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5552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课 题:酸的性质说 明: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学习。 第一课时: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推导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归纳 酸的通性。教学目标: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2、掌握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3、明白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归纳酸的通性 4、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教材分析: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之间除了能发生中和反应外,还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吗?常见的酸有哪些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几种常见的酸,掌握使用酸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进一步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通过对酸的开放性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通性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重、难点突破:通过演示、观察、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盐酸、硫酸的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采用找规律、多写、多练的方法来记忆。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条、生锈铁钉、碳酸钙、氢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知识回

3、顾:1、酸的定义 2、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哪些方面?、新授内容: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过渡我们在做实验时,如果不小心把盐酸洒在水泥地上,可以看见水泥地上有气泡生成;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会变红;在生活中,我们知道,热水瓶中的水垢可以用醋来除去;有些降酸雨的地区,室外的大理石建筑腐蚀严重。你知道发生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原因吗?说明了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探究的内容。自学指导一:快速阅读课本,认真观察浓盐酸、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5分钟完成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交流。1、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仪器和药品,根据15页活动天地中的要求,完成下

4、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溶质的化学式颜色状态气味浓度密度(与水比较)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否具有挥发性与水混合露置在空气中后的溶液质量露置在空气中后的溶质质量露置在空气中后的溶剂质量露置在空气中后的质量分数2、浓盐酸形成白雾的原因?如何保存?3、工业用浓盐酸什么颜色?为什么?4、浓硫酸具有什么特性?如何保存?5、使用浓盐酸和浓硫酸应注意什么?为什么?6、如何稀释浓硫酸?应注意什么?教师精讲:1、浓盐酸在空气易形成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强调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沾到衣服和皮肤上。练习一:1浓盐

5、酸是_的_体,有_气味,易_,在空气中会形成_,这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来的_气体与空气中的_接触,形成_的缘故。2纯净的浓硫酸是_色_、_的_体,不容易_;浓硫酸具有_性和强烈的_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3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沿器壁慢慢倒入_里,并不断_,切不可_。二盐酸的化学性质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盐酸能与石灰石中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制取CO2,那么盐酸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自学指导二:实验探究:请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要 求: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镁条、生锈铁钉、碳酸钙、氢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然后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6、、能反应的写出相互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化学方程式镁条生锈铁钉氢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教师精讲:盐酸的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活动天地如果把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你认为是否会产生类似的实验现象?请试着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讨论后完成下表: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化学方程式镁条生锈铁钉氢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校正、点拨。练习二:1把生锈的铁钉放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刚开始可以看见的现象是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过一会儿又可以看见的现象是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2人的胃

7、液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太多可以用氢氧化铝来治疗,其中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沿海地区的渔民经常用墨鱼骨来补钙(墨鱼骨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其中的原理是_。三酸的通性过渡由上面的学习知道,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自学指导三:分析上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找出它们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酸的通性。生分组讨论,归纳酸的通性并完成下表酸的通性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12345师对学生总结不全面的地方进行校正。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2、师生共同对本节

8、的知识要点再回顾课堂练习:1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酸性吸水性腐蚀性氧化性2分别盛有浓硫酸、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挥发),则两瓶溶液()A质量都变小了B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了C质量都变大了D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3、下列各种处理浓硫酸方法正确的是()A不慎把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B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C为了使用方便,浓硫酸可以存放在敞口的容器里D在10mL量筒里取9mL水,再慢慢地向量筒中注入1mL浓硫酸溶解后配成19的硫酸溶液4各种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 )A都含有酸根

9、 B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 C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D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它是一种_色的物质。如果铁制品生锈,可以采用的除锈方法有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将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变化_,溶液的PH会_;将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变化_,溶液的PH会_(填“变大”“变小”“不变”)。7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能力拓展: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再向烧杯中各注入

10、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铁;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镁,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_。(通过计算说明)课堂作业: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钙和盐酸镁和硫酸氢氧化镁和盐酸氧化铁和硫酸教学反思:碱的性质(第二课时)课 题:碱的性质教学目标:1、熟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名、保存方法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2、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得的; 3、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4、会熟练书写碱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5、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教材分析: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

11、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之间除了能发生中和反应外,还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吗?常见的碱有哪些?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几种常见的碱,掌握使用碱的方法;认识碱的化学性质,进一步理解碱的化学性质实质就是OH的性质;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碱的开放性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碱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通性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判断某反应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重、难点突破:通过演示、观察、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中出现的化学方程

12、式采用找规律、多写、多练的方法来记忆。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试管、试管架、表面皿、药匙药品: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知识回顾:1、碱的定义2、酸具有通性的原因及酸的通性、新授内容:一NaOH、Ca(OH)2的物理性质过渡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时可看见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还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上的变化,你知道石灰水还具有哪些性质吗?常见的碱类物质还有哪些?它们有哪些性质?这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学指导一:快速阅读课本,并动手实验,5分钟完成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交流。1、 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仪器和药品,根据18页活动天地中的要求,完成下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对照:颜色状态俗名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羊毛线在热的NaOH溶液中的变化NaOHCa(O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