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6076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学案(无答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1.6眼和视觉(2) 1、学习目标:1)知道眼的结构,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2)知道人类视觉上的限制,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从而知道如何爱护眼睛和保护视力。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眼球模型、观察同桌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习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4、学习难点:矫正方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经过 后,在 上形成物像,同时感光细胞受到光线的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沿着 传到大脑,在 形成视觉。2、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由前到后的顺序填写)

2、 、 、 、 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3、眼的主要部分是 ( )A、眼肌 B、眼睑 C、泪器 D、眼球4、眼球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视网膜 B、脉络膜 C、虹膜 D、巩膜5、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瞳孔6、“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你应该怎样做?家长签名 二、预习疑问 星级评定 三、学习研讨1、 眼球的成像原理是:u_,成的像的性质是_。2、 眼球中心的黑洞叫瞳孔,它周围有一圈有顔色的 ,其作用是 ,可以控制 的大小。晚上,从黑暗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瞳孔将变 。3、 每个人都有盲点,因为在视网膜上有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在该处无_细胞,

3、当像成在此处,我们便看不到物体。4、 近视眼是看不清_处的物体;远视眼是看不清_处的物体,因此患远视眼的一些老同志,要看远处物体时,经常将老花镜摘下来。(填“远”或“近”)(1)如图甲所示,该患者患_眼。(2)如图乙,在AA处应放_镜,是为了矫正_眼。图甲 图乙5、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星级

4、评定 四、巩固延伸你观察过鱼的眼球吗?鱼的眼球比人的眼球更外凸,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晶状体是球形的,如图,而人眼球的晶状体不是球形的,鱼能看清水中的物体,而当我们人潜入水下,既使睁大双眼,都无法看清水中的物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真有美人鱼登岸,它不戴任何眼镜,能看清岸上的物体吗?练习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摄影师给某站立不动的人拍摄了一张正规的半身像后,又用同一照相机绐该人再拍一张正规的全身像,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5、 )A摄影师向前移,并将镜头向外推 B摄影师向前移,并将镜头向内缩C摄影师向后退,并将镜头向外推 D摄影师向后退,并将镜头向内缩3、一蜡烛位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在它移近凸透镜1.5倍焦距过程中,光屏上得到的像将(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星级评定 课后拓展练习作用本星级评定 授后记:记录教师 记录时间 附加文档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

6、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7、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8、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

9、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

10、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

11、(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

12、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