。城镇郊区现以白肉水蜜桃为主,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做为城镇居民的消费在近一段时间内将以提高品质、增加花色为主,油桃、蟠桃、鲜食黄肉桃将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新热点。第三,农村市场。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将成为果品的消费大户,其消费将主要以个大、味美的水蜜桃为主。(2) 争创名牌,开拓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