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5721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8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5.28).ppt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书山有路 社会研究方法 复习提纲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一 社会研究的概述1 社会研究的含义研究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指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活动 它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 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 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来看 也没有程度的要求 社会研究 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 特指 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社会研究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 同时 这种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社会现象 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现象的总和 从广义的角度看 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世界都可以视为社会 具体而言 社会对象包括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科学的认识 就是发现真实 也就是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

2、系 本质及其规律 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 关于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就是要发现这种现象独有的特征是什么 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就是要发现影响特定社会现象产生 发展的原因 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 所以 科学的认识就是要回答特定社会现象是什么 为什么 有些时候还包括怎么做 2 社会研究的物化成果 社会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 如学术性论文 研究报告 甚至是科学的认识等等 尽管形式不一 但是社会研究的成果都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 理论 这种科学知识或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 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 具体而言 这种认识或者社会理论有以下特点 第一

3、理论来自实践 并需经过实践的检验 第二 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定 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 第三 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3 社会研究的特征 1 书山有路目的性 经验性 即社会研究要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观察 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之上 理论性 社会性4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 四要素 1 社会研究的主体 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组织扮演的角色有 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研究项目的委托者 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研究的资助者 个人扮演的角色有 组织者 研究者 技术人员 一般调查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不同的层次 2 社会研究的对象 特指研究所针对的个人 群体 组织或其它社会单位 可以把它看作是社会现象的载

4、体 要注意与分析单位区别 分析单位特指资料收集的对象 分析单位 社会研究过程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单位 分析单位收集到的资料只能分析和推论到该层次的情况 如果混淆了分析层次 则可能导致 以偏概全 或 简单还原 以偏概全 是指从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得到的资料去简单推集结到高层次社会单位的情况 简单还原 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得到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到其中每个成员 3 社会研究的内容 指社会研究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 大体可以分为现状调查 态度调查 因果分析 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层次 4 社会研究方法类别概念 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结构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集合概念 由一些分子所组

5、成的集合体区别 类别概念可以用全部或多数成员的特征去推论整个类别群体的特征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就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不能用其分子的情况推集结集合体的情况 5 社会研究的目的探索未知的事物 验证不确定的知识 扩展已有知识6 社会研究的意义 2 书山有路理论和应用两方面7 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事实判断 指对社会事实客观情况的判断 价值判断 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 意义 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客观评介 价值中立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价值关联 指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受到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

6、 二 社会研究方法的过程 研究内容 1 社会研究方法的含义及其特征为了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 我们必须掌握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只有如此 才能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理解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以便探索 解释 预测社会现象 社会研究方法 就是研究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规律的科学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经验性 理论性 规范性 多样性经验性 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接触社会实际而获得关于社会现实的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其具体的方法包括访谈 观察 实验 理论性 是指在现代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中注重理论对经验研究的指导 并且重点要解决从具体的经验资料到普遍性理论概括的逻辑过程 规范性

7、是指社会研究过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 也就是明确告诉研究者应该 必须如何进行研究 2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方法论 是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式 具体的研究形式 大致可以分为问卷调查 实地调查 实验和文献研究几种 具体方法和技术 是指在社会研究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方法 技术和工具 3 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 3 书山有路尽管社会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但是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大体相同 也就是说 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一般需要采取的各个步骤及其先后次序为 确定研究题目 主题 问题 犯罪与贫穷的关系 研究设计 对研究做出规划和设计 包括研究内容 路径 调研方法 时间安排等 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研究报

8、告的写作和发表社会研究方法就是探讨以上五个阶段的相关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材目录 社会研究一般知识2章 研究方法11章 三 学习意义1 个人层面 提升理性认识的能力和水平 探索未知 证实似是而非 扩展已有认识 2 组织层面 通过市场调查 把握市场动态 为实施产品定位和企业战略提供指导3 社会层面 提高全民素质 提升国家竞争力 实现社会进步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根据性质的不同 分为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 根据目的不同 可以分为探索性 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 根据调查的样本范围及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普查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根据研究的逻辑的不同或研究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根据研究的时间跨度

