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6085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5.28).ppt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中考历史复习方法九年级历史组初三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须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 系统把握及历史知识的疏理与应用 特别是学生自我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为大家都明白 我们这个学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 课时比较少 而知识量又很多 所以 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得培养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 也要结合课标 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 我认为中考的复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 第一个方面 结合课标要求来复习 第二个方面 结合考试说明要求来复习 第三个方面 综合巩固的复习 第四方面 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第一方面结合课标的复习 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册 逐章 逐节全面复习 但要

2、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 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 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 理清史实和知识点 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 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 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 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 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 知道哪个知识点是出现在哪本教材的哪个章节 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佳的答案 第二方面是结合考试说明要求的复习 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 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 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 就是中考的的要求层次 也就是说 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 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

3、础的知识点就可以 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 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 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 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 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 懂得拓展 懂得结合实际 那第三方面是综合巩固的复习 也就是一方面要进行综合复习 查漏补缺 1 书山有路突出重点 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 巩固复习 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 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 纵的话 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 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 横的话 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 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巩固复习

4、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 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 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 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 特别是解题的方法 解题思路 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 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 规范作答 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比如说材料分析题的解答 从泉州质检与晋江质检及一些模拟试卷来看 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现象 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 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 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依据材

5、料提炼 概括出观点 联系实际 谈谈启示 而考查的方式则会这样 也就是每一道材料题正常会有三个问题 题目的题干往往会表现为这三种方式 第一种 根据材料 请回答 第二种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 第三种 不写根据材料 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 直接提出问题 那对于这三种题目的回答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第一种 根据材料 请回答 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现在材料中 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第二种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 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 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 第三种 不写根据材料 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 直接提出问题 那么这个题

6、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 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 这样 把中考题型的特点分析一下 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的来说 中考的教学复习要基于课标与考试说明 立足基础掌握与能力培 2 3 书山有路养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做到事半功倍 1 抓住目录 把握总体 翻开课本觉得什么都懂 合上课本一片空白 要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目录进行复习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目录是课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是教材的浓缩和提炼 同时也是课本知识最简要的提纲和线索 利用目录复习历史的方法是 首先翻开目录 划分出历史阶段 并回忆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 阶段特征 标志性大事等 其次再仔细回忆每课的内容 对每课

7、所叙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 原因 过程 影响 启示等 及每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作全面回忆 再次观看目录的顺序 找出课与课 子目与子目之间的内在关系 遇到不能正确再现的内容时 及时打开课本 巩固知识 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查漏补缺 强化知识 另一方面也能使我们正确区分历史概念和从宏观上把握住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形成历史框架 2 浓缩内容 巧记要点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高度浓缩和提炼 在串记时以少带多 减轻记忆负担 避免死记硬背 如记忆 马关条约 的内容可用 一厂 二亿 三岛 四口 这几个词概括 识记战国形势图时 利用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就能牢牢记住战国七雄的位置 3

8、 中外结合 纵横交叉将中外历史的相互照应 可以整体地把握历史脉搏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 如复习鸦片战争背景时 要联想到世界史的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再如复习世界史十月革命的影响时 要联系中国史的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作用 复习时要进行科学分析 要善于归纳和综合 提高复习效果 我拟将复习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四月12 14日第一次月考之前完成新课和世界历史的复习 第二阶段 在五月份模拟考试之前完成对中国历史的复习 第一轮结束 第三阶段 中考前进行第二轮有针对性的综合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主要以课本为本 在此基础上选用 中考开卷一本全 作为资料对知识加以系统 4 书山有路的归纳 辅之以 综

9、合练习册 的练习和自己精选的习题加以巩固 我想所谓有效复习 就是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让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复习目标 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应试能力 所以在复习阶段中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整合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网络 中考既然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那就需要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 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 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框架体系 使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清晰 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 根据复习阶段 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 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 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 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 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 就会打破教材中的

