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5209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 美术史 简史 纲要.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美术史课题:原始美术 教学目的、要求:1、 要求学生对人类艺术的起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掌握几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如“巫术说”、“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等。把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的不同之处,并能从多个方面如经济(生产力低下等)、文化(尚处在未开化状态)来理解当时的艺术。 2、能对原始艺术的艺术特色做大致的描述:质朴率真的原始绘画,古朴浑厚的原始雕塑,简洁凝重的彩陶文化,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彩陶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学生对艺术起源有了了解,并掌握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不同特征。总结出彩陶艺术在整个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彩陶是一切

2、造型、图案的出发点。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复习引入1、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学习要求。作业、笔记、背诵。2、介绍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中外美术史是研究中外美术的历史与现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评论中外美术流派、美术家及其作品的一门学科。通过中外美术史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史知识、美术现象,从而准确地理解中外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以达到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的基本要求。3、课程的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弄清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探讨中国美术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朝代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二、讲授新课1、石器造

3、型和彩陶艺术概述原始美术也称史前美术,它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空间。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宽泛意义上的美术已初见端倪。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则转向了器用。陶器的发明,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另外,岩画、地画、壁画、玉石雕刻等工艺也得到了发展。2、艺术起源旧石器时代

4、打制石器就被认为是造型艺术的起源之一。除此之外,我们再了解一下另外几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巫术说”、“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等。3、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这是旧石器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旧石器时代早期: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了解)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

5、,均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旧石器时代中期:山西襄汾丁村人文化遗址,距今20万年,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代表器物是三棱大尖状器。(了解) 陕西大荔人文化遗址,距今10万余年,有人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遗址,距今19万余年,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骨角器和动物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距今1万8千年。代表器物是石制和骨制装饰品,是中国最早的工艺美术品。上色标志人类有了初步的审美。(了解)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2万8千年;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今2万5千年1万6千年。旧石器时代器

6、物都是石器或者骨器。这一时期人类的制作工艺原始,几乎都是在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器物的基础上进行很简单的加工。直到晚期才有了上色这一工艺。4、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了解)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4个区域:黄河流域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集中于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5500前4900年;河南北部的磁山文化,约公元前5400前5100年和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5200前4800年。中期主要一在黄河中游分布甚广、延续时间久长

7、的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为主,还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月公元前4300前2500年)。晚期的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约公元前3000前2050年,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它与仰韶文化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长江流域早期主要有河姆度文化(其下层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前4600年)和马家滨文化,约公元前50004000年。 中期主要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约公元前40003300年。 晚期以继承马家滨文化发展而来的良渚文化为主,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还

8、有屈家岭文化约公元前3000前2600年。华南和西南地区早期有仙人洞一期文化(发现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约公元前6800年)和广东粤西地区的阳春独石寨,封开黄岩洞等。中期有台湾大坑文化晚期文化遗址分布较广,主要有石峡文化、山背文化、凤鼻头文化等等。广大的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存在着面貌多样、相互关系复杂的新石器文化。北方地区早期的新乐文化(发现于辽宁沈阳新乐,约公元前5300前4800年)分布于辽宁东南部。中期的红山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约公元前35003000年)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地区。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文化类型有相互交流、影响以至融合统一的趋势,而中原地区文化的先导地位也日益突

9、出。制陶: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陶器的出现(了解)1、陶器的分类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其中盆、钵(bo)、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ge)、簋(gui)、釜(fu)、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weng)属储藏器。2、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3、陶器的制作方法:最古老的制陶技术:圈泥法制法标志陶艺技术的提高。沿用至今。陶的使用标志着陶艺专家的出现。彩陶:定义:以陶器本身的橙红胎色为底色,由红、黑、白三色在陶器表面绘

10、制装饰纹样。这一时期制陶达到高峰,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址遍布全国。分布:一、仰韶文化彩陶 最具代表性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的总称。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1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造型:以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厚重朴实。 图案:除几何纹样外,还有人面、鱼、鹿等形象,这些纹样一般都画于陶器最显眼的地方。以鱼纹著称。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盆、鱼纹盆和鹿纹盆等,纹样形象生动自然,手法简练,笔触粗犷,特征鲜明。几何纹样中主要有并列折线,并列斜线、三角形面构图的二方连

11、续装饰带,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二方连续纹饰在我国早期的装饰图样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色彩:红地黑彩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的造型特点是将虚实、疏密、正反、阴阳等关系较好地协调组织在一个空间平面之中。图样的多次重复,使看上去简单的图样显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2庙地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地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距今有5000多年。造型: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曲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型较小,并且是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但很稳重。色彩:纹饰的色彩大多是黑色,一切都饰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图案:装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增加了曲线形式。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

12、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标志着类似植物的抽象形式的出现。另外还有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二、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以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3190年到公元前1715年。它是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另一系统文化,称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代表仰韶文化的最高成就。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1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陶器的制作方法没有太大改变,形制却比以前丰富,主要有盆、钵,罐、瓮、壶、盂、碗、豆、瓶、杯等。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等器物使用内外彩绘,少数瓶、壶通体

13、彩绘。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以几何纹居多,纹样为波浪纹、旋涡纹或垂幛纹。纹饰线条生动流利,装饰图案构成繁密,变化丰富有序。图案更加复杂。2半山类型 以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造型:长颈小口、宽肩大腹的双耳罐是最常见的器物。它们造型圆浑厚重,大方稳定,外型廓线转折变化最为考究,是工艺制作最成功的陶器之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是出土于甘肃永靖的双耳四系大彩陶瓮,其造型稳定匀衡,纹饰由旋涡纹、圆圈纹、波状纹、弦纹组成,线条生动流畅,弧线旋转造成强烈的运动感,堪称我国早期彩陶的杰作。 色彩:半山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组成的黑红间用的类型也较多。红黑的强烈对比与胎底的橙黄色交织

14、在一起,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效果。图案:特征是红黑相间的锯齿纹和漩涡纹。3马厂类型 以青海和县马厂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基本上沿袭半山类型的器物。图案:马厂彩陶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最具特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卷曲纹,蛙形纹和勾连纹。处理方法上是在二连纹饰的单位中,填以不同的纹饰。同时首次出现雷纹,它与勾连纹为后来的回纹形成奠定了基础。三、龙山文化的黑陶在整个龙山文化系统中,又以山东龙山文化的氏族部落制黑陶器最为发达,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010到公元前1530年。由于陶坯经过磨光,加上封窑严密,又有意识地让烟熏黑,表面光亮如漆。形制类型较彩陶明显增多,如盆、碗、豆、杯、鬲、鼎、罐等。 黑陶以造型见长

15、,精细俊巧,样式繁多,独具风格。其工艺技术有黑、光、薄、棱、鼻五个特征:色调乌黑;器物表面光亮如有釉;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有的厚度仅是0.10.2厘米,被称为“蛋壳陶”;黑陶的转折关系棱角清楚分明,有的黑陶上刻有凹凸的弦纹;有的器物有盖、把手或穿绳的钮鼻。蛋壳陶的制作工艺到达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高峰。第二节 雕塑和绘画雕塑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在新石器时代。原始时代的雕塑分为:单独的圆雕制品和器物的附饰。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泥塑、陶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分,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1、泥塑:小型裸体妇女像小型裸体妇女像和泥塑女性头像是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2、陶雕陶雕人物一般是原始人所喜欢的氏族成员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