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55440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十二五 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重点问题 主讲人 丁元竹决策咨询部教授副主任 提纲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完善符合国情 比较完整 覆盖城乡 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公共服务制度及其特点1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 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 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 为本国国民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 2 公共服务外延南非 基本教育 学前和小学教育 和初级医疗定义为基本社会服务加拿大 教育 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 主要是社会福利 印度尼西亚 初等教育和公路设施 巴

2、西 教育和医疗卫生 二 公共服务供给特征1 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公共产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排水 供水 道路交通 公共服务更具劳动密集型特点 公共服务的质量高度依赖于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质量 如老年护理 2 分散性和扁平化公共服务需求的天然便利性要求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散性和扁平化 3 人性化社会服务更加钟情于劳动密集型 更有人情味 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社会服务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另一方面 也取决于技术的和项目的开发 4 地方性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提供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 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 陈桂生徐彬 政

3、府经济学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第209页 三 公共服务扩张阶段的基本特点1 责任转移中央政府权力机构的责任向地方政府转移 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 2 公共服务需求扩张公共服务需求的扩大公共服务的增长 英国2009年第三季度公共部门就业情况 3 公共服务供给扩张英国 不管按照什么标准 地方政府都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部门 他们是高度劳动密集型单位 它们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支出占到全部开支的一半以上 英 戴维 威尔逊 英国地方政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95页 丹麦地方政府雇员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在市镇或郡的市政厅里面工作 相反 他们实际上是在学校 托儿所 医院 养老院和图书馆等领域工

4、作 在市政的行政管理中 医院体系是处于主导地方的部门 占政府雇员比重超过57 芬兰从1950年起地方政府雇员的数量增长了几乎五倍 在1970之前的15年里 雇员的数量增长了两倍多 同期对比的国家雇员数量的增长则较为适度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 解决财政能力区域差别 促进区域平等垂直平等 通过资源配置使没有足够资源提供义务服务的地方政府具备能力 衡向平等 使欠发达地区的居民以相同的价格接近相同的服务 2001 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支出一览 2 提高优质 战略性公共物品供给制定全国范围的最低标准减少搭便车现象 Reductionoffreerider effect 加拿大财政能力覆盖是

5、如何工作的 均等化之前和之后的财政能力 2007 08 G EPETFF AchievingaNationalPurpose PuttingEqualizationBackonTrack mht 受益对象 人人可及财政需求均等 公共物品 大致相同 提供者 财政能力大致均等财政能力均等 小结 十二五 时期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在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作用的基础上 加速完善财政体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 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 1 国 与 民 之间的收入分配失衡 各

6、级政府之间收入事权不匹配问题 2 民众与民众之间的贫富分化 2 理论分析 1 国民收入总量愈大 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2 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 社会福利就愈大劳动者报酬比例 从1995年51 4 2007年的39 7 从1988年的7 3倍上升到了2007年的23倍 国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1992年68 6 2007年的52 3 3 历史分析 1 以1996年为分界线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大体可划分为向居民倾斜 1978 1995年 2 向政府 企业倾斜 1996年至今 两个阶段 3 近15年来 劳动性收入增长比之政府税收收入增长 比之资本性收入增长 差距正逐步拉大 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7、配收入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1 77倍 2008年是2 4倍 2009年扩大到3 33倍 部分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倍到10倍 统计称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 33 1 绝对差距逾12000元 案例 出租行业每个月3500元以下的情况的有效百分比为16 8 3500 7999元 月的有效百分比为18 有65 2 的承包经营费达到每月8000以上 这表示 总体而言 公司承包经费较高 司机的负担较重 控制 经营模式 这一变量之后 有57 3 的人认为承包费过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公司承包经营费用过高的现状 出租汽车司机的生存状况普遍较差 有68 1 的司机在2001元

8、至4000元的月收入之间 甚至有15 8 的司机每月收入不足2000元 对自身收入状况感到十分满意的司机数量仅占总量的2 2 认为自身的收入状况一般甚至不满意的司机数量占到81 6 有27 8 的司机认为 出租汽车的运价偏高或者正合适 而72 3 的司机认为当前城市出租汽车运价偏低 需要提高运价 以增加司机收入 二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改革 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 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管理是指在在一定共同价值基础上 一定的

9、规章制度下 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政府 社会组织 甚至包括私人部门处理社会事务 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 谁来管 管什么 为什么要管 怎样管 领导决策信息 2008年第36期 三 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1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2 应对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动员方式的新变化一是社会动员方式二是组织方式三是生活方式四是评判问题的标准和方式五是交往方式 55秒内 8名小学生惨死在郑民生的刀下 另有5个孩子受重伤 四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1 治理是一种驾驭和引导社会和组织的艺术治理是决定权利如何应用 公民或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的结构之间 过程之间以及传统之间的互动 2 提高政府处置

10、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问题 指社会关系失调 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 破坏社会正常活动 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因素 提高社会议题处理能力 1 信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及时收集 传递和共享信息 能够纾缓危机 降低危机的损害 小结 十二五 时期 要把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放在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实现公平公正 积极探索和改革社会体制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 实现社会秩序 提高社会活力 总结 十二五 时期 要通过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国民的经济福利和基本生活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平正义 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秩序 提高社会发展的活力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