9、或尺度的不同 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研究 一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是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研究 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 一般特点是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 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 批评和综合等 还有一类就是通过实证研究对已有理论进行检验或发展 4 书山有路应用性研究 是指针对现实社会问题 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主要目标是了解社会问题 具体地描述社会对象的状况和特征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政策建议等 主要类型包括对社会生活状况的研究 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政策研究

10、 社会影响评估等 两者的关系 联系和区别 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 应用研究要应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 另一方面 在应用性研究中也要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区别主要表现在 两者的研究目标不同 一般说来理论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发展一般性的社会知识 而应用性研究更关注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换言之 理论性研究主要关心社会现象和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 而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决怎么做 二 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 其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农村的反政府运动 自然科学中的探索月球 水 形状 生命的起源等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和发展过程 要回答是什么 解释性研究则是对社会现象做出普

11、遍的因果解释 以回答为什么 描述性和探索性研究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没有明确的假设 都从观察入手来研究社会现象或问题 但是还是有差别 第一 描述性研究在研究时间地点研究内容角度对象等方面更明确具体 其次在方法上描述性研究更具系统性 大规模抽样 结构式问卷 资料统计 推及总体水平 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 首先 解释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集中 更具针对性 往往只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假设加以验证 其次 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 并通过统计分析检验模型 最后 在研究假设上 解释性研究也有明确要求 三 根据调查的样本及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普查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5 书山有路 6 四

12、 定性和定量研究 书山有路 7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比较 书山有路 8 五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1 横向研究 指对某个对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的研究 人口普查 2 纵向研究 指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对某个对象进行的研究 以便动态地把握发展变化的趋势 解释前后之间的联系 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趋势研究 同期群研究 整体样本相同 但每次抽查的对象不同 如老三届 同组研究 对每个个体进行全程跟踪 如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一 选题的含义 做哪些事情 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研究什么问题 确定研究的角度 研究这个问题的哪个方面 确定研究层次 宏观 中观 还是微观的题目 确定研究的目标 解决理

13、论问题还是实际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 好的选题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二 选题标准1客观标准 重要性 价值 新颖性 领域 视角 方法 可行性 研究人员 研究方法 组织体系 物质条件 社会可行性 2主观标准 价值观 兴趣 爱好三 选题的来源及方式1 来源 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2 方式 研究者选题 纯自主选题 申报研究课题 实际工作部门定题 上级定题 委托研究课题 学术界选题四 选题的过程 怎么做 1 了解实践和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书山有路2 初步定题 3 论证题目意义 4 确定研究的范围 层次 内容 5 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五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 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 其主要内容包

14、括 1 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 2 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 3 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包括 抽样 问卷调查 访谈 观察 实验 文献选择及文献收集技术 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一 社会理论的概述1 理论的含义及其特点 社会理论 指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作出的反映 从内容上看 是对客观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形式上看 是对社会现象的抽象概括 特点 来自于社会实践 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2 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 是社会研究的

15、主要目的之一 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为分析材料提供解释 3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概念 变量 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9 书山有路4 理论的基本形式理论命题 描述现状 比较 解释 预测 理论模型 模拟再现现实 常用的理论模型有变量结构图示法 坐标图示法和公式法 5 理论的层次 宏观 微观 中观 其中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的社会理论 二 理论建构的含义理论建构 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 亦为发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而运用概念对社会现象加以归纳总结 然后运用命题 模型对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加以说明的活动过程 理论建构的基本方式 是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 所谓理论抽象是指在一次研究

16、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 并且在考虑之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它特征 所谓理论概括就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述 理论建构的基本程序 通过观察而获得足够的经验素材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经验概括 然后再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态的理论假设 三 理论检验通过理论建构形成理论假设以后 还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其真实性 理论检验 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检验资料去验证社会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 经过理论验证的理论假设就可以上升为理论 理论检验一般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进行命题推演 第二步是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验 即直接与经验材料加以比较 以确定经验资料是否能够支持理论假设 命题推演 指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个理论假设命题推演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经验检验的命题 命题推演包括逻辑推演和操作化推演两种类型 逻辑推演是按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从一个理论假设命题中得到另外一个或多个新的命题 命题的操作化推演是指 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 10 书山有路研究者的工作 或研究者的使命 运用抽象概念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