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5523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范本).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县位于*东部,是*市唯一的一个区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79.3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69万人。全县辖6镇3乡78个行政村,其中有区定贫困村2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 3.33%。 201X年,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我县在*镇高堆村、甘棠村、西河镇大塘村、广育村、新圩镇壮村村、文圩镇六夏村、陈塘镇福利村、汉豪乡金垌村、黄村镇朋汉村、长坪乡长坪村和夏宜乡芦山村等11个村启动了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201X年又在*镇的城西村、西河镇的瓦冲村、文圩镇的大龙村、新圩镇的六桂村、黄村镇的六埠村、汉豪乡的汉豪村、陈塘镇的青州村和夏

2、宜乡的六洛村启动了第二批整村推进工作。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结合本县的实际,以首批11个和二批8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为核心,以扶贫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为重点,整合各种资源,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主导产业基本形成,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首批村已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实现了整村推进的预期目标。二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也正在顺利实施中。近期,我们对首批和二批整村推进的情况进

3、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村推进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lcaLHSt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工作,把整村推进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形成整村推进的保障机制。县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19个单位主要领导和9个乡镇的乡镇长组成的县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整村推进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打下基础。 二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整村推进的责任机制。县委、县政府及时下发了*县首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201X-201X年),明确

4、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和完成期限。同时,县委、县政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领导目标管理责任状,强化整村推进工作责任制。 三是领导亲自抓,形成整村推进的领导机制。县、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联系点制度的通知,县委书记、县长等四家班子领导亲自深入挂钩联系点现场指导整村推进工作,帮助解决整村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我们按照*壮族自治区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

5、发工作意见的要求,将整村推进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发改、交通、扶贫、教育等20个部门。 一是明确一把手责任。实行整村推进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有整村推进责任的单位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整村推进工作负总责。 二是明确部门责任。道路建设项目由发改、交通、扶贫部门负责,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项目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通电项目由水利、电力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项目由林业部门负责,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由广电部门负责,通电话项目由通信管理部门负责,村委会办公场所项目由民政部门负责,村级小学校舍等相关项目由教育部门负责,村卫生室项目由卫生部门负责,村计生室项目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项

6、目由扶贫、劳动保障、农业部门及团委、妇联负责。其他部门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行业扶贫,为整村推进工作作出贡献。 三是明确整村推进任务。11个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都落实有县直挂钩单位,挂钩单位组织驻村工作队认真调查摸底,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并根据各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逐项落实责任到人,限期抓落实。 四是明确工作标准。各部门各单位围绕整村推进各项指标的建设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五是明确资金整合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围绕整村推进工作规划,落实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积极参与整村推进工作。全县20个职能部门及时行动,组织工作组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按照整

7、村推进的部门职责,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确定帮扶措施,有力地促进部门行业扶贫工作。201X-201X年共整合涉农资金1550多万元,投入到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村道建设、人饮工程、农田水利、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农村教育、广播电视、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项目,为整村推进工作作出了贡献。 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11个首批和8个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每个村都落实有县直单位挂钩定点帮扶,有4个村还有区直单位定点帮扶。201X-201X年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590万元,其中干部捐款36万元,单位帮扶资金70万元,单位和干部捐物折款64万元,帮助农户获得贷款420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又蚕、木薯、水果、养鸡

8、等产业项目,帮助修建村屯道路、桥梁等。如团区委筹集1 2.5万元(包括实物折款0.8万元)扶持高堆村修建3条村屯路共2公里、资助贫困生40名、帮扶特困户、五保户30户。区石油分公司拨款15万元扶持长坪村修建一座漫水桥,为1100多名瑶族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三)群众参与,科学决策。 1、群众广泛参与制定村级规划。首批和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村民全程参与了村级规划的编制。乡镇政府组织引导群众分析致贫原因,讨论脱贫对策,确定脱贫规划。在此基础上,选好选准扶贫开发项目。组织贫困农户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脱贫项目,每个村的项目集中到1-2个种植养殖项目上,基础设施项目由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以及受益群众商

9、定并组织实施。 2、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实施。我们组织贫困户参与项目的实施,以出工投劳方式参与了饮水、沼气池、道路等项目建设。参与式扶贫增强了贫困户在项目实施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了扶贫开发的责任心。 3、群众参与项目监督。各乡镇把实施的扶贫项目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增加透明度,把扶贫开发项目变成阳光工程,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四)创新机制,确保实效。 我县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过程中,创新并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从而保证整村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1、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按照中央提出的扶贫开发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规

10、划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我县明确了各乡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形成了县抓乡(镇)、乡(镇)抓村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2、健全项目实施运作机制。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加强扶贫开发项目库建设,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确定当年实施的项目计划,每个项目实施后均进行逐村逐户验收。 3、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 一是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核手续,实行逐级和有关监督部门审核、审批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现象的发生。 二是项目管理责任制。扶贫项目实行责任制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责任

11、书中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质量、时限、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 三是审计纪检跟踪制。从项目的申报、实施过程的监督到项目的验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参与,保证扶贫开发资金和项目按计划执行; 四是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进村到户项目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贫困村贫困农户真正受益得实惠。 4、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4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为我县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5、完善帮扶机制。县组织了县直机关单位帮扶首批和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加强督查,狠抓

12、落实。 为了促进整村推进工作有效开展,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3-4次督查,重点督查部门职责落实情况、帮助措施到位情况、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等情况。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全县形成了各方面关注、支持整村推进的社会氛围,广大群众投入扶贫开发的热情高涨,从而促进了整村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整村推进取得的成效 我县实施首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产业开发、搞好富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促进了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整村推进的预期目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综合开发、全面治理的方针,在群众参与、

13、集中投入、整村推进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辟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成效。 我县首批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共11个,这11个贫困村共有自然村285个(其中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共有276个)。201X年底,共有农户总数7634户,总人口29400人,总劳动力16486人。耕地面积23959亩,人均耕地0.81亩,其中水田面积19417亩,人均水田面积0.65亩。林地面积249304亩。201X年底尚有贫困人口(年纯收入924元以下)15686人,占201X年底总人口的30612人的5 1.24%,其中未解决温饱人口(年纯收入668元以下)3004人,占总人口的9.81%;低收

14、入贫困人口(年纯收入668924元)12682人,占总人口的4 1.43%。201X年11个首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83元,比上年增长1 1.22%,比全县平均增长水平高出 1.75个百分点;201X年11个首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16元,比上年增长1 7.68%,比全县平均增长水平高出 6.15个百分点。201X年底,除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外,通过开发式扶贫全面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其中90%以上稳定解决温饱问题。11个首批村村委会所在地都通上了四级砂石公路和电话,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村级道路的占99.3%,通广播电视的占100%,11个村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1个村所有农户都用上了电,每个农户有稳固住房。村级小学校舍无危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生辍学率为 1.5%。11个村1845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17008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