10、章节界限 使知识的综合运用成为可能 也更加符合中考的要求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 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知识 课本首先是基础 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以单元为体系 学生需整体认识单元知识框架 这就要布置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课文 阅读课文正文时要注意结合书中图片和史料 黑体字部分 学习 学会分析和概括 注意课本的目录 探求课与课之间 单元与单元之间 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梳理线索 融会贯通 融合构建 学会阐释历史等 如果阅读方法得当 会获得更多的新信息 从而激发复习的兴趣 提高复习效率 2 整理各个知识点内容 利用资料建立知识点基本内容速查表 以备查用 现在书店

11、里的速查资料很多 要指导学生切勿盲目使用 应以一种资料为主 加强日常整理 在考试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我在课堂上会就拓展问题提示学生 结合课本及资料及时进行整理 3 对各知识点的巩固要经常性 要精选相关试题 归类分析 特别是复习阶段 我会在备课时收集相关试题 多方面多形式地考查某一知识点 最大程度地加深学生的认识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能力 5 书山有路4 加强中外历史的结合 在课本复习中注意横向联系 尤其是近现代史部分 这也是历年中考常考查的 第二 紧抓课堂教学 力争45分钟出效益 教师手头应该有几套复习资料 然后综合各种资料 取其精华 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 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12、 历史人物 历史现象 以及历史线索 历史阶段特征等 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能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 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也要高标准 严要求 即使口答也不放松 要加强学生表述的规范性 出现了与课本叙述重合时我都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以较快的速度找到 利用知识的再现来加强记忆 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 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 强调规范答题 加大检查力度 坚决杜绝只做选择题 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所以在复习课上同样可以多提问 大部分同学还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尤其像言之有理类的题目 我都经常让学生探讨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 我都按照规范的给分标准给以评分 使他们有一个更具体的

13、方向 在日常的练习甚至是发言中提高能力 第三 关注现实 关注热点问题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考题都注重联系现实 因此在中考复习时 也要多关注国家 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 如 能源问题 战争与和平 三农问题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等等 具体到2010年例如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与经济全球化 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战结束65周年 联合国成立65周年等等 但是 在了解这些热点问题的时候 要注意依据课本中历史知识 这些热点问题在中考中出现只是作为考题的切入点 中考考察的更多的还是课本中的具体的知识点 因此 在复习热点问题的时候 还是应该在了解热点的基础上 回归课本 巩固基础知识点 提升

14、能力目标 针对与历史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 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 多角度认识 并提出解决方案 注意思维的完整性 逻辑性 严谨性 针对性 第四 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6 书山有路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 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这我想说两点 1 在第二轮复习中 要加强专题知识的练习 放大这些习题的功能 多进行思维方面的研究 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素材 要与学生一同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图 设问角度 思维方向以及得分点等 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在中考冲刺阶段 要注重综合模拟 加强对试卷的点评 及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15、针对学生的问题指导正确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方法 同时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 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 依据考纲 把握方向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识目标的课程 综合复习量大 时间紧 是对所有知识的大检阅 因此 必须仔细研究考试纲要 紧紧把握考试方向 使学生明白那些知识是识记内容 那些是理解 运用的内容 使我们能够突出重点 难点 有的放矢 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 也不减低复习要求 具体做法 1 在按课本顺序复习同时通过辅导练习使学生走出了开卷考试不用背的误区 如 让学生练习排序题 考察学生对时间记忆的准确性 再如 近代中国为挽救民族危机主要的阶级阶层开展了什么活动 应从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和

16、资产阶级这三方面回答 这是典型的再认性试题 还通过练习材料解析 简答等有关记忆的问题 使学生感觉到对历史上的一些基本知识 必须通过记诵才能更深刻的理解 2 用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开卷考试也必须理解课本内容 单靠临时翻书是不行的 如 和学生一起分析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区别 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革命的开端等类似问题 调动了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分析 理解课文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多方面的练习 让同学们明白开卷考试不仅仅是考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考能力 那么能力的来源取决于知识的积累 这就是说在学知识的同时要多学一些方法 使学习形成感知 积累 理解 然后转为能力的过程 只有这样 才能适合中考形势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人才 7 书山有路二 循序渐进 分化梳理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 逐层分化的原则 多轮复习 逐层充实 从高到低渐次构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国历史第三册时 先将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概述一下 让同学们对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然后再分成两个阶段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分别复习 基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