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356759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五讲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 时空坐标 知识结构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 时空坐标 知识结构 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 最新考纲 考点分布 深化历史理解 一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政治上 从帝国到民国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埋葬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社会生活上 从臣民到国民 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自由 平等 博爱的风气兴起 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 废除跪拜和革除 大人 老爷 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

2、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思想上 从 君权神授 到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从此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经济上 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 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知识拓展 多角度认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直接目的 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根本目的 思想 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如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孟德斯鸠 人民主权 卢梭 天赋人权 伏尔泰 等 内容 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 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评价 是中

3、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知识拓展 北洋军阀统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指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 1916年 前期专权 后期甚至要复辟帝制 为维护民主共和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最终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袁世凯死后 中国进入到军阀割据的时期 1916 1928年 主要的军阀有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冯国璋为

4、首的直系 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以及南方的漠系和桂系 为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些军阀纷纷选择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 为了争夺地盘 大小军阀各霸一方 连年内战 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成为近代中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海南高考 10 1910年 清政府设立资政院 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部分由选举产生 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 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 议决事项须 具奏 恭候圣裁 此次改革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江苏高考 7 万国公报 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

5、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 如下表 由此推断 A 万国公报 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 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 29 20世纪30年代 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 喜字纱灯引导 乐队演奏钢琴曲 新郎着蓝袍黑褂 新娘穿粉色旗袍 头披白纱 手持鲜花 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最强大脑 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 建立共和国 而很少有人关

6、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 当帝国被推翻 民国成立之时 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 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 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 至于三民主义 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 只接受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 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 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 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 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 并优待废帝 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据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整理根据材料 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 例证所提观点 要求 明确写出所提观点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分 观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 论述

7、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 孙中山设计了民族 民权 民生的完美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革命派未认识到民权 民生的重要性 其次 阐述袁世凯走上了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 废除 临时约法 中国进入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政府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未完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 深化历史理解 二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 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 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呈现出 短暂的春天 2 突出特征 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没有形

8、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 力量十分薄弱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 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 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 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深化历史理解 3 进步作用 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 提高了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使生产走向集中 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工人阶级团结的加强 革命的发动 都有重要作用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 使中国的阶级结构 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深化历史理解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 第二次世

9、界大战中 企业内迁 抗战爆发后 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 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 并尽快恢复生产 对大后方经济发展 对支持抗战 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沦陷区 来不及内迁的厂矿 或被日本毁灭 或被日军以 委托经营 军管理 租赁 等形式吞并 在国统区 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 实施战时体制 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 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 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 到1941年 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的经济掠夺 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 经济等特权 之后 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 排挤了国货 有人称这一条

10、约为 新二十一条 官僚资本膨胀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 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 通货膨胀 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江苏高考 11 据统计 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 97亿美元 其中美国14 10亿美元 占总量44 10 英国11 15亿美元 占总量34 88 其他国家6 72亿美元 占总量21 02 由此可见 A 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 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 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 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深化历史理解 三 国民革命运动的突出特点和重大成果 1 以国共合作为核心 形成了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

11、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工人运动 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 3 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 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 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威震全国 4 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 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这促成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5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 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 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6 国民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12、 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江苏高考 8 1922年9月 中共机关刊物 向导 发文指出 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 战乱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建立 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 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 打倒军阀 正在成为A 人民的迫切愿望B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 知识分子的共识D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海南高考 11 1927年 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 现在可有一种危险 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 中央党部 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 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 国民党员参加的少 共产

13、党员参加的多 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 由此可知 当时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深化历史理解 四 抗日战争 深化历史理解 2017 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 30 抗日战争胜利后 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 工会 妇女会 青年团 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 成员达404万人 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 党员占总人口的1 左右 几乎村村有党员 这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深化历史理解 五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 深化历史理解

14、六 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虽然具有相当的反传统精神 但是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 全盘性的反传统 当然我们也承认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破得多 立得少 批判得多 创造得少 但是 没有创造 更不等于 全盘性的反传统 而且就事物发展的逻辑而言 破和批判是立和创造的必要前提 正是由于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 对礼教 对中国旧的传统的猛烈批判 使人们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与迷信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才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才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确立 才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 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而言 我们都不能用 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 来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说 五四 是 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 郑大华 五四 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吗 兼与林毓生教授商榷 新视角 史学界一般认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坚决否定态度 从而造成了传统文化某种程度的断裂 材料则指出不能用 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 来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深化历史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 礼教 自然观 社会国家制度 乃至汉字 中医 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 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A 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B 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C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D 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 中外关联 中外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